大鰭後肛魚(學名:Macropinna microstoma,英文:Pacific barreleye fish),又稱太平洋桶眼魚、管眼魚,為條鰭魚綱後肛魚科下的一屬一種,首次的記載是在1939年。頭部上具有充滿透明液體的透明罩,而雙眼則位於其內。迄今找到的魚體,都是魚船捕到的殘缺不全,遭到捕抓過程很大破壞,因此認為大鰭後肛魚具有一雙只能固定向上看的眼睛,視野十分狹小。但於2008年,科學家終於於海中捕捉到大鰭後肛魚的活體影像,也才知道牠們的頭部具有透明罩,且透明罩內的眼睛可旋轉調整方向,能看向上方也能看向前方[1][2]。大鰭後肛魚的嘴巴很小,身體則被大片的魚鱗所覆蓋。牠們多半靜止漂浮於水深600至800米(2,000至2,600英尺)的水中,透過魚鰭維持身體平衡並用雙眼觀察上方的動靜。蒙特利灣水族館研究中心(英语:Monterey Bay Aquarium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員布魯斯·羅賓森及肯姆·裏森畢奇勒觀察到當 大鰭後肛魚發現到小魚或水母時,牠們會將身體從水平姿態調整為垂直去追擊獵物,此時的眼睛就會旋轉改看向前方。羅賓森認為大鰭後肛魚也會去偷取管水母的獵物[3]。
^[Winteria telescopa, a species of barreleye (Opisthoproctidae). From Brauer, A., 1906. Die Tiefsee-Fische. I. Systematischer Teil.. In C. Chun. Wissenschaftl. Ergebnisse der deutschen Tiefsee-Expedition 'Valdivia', 1898-99. Jena 15: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