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水塘
城門谷 (英語:Shing Mun Valley ),又稱城門 (英語:Shing Mun ),是一片位於香港 荃灣區 大帽山 、草山 與針山 之間的河谷 ,現大部份被城門水塘 所覆蓋。現時,「城門谷」作為地名更多是指荃灣象鼻山 下的山谷。
地理
城門谷所在之處是一片為處大帽山 、草山 和針山 之間的河谷 ,河谷長兩英哩半、闊兩英哩、高度約為海拔200至300米(即現今城門水塘 ,並非指城門谷公園 一帶)。城門谷位處高地、被眾山環繞,只有菠蘿坳通往荃灣 ,鉛礦坳 通往大埔 或經走私坳 前往九龍 長沙灣 。城門河 從大帽山東麓源頭經城門谷沿走私坳流出沙田海 。城門谷水源充足,但平地很少,原城門鄉民多以梯田耕作、或種菠蘿、伐木割草為生。
現時,城門谷是城門水塘 的所在地,其大部份地區現時屬於城門郊野公園 的範圍,已無人居住。城門谷南部的針山 ,被連接荃灣 和沙田 的城門隧道 貫穿。
城門谷 現在所認知的「城門谷」,地理上在原城門谷西南,狹義(和宜合交匯處下城門道一段)為城門谷公園、城門谷運動場、城門谷泳池,實為象鼻山(象山邨 )與上葵涌山的谷地(二陂圳 、古坑 )及其延伸(石圍角 )。廣義除上述範圍,還包括和宜合 (城門水塘菠蘿壩下城門道一段)及梨木樹 (和宜合道)。現為荃灣新市鎮 的範圍。
歷史
城門谷位處高地、被眾山環繞,歷史上是一個具有軍事價值的地點。南宋 末年,陸秀夫、文天祥、張世傑等朝臣擁立益王趙昰 (宋端宗)為帝,一路南退至香港。景炎 二年(1277年),宋室一行人一度撤守至淺灣(今荃灣),元 朝將領劉深 到淺灣截擊。[ 1] 相傳,淺灣鄉民曾於城門谷一帶修建石城,助宋室抵抗元軍 。[ 2]
清朝 初年,明朝 遺臣、南明 參將李萬榮 在大鵬 一帶擁兵抗清,同時流竄新安 各村落打家劫舍,搜刮民脂。[ 3] 清順治 三年(1646 年)李在城門谷內建立城寨,作為反清據點,設有大炮分別指向淺灣及瀝源 。順治十三年(1656 年),李萬榮降清,城寨被拆毀,相傳有部屬繼續留在山谷中聚居。[ 4]
清順治十八年至康熙 元年(1661 至 1663 年),清廷開始執行遷界令 ,直至康熙 八年(1669年)復界。康熙 十九年(1680年),東莞鄭氏到城門谷立村,自此城門谷陸續發展出多條客家 村落,是為城門鄉(英語: Shing Mun Villages) ,城門鄉較大型村落有老圍、河背、石頭見、陂頭肚和湖洋山,規模較小有白石窩、藍房肚、大陂瀝和其他小村落。城門鄉居民以鄭氏為大多數,另外亦有張氏、羅氏、高氏、胡氏和李氏。
嘉慶廿四年(1819年)《新安縣志》載,嘉慶十六年(1811年)屯門汛 加強守備,派駐一名外委 和四名士兵於新安五地,其中一地是城門。[ 5] 道光 初年,駐紮城門坳(現今鉛礦坳)的士兵已增至15名,人數僅比屯門汛少一人,駐兵直至英國 租借新界 為止。[ 6] 1866年出版的《新安縣全圖》有標示城門的位置,香港九約竹枝詞 中載有「直上城門聳一峰,陂頭肚亦在其中」。1911年,城門鄉有居民554人。
荃灣、城門兩鄉械鬥
城門、荃灣兩鄰鄉客家鄉民雖然已互相通商、通婚多年,但素來因農商業糾紛而積怨甚深。1862至1864年,兩鄉發生嚴重衝突,雙方鄉勇結隊襲擊對方村落,行為包括破壞房屋、放火、殺人不等,衝突持續三年,直到有鄰鄉長老出面調停方止。官方紀錄指荃灣、城門雙方分別有17名和16名鄉勇戰死。事後,荃灣鄉將戰死鄉勇的名字寫在紙上存放於荃灣天后官 內供奉,後來在天后宮偏殿設立義勇祠以崇德報功,作春秋二祭。荃灣鄉於械鬥中所使用的其中一件武器(鴨嘴形的矛 ),一直保存於木棉下村 。而城門鄉亦在神廟中立牌位供奉戰死鄉勇,1929年搬村錦田後,牌位供奉於協天宮右堂。[ 7] [ 8]
事件距今年代久遠,起因眾說紛紜。荃灣一方的官方說法是城門八鄉鄉民不時藉故攻犯荃灣,以眾凌寡,鋒鏑壓境,屋舍每遭破壞。[ 9] 城門一方的版本則是城門鄉民慣常往荃灣墟市售賣菠蘿,位於路途中的老圍村 村民常向城門鄉民苛索高昂過路錢,城門鄉民不甘受屈,結隊反抗,從而引發衝突。
有一名荃灣關門口村 陳氏村民於1969年受訪時提供他的說法。他指城門、荃灣兩鄉素來關係欠佳,他祖父曾參與該次械鬥。一天,石梨貝 村民在山中被城門鄉青年攔途截劫,並留低字條表明何時再來取走列明的財物。石梨貝村民遂向荃灣鄉求助,荃灣鄉派出數十鄉勇在山中埋伏,果然捉拿到多過10名劫匪,後僱船將犯人移送南頭 衙門懲處。般隻駛經汲水門 時,一名看守犯人的荃灣鄉勇腿部被刺,一名城門青年逃脫,游水上岸回城門向鄉人告狀,並指其他被捉的城門青年全部遭殺害。憤怒的城門鄉民立即結隊帶同武器突襲石梨貝。有石梨貝村民逃到荃灣求援,並稱所有石梨貝村民被殺,財物全被搶去。200名荃灣鄉民立即結隊到石梨貝,但到達時發現石梨貝沒有財物被城門鄉搶去。經過村前的一場大火後,有20名荃灣人和近100名城門人死亡。事件之後, 城門鄉向八鄉 送上牲畜以結盟攻打荃灣。荃灣、城門雙方會摘定日子在兩鄉之間的地方械鬥,包括和宜合 和川龍 ,械鬥持續三年。川龍是中立的村落,一名曾氏長老不忍自己的村落淪為戰場,決定調停雙方衝突。富裕的他在未通知雙方的情況下,冒充成其中一方向另一方送上金錢、牲畜賠罪,並提議和談,令雙方都以為他是對方的中間人。和談最後成功在川龍舉行,各方提出賠償要求後達成和平協議,事件得以擺平。[ 10]
另一名葵涌 圍乪村 (又名歐陽屋,清拆前只有六戶人家,現今光輝圍以北)的年長村民在1960年代受訪時指出,歐陽氏原居爛泥塘 (現今九龍水塘 ),百多年前的一天,有爛泥塘村民從外地攜行李、手信歸村,在山中遇上正前往深水埗 墟市售賣柴枝的城門鄉民。當日夜間,村民聽到雞嗚狗叫,遂出屋外查探村週,發現有兩隻老虎在爬行,村民馬上向他們開槍,竟發現老虎原來是人,有一人中槍後被同伴救走,村民相信他們就是在日間見到的城門鄉民。次日,城門鄉民藉同鄉受傷為由,結隊到爛泥塘宣戰,證實爛泥塘村村民的推測。雙方在村前駁火,爛泥塘村寡不敵眾,唯有向友村老圍、關門口、石梨貝求援。衝突持續三年,一名曾當兵的關門口村民計劃借兩支火炮炮轟城門鄉,城門鄉民聽聞此事只好求和,爛泥塘村民沒有要求賠償並同意擺平。他指城門一方有約30人犧牲,荃灣一方則有10多人犧牲。經歷此事後,爛泥塘村了解到他們與友村相距太遠,治安不佳。為避免再有類似事件發生,他們於19世紀末決定舉家遷居葵涌低地,以逃避城門鄉的侵擾。[ 7] [ 11]
城門水塘工程與遷村
城門谷優良的地勢具備用作興建水塘的條件,政府於1923年推行進行城門谷水務計劃(Shing Mun Valley Waterworks Scheme),動工興建城門水塘,1937年完工。[ 12] 1928年,理民府完成城門鄉搬村計劃,向鄉民以賠償農地、林木、風水樹或果樹、菠蘿等產業損失和搬遷費用。當時,城門鄉有居民共855人,擁有180英畝梯田、1,180英畝林木和42英畝菠蘿田。[ 13] [ 14]
在1929年至1932年間,城門鄉居民遷居至新界多個地方,包括錦田城門新村 、八鄉 金錢圍 及七星崗 、大埔 泮涌新村 、魚角 、梅樹坑 及錦山 、粉嶺 和合石新村 、上水 雞嶺 ,另有鄉民自行遷居大埔蓮澳 (早年由大圍鄭氏其中一房開村)及深圳 龍崗 。更早時,政府曾安排一些鄭氏族人到新加坡 、婆羅乃 等地考察和試居,但因水土不服而遷回。[ 15] 新村大多建於官地上,少部份屬於私人土地,由政府負擔村屋的購地和興建費用。新村相連的村屋多為青磚瓦頂、兩層高,每幢相同面積,排列整齊,村中亦有新開鑿的井。
醉酒灣防線
1930年代,因為日本入侵香港的危機與日俱增,駐港英軍 於是在新界和九龍之間的山嶺修築醉酒灣防線 ,其中一項主要防禦工事便是建於城門谷以南孖指徑 山上的城門棱堡 ,於1941年12月8日爆發的香港保衛戰 ,這處失守成為香港守軍於三日後決定退守香港島的主要原因之一。
老虎蹤跡
大帽山周邊和城門谷至石梨貝一帶歷史上是華南虎 出沒之地。[ 16] [ 17] 從荃灣、城門兩鄉械鬥中圍乪村村民的證詞中亦可顯示,數百年來老虎出沒對山中村民來說並不罕見。1940年,城門水塘一帶頻聽聞虎嘯之聲,沙田 眾獵戶曾組隊上山搜索虎蹤,但未竟全功。[ 18] 1965年,位於鉛礦坳的農林署職員宿舍居民在夜間聽到狗吠聲並出外察看,發現不遠處有一隻眼露綠光的野獸。荃灣警署接報後於翌日早上派「打虎隊」上山,備有不同長短槍械到城門水塘一帶搜索虎蹤。「打虎隊」在山上發現老虎糞埋,但沒有再發現老虎蹤影。[ 19] 後來,一條由城門水塘至大帽山的遠足徑便被稱為「虎蹤徑」。[ 20]
象鼻山城門谷
現今象鼻山 下、城門道 以北與老圍之間的山谷原名為成安谷 ,有二陂圳、古坑等村落和農地,不過在1970年代山谷平整並陸續發展成象山邨 、石圍角邨 、城門谷運動場 和城門谷公園 後,普遍以城門谷稱呼該地方。[ 21] [ 22]
原城門鄉各村
城門老圍
錦田城門新村
城門老圍(Shing Mun Lo Wai) 是城門鄉最大的村落,原稱大圍,位於城門谷的中心,城門河(大城石澗)支流草城石澗的東岸。老圍居民主要為鄭姓。1680年,鄭寧九(鄭氏十七世祖)的5個兒子從新安梅林 移居城門大圍。大圍鄭氏各房其後再分居到陂頭肚、石頭見、梗山、南傍肚等城門村落。[ 23] 村中有超過十排村屋,有一座神廟,廟門上有對聯「城歌盛世,門樂豐年」,村後山麓有一片風水林。1911年老圍有居民234人。1928年老圍有居民276人。1929年,84戶老圍村民遷居至錦田城門新村。少部份居民遷居至大埔泮涌新村。[ 24] [ 25]
陂頭肚(Pei Tau To) 亦是位於草城石澗東岸,與老圍相隔一小山,是城門鄉第二大村落。陂頭肚居民主要為鄭姓,由大圍鄭氏十九世祖鄭翰鵬(1714-1749)的族人開村。1928年陂頭肚有居民126人。1929年,所有陂頭肚村民遷居至八鄉金錢圍。[ 26]
白石窩(Pak Shek Wo) 亦是位於城門河東岸,老圍以南,針山北麓。白石窩居民主要為鄭姓,源自城門大圍。1911年白石窩有居民16人,1928年白石窩有居民44人。1929年,大半白石窩村民遷居至錦田。小部份居民遷居至大埔泮涌新村。
沙崗 (Sa Kong )位於城門河與草城石澗之匯合地,在老圍村前。
河背
河背(Ho Pui) 又稱為河瀝邊或張屋,位於城門谷的中心,在城門河西岸,同是城門鄉第二大村落。村中主要有兩排共三列村屋,村民以張氏為主,亦有鄧氏、高氏和胡氏居民。嘉慶廿五年(1820年),張氏從廣東 興寧 遷居城門。八鄉水流田鄧氏最初定居於荃灣城門,鄧國茂的兒子鄧球光於光緒 十六年(1890年)由城門遷居至八鄉。[ 27] 1911年河背有居民100人。1928年河背有居民126人。1929年,以張維翰為首的12戶張氏遷居到上水雞嶺,雞嶺村門樓刻有「清河祖居大田地 城門賜福雞嶺村」。[ 28] 同年,鄧氏村民遷居八鄉七星崗。1932年,高氏和另一些張氏居民遷居大埔魚角。1932年,極少數村民遷居大埔石古壟 。
石頭峴
石頭峴(Shek Tau Kin) 位於城門谷北面,是城門鄉第四大村落。石頭峴居民主要為鄭姓,源自城門大圍。1911年,石頭峴有居民56人。1928年石頭峴有居民116人,估計包含了鄰近小村的村民。1929年,大部份石頭峴村民遷居至錦田。少部份居民遷居至大埔泮涌新村。1932年,極少數村民遷居大埔石古壟。
大陂瀝(Tai Pei Lek) 位於城門老圍西北面、石頭峴西南面。大陂瀝居民主要鄭姓,源自城門大圍。1911年大陂瀝有居民21人,1928年大陂瀝有居民15人。1929年,小部份大陂瀝村民遷居至錦田。大部份居民遷居至大埔泮涌新村。
梗山(King Shan) 位於石頭峴對上山腰,1911年梗山有居民26人,主要為鄭姓,源自城門大圍。
湖洋山
湖洋山 村位於河背和藍房肚之間的山腰,在城門河中游。湖洋山居民主要為鄭姓,源自城門大圍。1911年,湖洋山有居民38人。1928年湖洋山有居民124人,估計包含了鄰近小村的村民。1929年,湖洋山鄭氏分別遷居至錦田、大埔泮涌新村和粉嶺和合石新村 。和合石新村村口一座「粉嶺城門新村」牌樓,牌樓上有對聯「城樓新築千年在 門戶常開四季春」,村內建有鄭氏家祠通德堂。現時,原村仍遺有一枚湖洋山地界界石。
上村 和羌麻窩 位於湖洋山和河背之間,1911年上村有居民29人、羌麻窩有居民6人。
藍房肚
藍房肚(Nam Fong To )又稱南傍肚,位處大帽山西麓,城門河上游,與東南面山下湖洋山等城門各村相距較遠。1866年出版的《新安縣全圖》已有標示藍房肚的位置,香港九約竹枝詞 中載有「惟有藍房相隔遠,八鄉路界境然同」,顯示藍房肚是城門通往八鄉的必經之路。藍房肚村民姓羅,1911年藍房肚有居民25人。1928年藍房肚有居民28人。1929年全數村民與湖洋山部份鄭氏一同遷居至粉嶺和合石新村,村內建有羅氏宗祠豫章堂(三級歷史建築 )。[ 29]
氣候
荃灣城門谷 (2010-202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29.1 (84.4)
29.0 (84.2)
30.1 (86.2)
31.4 (88.5)
34.7 (94.5)
34.6 (94.3)
36.8 (98.2)
36.8 (98.2)
35.9 (96.6)
34.8 (94.6)
32.3 (90.1)
29.4 (84.9)
36.8 (98.2)
平均高温 °C(°F)
20.6 (69.1)
21.1 (70.0)
23.3 (73.9)
26.4 (79.5)
29.2 (84.6)
31.1 (88.0)
31.7 (89.1)
32.0 (89.6)
31.6 (88.9)
29.5 (85.1)
26.2 (79.2)
21.8 (71.2)
27.0 (80.6)
日均气温 °C(°F)
16.2 (61.2)
17.1 (62.8)
19.8 (67.6)
23.0 (73.4)
26.3 (79.3)
28.3 (82.9)
28.5 (83.3)
28.5 (83.3)
27.7 (81.9)
25.2 (77.4)
22.3 (72.1)
17.5 (63.5)
23.3 (73.9)
平均低温 °C(°F)
13.1 (55.6)
14.1 (57.4)
17.2 (63.0)
20.4 (68.7)
24.1 (75.4)
26.1 (79.0)
26.0 (78.8)
25.8 (78.4)
24.9 (76.8)
22.1 (71.8)
19.5 (67.1)
14.3 (57.7)
20.6 (69.1)
历史最低温 °C(°F)
2.3 (36.1)
4.4 (39.9)
7.8 (46.0)
11.9 (53.4)
15.9 (60.6)
22.0 (71.6)
23.3 (73.9)
23.1 (73.6)
19.8 (67.6)
16.2 (61.2)
10.2 (50.4)
2.2 (36.0)
2.2 (36.0)
数据来源:香港天文台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參考文獻
引用
來源
城門八村 . 行行企企. 2017-08 [2022-11-0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31).
Report on the Census of the Colony for 1911 (PDF) . Census Office, Hong Kong Government. 1911-10-27.
John Fraser. Report on the Move of the Shing Mun Villages . District Office, North, Hong Kong Government. 1928-01-09 [2022-11-0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31).
新界原有鄉村名冊. 新界鄉議局. 1991.
饒玖才. 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下)--新界. 天地圖書. 2012.
許舒. 新界百年史 . 中華書局. 2016.
蕭國健. 香港新界家族發展. 顯朝書室. 1991.
蕭國健. 族譜與香港地方史研究. 顯朝書室. 1982.
外部連結
荃灣地名初探 香港地方志中心 Hong Kong Chronicles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