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渡鳥 因其棲息的森林 被人類 破壞,鳥蛋被入侵的哺乳動物 掠食,而於17世紀中後期滅絕 [ 1] [ 2]
曾有多达50亿只旅鸽 生活在美国[ 3] ,但因为其极度社会化的生活方式,旅鸽因为人类大规模狩猎 和栖息地破坏在1914年灭绝
全新世滅絕事件 ,又稱人類世滅絕 、第六次大滅絕 ,是於現今的全新世 所發生廣泛及持續的滅絕 或生物集群滅絕 事件。涉及的滅絕集群包括了植物 及動物 的科 ,如哺乳動物 、鳥類 、兩棲類 、爬行動物 及節肢動物 ,大部份滅絕都是在雨林 內發生。於1500年至200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就列出了784個已滅絕物種 [ 4] 。不過,有很多實際滅絕的物種都沒有记錄,一些科學家 估計於20世紀,就已有200萬個物種實際滅絕。根據物種面積曲線 估計,每年就有達14萬個物種滅絕[ 5] 。
廣義來說,全新世滅絕事件亦可包括發生在更新世 -全新世之間的第四紀滅絕事件 (或稱冰河時期 滅絕事件)。自一萬年前,人類 發展及散佈開始後造成巨型動物群 消失。是次滅絕事件並非源自氣候 的轉變或人類 人口過多 。不過全新世滅絕事件則延伸至現今的21世紀。
就全新世滅絕事件應否包攬近期的滅絕事件,或是只视为單一事件而並未有共識。近期的滅絕時件也包含了植物的滅絕。整體而言,這次事件的特徵就是人為成因的出現及發生在非常短的時間之內,而這一次的滅絕事件,即使以最保守的方法估算,仍是眾多次滅絕事件中最快的一次[ 6] 。人類文明誕生至今造成了83%的野生動物的滅絕[ 7] [ 8] 。
史前滅絕事件
第四紀滅絕事件
第四紀滅絕事件或冰河時期 滅絕事件的特徵是很多重於40公斤的巨型動物群 的滅絕 。就大型哺乳動物 而言,在北美洲 就有33種滅絕;南美洲 有46種;澳洲 有15種;歐洲 有7種;撒哈拉以南非洲 只有2種。差不多所有源自南美洲的大型哺乳動物(重於100公斤),包括在南北美洲生物大遷徙 中遷往北美洲 的也都滅絕了。各大洲 中只有南美洲 及澳州 涉及科 以上分類的滅絕。第四紀滅絕事件的成因有兩個主要的假說:氣候 轉變及史前殺戮假說[ 9]
。
其他滅絕事件
新西蘭
自前1500年,在玻里尼西亞 人到達後就有幾個物種 消失:
太平洋
基於考古學 及古生物學 在70個不同島嶼發掘的研究發現,大量的物種 因人類 自3萬年前在俾斯麥群島 及所羅門群島 橫渡太平洋 而滅絕 [ 10] 。估計在太平洋就有約2000種鳥類 因人類 的到達而滅絕[ 11] 。這些物種包括:
馬達加斯加
自前1世紀及1世紀人類 到達後,差不多所有島內的巨型動物群 都已滅絕 ,包括:
印度洋群島
自前1500年起,人類在島內居住後就有以下物種 滅絕 :
持續的滅絕事件
哥斯達黎加 的金蟾蜍 ,因氣候 轉變已自1989年滅絕
現今物種 滅絕 的速度估計是地球 演化 年代平均滅絕速度的100倍[ 12] 。巨型動物群 的滅絕一直持續至21世紀。現代的滅絕事件基本上是人類 造成的直接影響。滅絕率已因培養在野外滅絕的物種(如麋鹿 )及保存了在生態上已滅絕的物種(如大熊貓 、蘇門答臘犀牛 及黑足鼬 )等而得到舒緩。一些知名的滅絕動物如下:
很多鳥類 也因人類活動而消失,尤其是那些島內的特有種 和不能飛的鳥類。較知名的物種如下:
艾德華·威爾森 (E.O. Wilson)以現今人類破壞環境的頻率計算,估計有一半的物種會於2100年消失[ 13] 。美國科學促進會 前主席彼得·雷文 (Peter Raven)指出人類所引發生物 的滅絕及物種的永久消失,遠超於歷史所造成的幾百倍,於21世紀末將失去大部份物種[ 14] 。現今的生物集群滅絕 都是與人類有關,如伐林及其他破壞棲息地的行為、獵殺及煮食、引入非原住的物種、污染 及氣候 轉變。聯合國 亦指自6500萬年前恐龍 滅絕後,世界正面臨另一更壞的時期[ 15] 。
所有以往的滅絕事件都是因天然的地質 問題,而最短的地質年代 也是由數十萬至數百萬年計算。那些事件可能與一些突發事年所引起,如希克蘇魯伯隕石 撞擊,複雜的生態 相互關係亦令事件惡化。上一次冰河時期 巨型動物群的消失也未知是否與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有關。
人類影響
美洲野牛 在19世紀下半葉被美国白人 獵殺至近乎絕種[ 16] ,主要一個原因是為了断绝平原印第安人 的食物來源,是种族战争 的一种焦土策略 。在14世纪北美约有3000萬至6000萬头美洲野牛,但據FWS 統計,至1884年只剩下325頭野生野牛[ 17] [ 18]
人類 活動導致動物 及植物 的滅絕 可以追溯至更新世 晚期[ 19] 。人為因素導致的滅絕事件,與及一些預計的事件,都被指為「人類世 滅絕事件」[ 20] 或「人類世集群滅絕」。[ 21] 雖然現今的滅絕事件都有紀錄[ 19] ,但其命名卻不同。人類世一詞就並沒有正式的定義[ 19] ,一些會用來指現今及預計發生的滅絕事件[ 22] 。全新世 及人類世的界線也不明確,一些學者會將人類影響氣候 的時期算計在內[ 23] ,其他的則以工業革命 為界[ 19] 。
於更新世晚期巨型草食性 動物滅絕的成因有兩個假說:氣候轉變及早期人類對生態的影響。為了獵殺反芻動物 及抵抗肉食性 或食腐動物 而燒燬一些棲息地,都令草食性動物的生存受到影響[ 24] [ 9] [ 25] 。
参考文献
^ Hume, J. P. ; Walters, M. Extinct Birds . London: A & C Black. 2012. ISBN 978-1-4081-5725-1 .
^ Diamond, Jared . Up to the Starting Line. Guns, Germs, and Steel . W.W. Norton. 1999: 43–44 . ISBN 978-0-393-31755-8 .
^ 40 億旅鴿消失之謎 . [2017-11-2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6-09).
^ 2006 version of IUCN redlist . [2009-09-1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9-01-12).
^ S.L. Pimm, G.J. Russell, J.L. Gittleman and T.M. Brooks. The Future of Biodiversity. Science. 1995, 269 : 347–50.
^ GERARDO CEBALLOS, PAUL R. EHRLICH, ANTHONY D. BARNOSKY, ANDRÉS GARCÍA, ROBERT M. PRINGLE, TODD M. PALMER. Accelerated modern human–induced species losses: Entering the sixth mass extinction (PDF) . Science Advances. 2015-06-05, 1 [2016-04-18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6-04-25).
^ 人类仅占生物量的 0.01%,但却毁灭了 83% 的野生动物 . www.solidot.org. [2018-06-1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6-16).
^ Bar-On, Yinon M.; Phillips, Rob; Milo, Ron. The biomass distribution on Earth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8-05-17: 201711842 [2018-06-15 ] . ISSN 0027-8424 . PMID 29784790 . doi:10.1073/pnas.1711842115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6-19) (英语) .
^ 9.0 9.1 Martin P. S. Prehistoric overkill. P.S. Martin and H.E. Wright (编). Pleistocene extinctions: The search for a cause. New Haven: Yale Univ. Press. 1967. ISBN 0-300-00755-8 .
^ Steadman, D. W.; Martin, P. S. The late Quaternary extinction and future resurrection of birds on Pacific islands (PDF) . Earth Science Reviews. April 2009, 61 (1–2): 133–47 [2009-09-15 ] . doi:10.1016/S0012-8252(02)00116-2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7-11-29).
^ Steadman, D. W. Prehistoric extinctions of Pacific island birds: biodiversity meets zooarchaeology. Science . 1995, 267 (5201): 1123–31. doi:10.1126/science.267.5201.1123 .
^ J.H.Lawton and R.M.May. Extinction rates .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 Edward O Wilson. The Future of Life . Knopf. 2002. ISBN 978-0679450788 .
^ Atlas of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Foreword .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 2000 [2008-02-12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8-03-04).
^ Measuring extinction, species by species . [2009-09-1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9-01-11).
^ Taylor, Scott. Buffalo Hunt: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Virtual Extinction of the North American Bison (PDF)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11, 101 (7): 3162–3195. S2CID 154413490 . doi:10.1257/aer.101.7.3162 .
^ Records, Laban. Cherokee Outlet Cowboy: Recollectioons of Laban S. Records . Norman, Oklahoma :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 March 1995. ISBN 978-0-8061-2694-4 .
^ 存档副本 . [2017-09-1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4-01).
^ 19.0 19.1 19.2 19.3 Jan Zalasiewicza, Mark Williamsa, Alan Smithb, Tiffany L. Barryc, Angela L. Coec, Paul R. Bownd, Patrick Brenchleye, David Cantrillf, Andrew Galeg, Philip Gibbardh, F. John Gregoryi, Mark W. Hounslowj, Andrew C. Kerrk, Paul Pearsonk, Robert Knoxl, John Powelll, Colin Watersl, John Marshallm, Michael Oatesn, Peter Rawsono, and Philip Stone. Are we now living in the Anthropocene.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7, 18 (2): 4–8. doi:10.1130/GSAT01802A.1 .
^ Wooldridge, S. A. Mass extinctions past and present: a unifying hypothesis . Biogeosciences Discuss (Copernicus). 9 June 2008, 5 : 2401–23 [2009-09-1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9-09-14).
^ Jeremy B. C. Jackson. Ecological extinction and evolution in the brave new ocea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458–65. doi:10.1073/pnas.0802812105 .
^ Elewa, Ashraf M. T. 14. Mass Extinction . : 191–194. ISBN 978-3-540-75915-7 . ISBN 978-3-540-75916-4 (online). [永久失效連結 ]
^ Betsy Mason. Man has been changing climate for 8,000 years . Nature . 2003. doi:10.1038/news031208-7 .
^ Martin P. S. The last 10,000 years: A fossil pollen record of the American Southwest. Tucson, AZ: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63. ISBN 0-8165-1759-2 .
^ Martin P. S. Prehistoric overkill: A global model. ed. P.S. Martin and R.G. Klein (编). Quaternary extinctions: A prehistoric revolution . Tucson, AZ: Univ. Arizona Press. 1989: 354–404. ISBN 0-8165-1100-4 .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