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125 ТЭ125 |
---|
|
类型 | 柴油机车 |
---|
原产国 | 苏联 |
---|
生产商 | 伏罗希洛夫格勒内燃机车制造厂 |
---|
生产年份 | 1978年 |
---|
产量 | 1台 |
---|
主要用户 | 苏联 |
---|
|
UIC軸式 | Co'Co' |
---|
轨距 | 1,520毫米 |
---|
轮径 | 1,050毫米 |
---|
轴重 | 20吨 |
---|
轴距 | 2 × 1,850毫米 |
---|
机车长度 | 20,670毫米 |
---|
机车宽度 | 2,950毫米 |
---|
机车高度 | 4,585毫米 |
---|
整备重量 | 120吨 |
---|
燃料储备量 | 3,480公斤 |
---|
机油储备量 | 1,150公斤 |
---|
水储备量 | 1,150公斤 |
---|
砂储备量 | 450公斤 |
---|
传动方式 | 交—直流电 |
---|
发动机 | 2-5Д49 |
---|
发动机功率 | 4,000马力 |
---|
牵引发电机 | ГС-501АУ2 |
---|
牵引电动机 | ЭД-121 × 6 |
---|
最高速度 | 140公里/小时 |
---|
持续速度 | 39.1公里/小时 |
---|
牵引功率 | 2,950马力 |
---|
牵引力 | 20,400公斤(持续) |
---|
TE125型柴油机车(俄语:ТЭ125)是苏联的干线客运柴油机车车型之一,由位于乌克兰的伏罗希洛夫格勒内燃机车制造厂设计制造,于1978年研制成功,该型机车仅试制一台并未投入批量生产。
发展历史
1960年,科洛姆纳内燃机车制造厂成功研制了单机功率3000马力的TEP60型干线客运柴油机车,被广泛运用于苏联各地非电气化铁路干线,担当快速旅客列车的牵引任务。然而到了1960年代中期,随着苏联铁路客运的发展,TEP60型机车已难以满足大编组旅客列车的提速需要。科洛姆纳工厂于1964年开始生产双节重联的2TEP60型机车,配属莫斯科铁路局、十月铁路局、伏尔加铁路局,用于牵引大编组特快旅客列车,但采用2TEP60型机车牵引又同时存在着未能充分利用柴油机功率、燃油效率较差的缺点。通过经济计算表明,在同样的最高速度下,用4000马力机车代替3000马力机车能够使区段速度提高13公里/小时,并且还能降低修理费用、减少机车总数。为此,苏联重型机械工业部要求伏罗希洛夫格勒内燃机车制造厂在TE109型柴油机车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一种采用四冲程柴油机、交—直流电传动装置的4000马力干线客运柴油机车。1976年,伏罗希洛夫格勒工厂上报了新机车的技术设计方案,并于同年6月2日通过重型机械工业部评审。
1978年,伏罗希洛夫格勒工厂试制了首台TE125型干线客运柴油机车。TE125型机车的车体结构、传动系统、辅助设备等部分与TE109、TE129型机车实现了最大程度的统一化,主要特点为采用二系弹簧悬挂、架悬式转向架及轮对空心轴驱动装置,提高了机车高速运行的动力学性能。机车装用一台4000马力的2-5Д49型四冲程柴油机,并采用了ГС501АУ2型三相交流同步牵引发电机及ЭД-121型串励直流牵引电动机。机车轮周牵引功率为2950马力,最高运行速度为140公里/小时。为了满足出口需要,机车还能够采用轨距为1435毫米的准轨转向架。
机车出厂后完成了50万公里试运行,并由全苏内燃机车科学研究院进行了热工试验及台架试验。TE125型机车与同期的竞争对手——科洛姆纳工厂的TEP70型柴油机车相比,两者均采用相同的柴油机,但TE125型机车(120吨)比TEP70型机车(135吨)轻了15吨,但前者的持续牵引力(20400公斤)却比后者(17000公斤)大20%;而由于TE125型机车的最高速度(140公里/小时)比TEP70型机车(160公里/小时)底,其持续速度(39.1公里/小时)也比后者(50公里/小时)低。
虽然TE125型机车性能良好,但当时苏联交通部已经决定让TEP70型机车投入批量生产,而且东德及其他东欧国家也没有对大功率干线客运机车的需求,因此TE125型机车最终也无法在国内或国外得到市场,而唯一一台TE125型机车后来亦返厂封存。
参看
外部链接
苏联及独联体国家铁路机车 |
---|
现役车辆 |
---|
蒸汽机车 (列表) | |
---|
内燃机车 (列表) | |
---|
电力机车 (列表) | |
---|
燃气涡轮机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