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的世界大賽是由代表美聯的巴爾的摩金鶯與代表國聯的辛辛那提紅人在世界大賽中對決。最後金鶯4勝1敗擊敗紅人,拿下世界大賽冠軍。
Emmett Ashford成為第一位在世界大賽擔任裁判的非裔美國人,而這年的世界大賽也首度在人工草皮的球場上開打。
金鶯和紅人在這年都在例行賽拿下破百勝,一直到2017年為止,之間再也沒有任何一屆世界大賽的兩支球隊能同時拿下破百勝。
總結
美聯 巴爾的摩金鶯(4)- 國聯 辛辛那提紅人(1)
場次 |
比數 |
日期 |
地點 |
觀眾
|
1 |
金鶯 4,紅人 3 |
10月11日 |
濱河體育場 |
51531[1]
|
2 |
金鶯 6,紅人 5 |
10月12日 |
濱河體育場 |
51531[2]
|
3 |
紅人 3,金鶯 9 |
10月14日 |
紀念體育場 |
51773[3]
|
4 |
紅人 6,金鶯 5 |
10月15日 |
紀念體育場 |
53007[4]
|
5 |
紅人 3,金鶯 9 |
10月16日 |
紀念體育場 |
45341[5]
|
逐場結果
第一戰:10月11日
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濱河體育場
球隊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R |
H |
E
|
巴爾的摩金鶯 |
0 |
0 |
0 |
2 |
1 |
0 |
1 |
0 |
0 |
4 |
7 |
2
|
辛辛那提紅人 |
1 |
0 |
2 |
0 |
0 |
0 |
0 |
0 |
0 |
3 |
5 |
0
|
勝投: 吉姆·帕爾默 (1–0) 敗投: Gary Nolan (0–1) 救援成功: Pete Richert (1) 全壘打: 金鶯:布格·波威爾 (4上,2分)、Elrod Hendricks (5上,1分)、布魯克斯·羅賓森 (7上,1分) 紅人:Lee May (3下,2分)
|
紅人隊在前面很快就有攻勢,前三局先搶下3分取得領先。
不過金鶯在4局上反擊,布格·波威爾的2分砲讓比賽變成1分差。
5局上,Elrod Hendricks敲出陽春砲追平比數。而布魯克斯·羅賓森在7局上也補上一支關鍵全壘打超前比數。終場金鶯就以4比3拿下第一場比賽的勝利。
第二戰:10月12日
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濱河體育場
球隊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R |
H |
E
|
巴爾的摩金鶯 |
0 |
0 |
0 |
1 |
5 |
0 |
0 |
0 |
0 |
6 |
10 |
2
|
辛辛那提紅人 |
3 |
0 |
1 |
0 |
0 |
1 |
0 |
0 |
0 |
5 |
7 |
0
|
勝投: Tom Phoebus (1–0) 敗投: Milt Wilcox (0–1) 救援成功: Dick Hall (1) 全壘打: 金鶯:布格·波威爾 (4上,1分) 紅人:Bobby Tolan (3下,1分)、強尼·班奇 (6下,1分)
|
紅人一樣在開局就有攻勢,Lee May敲出了2分打點的二壘安打,幫助紅人單局得到3分。而Bobby Tolan也在3局下開轟幫助紅人取得4比0領先。[6]
不過金鶯又一次反擊,同樣是由布格·波威爾先開啟攻勢。5局上,金鶯在1出局後連續敲出4支安打,最後單局灌進5分。
雖然強尼·班奇在6局下敲出陽春砲,不過還是無法幫助紅人逆轉戰局。
第三戰:10月14日
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紀念體育場
球隊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R |
H |
E
|
辛辛那提紅人 |
0 |
1 |
0 |
0 |
0 |
0 |
2 |
0 |
0 |
3 |
9 |
0
|
巴爾的摩金鶯 |
2 |
0 |
1 |
0 |
1 |
4 |
1 |
0 |
X |
9 |
10 |
1
|
勝投: Dave McNally (1–0) 敗投: 湯尼·克隆寧格 (0–1) 全壘打: 紅人:無 金鶯:法蘭克·羅賓森 (3下,1分)、Don Buford (5下,1分)、Dave McNally (6下,4分)
|
連拿2勝的金鶯隊乘勝追擊,布魯克斯·羅賓森敲出二壘安打先幫球隊拿下2分。接下來雙方互有零星攻勢,在5局打完金鶯4比1領先。
6局下,金鶯在1出局後攻占滿壘。最後剛好由投手Dave McNally敲出滿貫砲,他也成為第一位在世界大賽擊出滿貫砲的投手。[7]
金鶯隊就靠著McNally一夫當關,以9比3大勝紅人,系列賽取得3比0絕對聽牌優勢。
第四戰:10月15日
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紀念體育場
球隊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R |
H |
E
|
辛辛那提紅人 |
0 |
1 |
1 |
0 |
1 |
0 |
0 |
3 |
0 |
6 |
8 |
3
|
巴爾的摩金鶯 |
0 |
1 |
3 |
0 |
0 |
1 |
0 |
0 |
0 |
5 |
8 |
0
|
勝投: Clay Carroll (1–0) 敗投: Eddie Watt (0–1) 全壘打: 紅人:彼得·羅斯 (5上,1分)、Lee May (8上,3分) 金鶯:布魯克斯·羅賓森 (2下,1分)
|
這場比賽雙方在前幾局便互有攻勢,不過金鶯在3局下的3分大局幫助他們維持領先。[8]
吉姆·帕爾默在這場比賽表現不俗,前6局僅失3分,不過他在7局上連續讓2名打者上壘後退場。結果接替的Eddie Wyatt沒能守住,面對首位打者Lee May就被敲出3分砲。紅人也靠著這支全壘打起死回生,系列賽扳回一勝。
第五戰:10月16日
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紀念體育場
球隊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R |
H |
E
|
辛辛那提紅人 |
3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3 |
6 |
0
|
巴爾的摩金鶯 |
2 |
2 |
2 |
0 |
1 |
0 |
0 |
2 |
X |
9 |
15 |
0
|
勝投: Mike Cuellar (1–0) 敗投: Jim Merritt (0–1) 全壘打: 紅人:無 金鶯:法蘭克·羅賓森 (1下,2分)、Merv Rettenmund (5下,1分)
|
紅人隊在首局上就敲出3支二壘安打拿下3分,不過他們的攻勢也就到此為止。
金鶯隊在前3局各得2分馬上拉開差距,Merv Rettenmund的全壘打更是澆熄了紅人隊反撲的氣焰。
最後Mike Cuellar在度過首局亂流後成功拿下完投勝,金鶯隊也順利拿下世界大賽冠軍。[9]
參考資料
- ^ 1970 World Series Game 1 – Baltimore Orioles vs. Cincinnati Reds. Retrosheet. [September 13,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 1970 World Series Game 2 – Baltimore Orioles vs. Cincinnati Reds. Retrosheet. [September 13,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8).
- ^ 1970 World Series Game 3 – Cincinnati Reds vs. Baltimore Orioles. Retrosheet. [September 13,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3).
- ^ 1970 World Series Game 4 – Cincinnati Reds vs. Baltimore Orioles. Retrosheet. [September 13,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 1970 World Series Game 5 – Cincinnati Reds vs. Baltimore Orioles. Retrosheet. [September 13,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3).
- ^ Durso, Joseph. "Orioles Top Reds in 2d Series Game," The New York Times, Monday, October 12, 197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November 3, 2020
- ^ Durso, Joseph. "Orioles Top Reds, Lead Series, 3–0," The New York Times, Wednesday, October 14, 197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November 3, 2020
- ^ Durso, Joseph. "Reds Top Orioles on Home Run, 6–5," The New York Times, Thursday, October 15, 197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November 3, 2020
- ^ Durso, Joseph. "Orioles Crush Reds, 9–3, And Take World Series," The New York Times, Friday, October 16, 197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November 3, 2020
外部連結
|
---|
1900s | | |
---|
1910s | |
---|
1920s | |
---|
1930s | |
---|
1940s | |
---|
1950s | |
---|
1960s | |
---|
1970s | |
---|
1980s | |
---|
1990s | |
---|
2000s | |
---|
2010s | |
---|
2020s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