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县为原中国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县。南朝时始置。1960年8月15日,龙溪县与海澄县合并为龙海县。
县名由来
龙溪县因置县在九龙溪边而得名龙溪[a]。
历史沿革
南梁天监六年(507年)[b],析晋安县地置龙溪县(今福建汀江流域[1]、九龙江北溪下游地区及滨海地[2]),属南安郡。县治在今漳州市龙海区颜厝镇古县地区(后垅村、巧山村、庵前村、石牌村)一带。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兰水、绥安两县并入龙溪县,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地区)。
闽州龙溪县
大业二年(606年),改泉州为闽州。
建安郡、建州之龙溪县
大业三年(607年),改闽州为建安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为建州(治所在今福州地区),苦草镇属建州龙溪县[1],当时龙溪县境如下:
武德四年(621年),建州移治建安县(治所在今建瓯地区)。
丰州、泉州、武荣州之龙溪县
武德五年(622年),析建州地设立丰州,龙溪县属丰州。武德六年(623年),析建州闽县为泉州并置都督府,龙溪县属江南道泉州都督府丰州。贞观九年(635年),丰州并入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地区)并废都督府,龙溪县改属岭南道泉州。嗣圣元年(684年),分泉州之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治所在今泉州南安市丰州镇),寻即撤销[3],龙溪县还隶泉州。
垂拱二年(686年)十二月九日,划龙溪县南境建置漳州,辖漳浦县[4]。當时的漳州州境(漳浦县境),于漳州置州以前之归属如下[2]:
一、梁山蒲葵关东北(今漳浦县大部分及龙海区少数地区):
- 507(或540年)~685年,属龙溪县。
- 716年~785年为漳州州治及漳浦县治所在地。
二、梁山蒲葵关西南(今诏安县、东山县、云霄县及平和县少数地区):
- 413年~591年,属绥安县。
- 592年~685年,属龙溪县。
- 686年~715年为漳州州治及漳浦县治所在地。
武周圣历二年(699年),分泉州之南安、莆田、龙溪三县,复置武荣州[5]。圣历三年(700年),州废,三县还泉州。久视元年(700年),又以三县置武荣州。
泉州龙溪县
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名为泉州。開元四年(716年),迁漳州州治及漳浦县治(今云霄县火田镇西林村)于李澳川(今漳浦县綏安镇)。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析泉州龙溪县苦草镇为新罗、长汀两县,与建州黄连县,建置汀州,辖新罗、长汀、黄连三县[1]。開元二十八年(740年),析漳浦县地置怀恩县,漳州辖两县[4]。
漳州、漳浦郡之龙溪县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併怀恩县入漳浦县,又割泉州龙溪县來属漳州,漳州仍辖两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漳州为漳浦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漳浦郡为漳州。乾元二年(759年),因漳浦发生大瘟疫,将漳州州治从漳浦县李澳川迁至龙溪古县治(龙海区颜厝镇古县地区)。兴元二年(785年春)九龙溪大水,溃堤,溪水改道,致使龙溪城通往九龙江的河道堵塞,水路不通,大船不能进入龙溪城。无奈,漳州刺史柳少安再请迁治永宁乡唐化里,福建观察使卢惎录奏。贞元元年(785年冬)十一月十六日,敕从之(唐德宗李适准奏)。贞元二年(786年),漳州州治和龙溪县治一同迁入永宁乡唐化里登高山(芝山)下之桂林村(现今芗城区通北街道芝山东侧的南坑街道桂林二十九街(馬道底)一帶),古县做为龙溪县城246年和漳州主城27年后,遂成为漳州城南门郊外地区。
清代康熙漳浦县志云:「浦始建邑,方域甚广。东至于海,西至新罗,南至潮阳,北至龙溪。」[6]唐代欲与辖有永定南部、南靖西部一帶的新罗县接壤,则漳浦县必定辖有平和县西部属韩江流域之九峰镇、秀峰乡、崎岭乡、长乐乡、芦溪镇以及永定区湖山乡等地。又明代正德漳州府志指出,宋代龙溪县西部之龙泉乡,辖有芦溪里(芦溪镇、湖山乡)、河头里(九峰镇)、敦教里(崎岭乡)[7][8]。以此判定,今平和县、永定区部分乡镇最晚于宋代由漳浦县划归龙溪县,成为后世清宁里之西部辖境。
漳州路龙溪县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漳州升为漳州路。至治二年(1322年),析龙溪、龙岩及漳浦交界地置南胜县。元代南胜县境相當于清代南靖县及平和县全境,于南胜置县以前之归属如下[8]:
一、清代南靖县:今南靖县大部分及平和县、芗城区、龙海区、漳浦县部分地区
- 十二总属龙岩县:南坑总、施洋总、长窖总、梅垅总、龟洋总、吴宅总、和溪总、金山上总、金山下总、涌口总、硿口总、南坪总。
- 十五总属龙溪县:竹员总、中埔总、东门外总、北门外总、桥南总、雁塔总、五峰总、华源总、水流下葛总、浮山总、径口程溪总、湖山总、草坂总、马坪内外中总、大坪总。
- 一总属漳浦县:车田总(居仁里第一图车田总十五保)。
二、清代平和县:今平和县大部分及南靖县、永定区、云霄县、漳浦县部分地区
漳州府龙溪县
明朝時升格为漳州府。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1567年1月14日),析龙溪县一都至九都和二十八都五图以及漳浦县二十三都九图,设置海澄县。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龙溪古县城因郑成功(古县大战)兵败退守海澄导致龙溪古城被清兵焚毁。乾隆八年(1743年),龙溪县石码镇升为石码厅。
西路道龙溪县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厅,龙溪县属西路道[9]。
汀漳道龙溪县
民国3年(1914年)6月,西路道改名汀漳道[9]。
福建省龙溪县
民国14年(1925年),废道,各县直接隶属福建省[9]。
民国17年(1928年),析龙溪县二十五都的浦西、桃源、归德、迎富、升平、龙岭、宜招、华丰、珍山、大深、蓬莱大坑及二十三四都的银塘、沙建、寨坂共14保,设置华安县。
龙汀省龙溪县
民国22年11月20日,十九路军联合国民党内反蒋势力发动闽变并成立中华共和国。12月13日,福建划分为闽海省、延建省、兴泉省、龙汀省及福州、厦门两个特别市,龙溪县属龙汀省[9]。民国23年(1932)1月20日,闽变失败,全部政区解体,恢复一个福建省。
行政督察区龙溪县
民国23年7月,福建省64县重新划分为10个行政督察区,龙溪属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24年10月至民国25年,福建省改划为7个行政督察区及1个市(厦门市),龙溪属第五行政督察区[9]。民国25年7月,析龙溪县设立石码特种区。民国27年1月,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移驻龙溪。民国27年8月,石码特种区改为普通区并入龙溪县。
1949年9月19日,接管龙溪县城(旧漳州府城),龙溪县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管治。同年9月26日,原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第六行政督察区,龙溪重属第六行政督察区[9]。
漳州各地接管次序[10]
地区
|
时间
|
平和县
|
1949年9月17日
|
长泰县
|
1949年9月19日上午
|
龙溪县
|
1949年9月19日下午
|
海澄县
|
1949年9月21日
|
南靖县
|
1949年9月22日
|
漳浦县
|
1949年9月23日
|
云霄县
|
1949年10月1日
|
华安县
|
1949年11月18日
|
诏安县
|
1949年12月12日
|
东山县
|
1950年5月12日
|
漳州专区龙溪县
1950年1月1日,第六专区改称漳州专区[11]。
龙溪地区龙溪县
1950年9月14日,漳州行政督察区改为龙溪地区[11],成立龙溪地区专员公署,辖10县。1951年6月,龙溪县城关区(共两个区)析出设立漳州市(县级)。1954年,原属华安县的大深(洛洋、陈阪)、岭头、半岭、大樟、涵口、大杞、小杞等8个自然村(清代属龙溪县二十五都)划属漳平县。
龙溪专区龙溪县
1955年3月,龙溪地区改称龙溪专区[11]。1957年3月,同安县灌口区的金山、锦宅两乡划归龙溪县[12]。1957年9月5日,华安县迎新、迎富以及蓬莱地区(清代属龙溪县二十五都)划属南靖县[13]。
龙溪专区龙海县
1960年8月15日,龙溪县和海澄县合并为龙海县[9],驻石码镇。
行政区划
清代
清代龙溪县城(漳州府城)內区域位于现今芗城区通北街道、南坑街道、东铺头街道以及西桥街道等地,城墙以外辖有三廂十都[14],位置如下:
職官
清朝
注釋
- ^ 九龙溪也称古县溪,发源于九龙岭山脉流经龙溪古县城进入九龙江。
- ^ 南宋嘉定《清漳志》作大同六年,即540年。
- ^ 《永春縣志》載為正白旗
- ^ 《乾隆龍溪縣志》僅收錄至吳宜燮。
- ^ 《乾隆漳州府志》僅收錄至張潤。
- ^ 《重纂福建通志》僅收錄至劉承軒。
- ^ 同治三年,太平天國攻陷漳州府城。漳州知府北克丹布率兵出城,於漳州府城外戰死;龍溪知縣錢世敘於漳州府城內率兵抵抗,死於巷戰。
- ^ 《光緒漳州府志》僅收錄至胡崧。
- ^ 《光緒龍溪縣志》僅收錄至八十四。
参考文献
|
---|
|
| |
省政府直轄 | |
---|
第一行政督察區 | |
---|
第二行政督察區 | |
---|
第三行政督察區 | |
---|
第四行政督察區 | |
---|
第五行政督察區 | |
---|
第六行政督察區 | |
---|
第七行政督察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