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語原文 | シンボリルドルフ |
---|
平文式罗马字 | Shinbori Rudorufu |
---|
魯鐸象徵(日語:シンボリルドルフ,英語:Symboli Rudolf),是日本純種競賽馬匹[1]。生涯稱霸中長途賽事,於1984年成爲日本賽馬史上第四匹經典三冠馬,亦是首匹以無敗姿態達成此成就的賽駒。1985年勝出有馬紀念後,成为日本賽馬史上,第一匹達成一級賽七勝的賽駒。其因生涯戰績極其彪炳,加上其命名的由來而被称为「皇帝」,退役後配種成績不俗,如於1991年達成無敗二冠成就之東海帝王即是其子嗣,並於1987年被选为日本中央競馬會殿堂馬。
出賽前
1981年3月13日於北海道門別町(今日高町)象徵牧場出生,所有權直接歸於牧場旗下。
其後交由美浦訓練中心練馬師野平祐二訓練。
競賽生涯
3歲(現2歲)
1983年7月23日出戰新潟競馬場3歲新馬戰,於岡部幸雄策騎下輕鬆獲得首勝。
完成賽事後其返回美浦訓練中心調整,於10月29日出戰條件戰銀杏特別,再度以輕鬆姿態獲勝。
11月27日出戰公開賽,其於一直保持速度下拉開對手至少1馬位的優勢獲勝。
4歲(現3歲)
1984年首戰爲彌生賞,雖然賽前體重暴增18公斤,但其仍然可以於比賽途中發揮優秀的實力,於直路上拋離第二的Bizen Nishiki 1 1/4馬位奪得首個分級賽冠軍。
4月15日出戰皋月賞,獲得第一人氣。比賽開始開始後,其處於第三的先頭位置推進,通過第四彎道後繼續保持先頭位置。進入直路後,其隨即和處於較前方的Bizen Nishiki展開纏鬥,最終魯鐸象徵憑藉其於外檔的猛烈加速,成功於最後100米超越對手並拉開1 1/4馬位、更以破紀錄的2分1.1秒時間奪得首個一級賽冠軍,而賽後騎師岡部亦向觀衆舉起一隻手指宣示自己經已贏得第一冠。
其後出戰東京優駿(日本打吡),因此次戰爲其第三度和Bizen Nishiki對戰而被稱謂「SB打吡」。比賽開始後,前方由Suzu Mach進行領放,岡部則指揮魯鐸象徵於中團位置推進。進入直路後,雖然岡部希望其於較後時間點才發力加速,然而魯鐸象徵無視岡部的指令自行展開衝刺,最終一舉超越前方的Suzu Mach、Fujino Fuun及Suzu Parade奪得第二冠,賽後岡部亦如同皋月賞時向觀衆舉起兩隻手指宣示自己的勝利。
贏得打吡後,馬主象徵牧場的負責人和田共弘向傳媒發表了遠征計劃,但最終因魯鐸象徵於7月被發現右前腳出現問題而擱置。
進入秋季,由於其右前腳的狀態經已恢復,因而陣營安排其出戰二級賽聖烈特紀念作爲熱身,於其中以破紀錄的2分13.4秒時間輕鬆獲勝。
11月11日出戰菊花賞,比賽途中處於中團位置逐步追走,通過第三彎道時雖然被前方阻擋,但於最後直路仍然憑藉其強大的實力衝出。最終於其直路下不斷加速衝刺下,以3/4馬位優勢率先衝線奪冠。伴隨現場旁述員杉本清的一句:「一朵茂盛的花盛開在略微陰天的京都競馬場!!三冠馬八戰八勝!我國賽馬史上不朽的紀錄在京都競馬場被創造!」(赤い大輪が薄曇りの京都競馬場に大きく咲いた!! 3冠馬8戦8勝!わが国競馬史上、不滅の大記録が達成されました京都競馬場!),魯鐸象徵成爲首匹以無敗姿態奪得經典三冠的賽駒。
兩星期後隨即出戰日本盃,將和於上年度奪得經典三冠的前輩千明代表決戰,爲日本賽馬史上首次三冠馬對決。比賽開始後,其處於中團位置追走,然而前方一直領放的葛城王牌越戰越勇,即使魯鐸象徵於第四彎道嘗試發力亦未能拉近距離,最終敗於葛城王牌及Bedtime以第三完賽。
12月25日出戰有馬紀念,比賽途中鑑於日本盃的失利,騎師岡部決定緊跟領放的葛城王牌推進。進入直路後。魯鐸象徵再一次發揮驚人的末腳速度,於直路中段超越對手後繼續加速,最終以破紀錄的2分32.8秒領先葛城王牌2馬位復仇奪冠。
年末,由於其奪得經典三冠並力壓年長馬匹取得有馬紀念,於評選中以全票144當選最佳4歲雄馬,亦以近乎全票的139票當選日本馬王。
5歲(現4歲)
1985年首戰爲日經賞,比賽途中由於沒有領放馬帶頭因而其被迫帶領馬群前進,但仍然可以輕鬆地一放到底以4馬位優勢獲勝。
其後出戰春季天皇賞,再一次和千明代表交鋒。比賽開始後其於先頭位置推進,進入直路後隨即爆發速度一瞬間就超越失速的千明代表,最終保持速度下成功抵擋同父馬Sakura Gaisen的追擊,以2 1/2馬位奪得第五個一級賽冠軍。
完成春季天皇賞後原先打算出戰寶塚紀念,但賽前一天於馬場內熱身時因踩中脫落的草皮導致其左肩受傷,最終取消出戰寶塚紀念的決定。
進入休養後,由於魯鐸象徵恢復情況未如理想,陣營曾一度發表退役聲明,所幸於醫療團隊對其進行笹針治療後狀態有所好轉,最終陣營宣佈撤回安排退役的決定。
10月27日於秋季天皇賞復出,賽前獲得第一人氣。比賽初段其因爲慢閘於處於最後放,但經過岡部的指揮後開始慢慢爬升至到先頭位置,進入直路後處於隊伍最前方。進入直路後,其開始發力衝刺超越前方的Windsor Knot取得領先並保持優勢直至最後關頭。然而於終點線前,於外檔衝刺的第十三人氣伏兵Gallop Dyna突然衝出超越魯鐸象徵,最終其於被反超下以1/2馬位差距落敗。
11月24日出戰日本盃,於本年度未有任何強敵挑戰之下成功以輕鬆的姿態奪冠,成爲日本史上首匹達成六勝一級賽的賽駒。
12月出戰有馬紀念,再度以強大的姿態成功壓過本年度贏得皋月賞及菊花賞的美浦新山,以4馬位優勢奪冠,達成了史無前例的七項一級賽優勝,亦成爲第二匹連霸有馬紀念的賽駒。
年末,由於其達成有馬紀念連霸及奪得七冠的偉業,於評選中以全票138票當選最佳5歲及以上雄馬,更以全票138票的姿態蟬聯日本馬王之頭銜。
6歲(現5歲)
進入1986年,馬主和田打算安排其春季遠征美國,秋天再轉戰歐洲,然而由於當時魯鐸象徵體態不佳,此計劃被練馬師野平祐二反對。雖然最終和田之計劃得以實行,但此事亦導致以野平爲首的一衆馬房人員和和田決裂,導致魯鐸象徵遠征時只能依靠美國當地之相關人士安排進行訓練。
3月29日按照計劃出戰聖路士維讓賽,但因狀態不佳加上以第六落敗。
賽後其更被檢查出左前腳患有韌帶炎,需要回國休養治療,但最終陣營商討下決定安排其退役,並於12月7日在中山競馬場舉行退役儀式。
詳細賽績
日期
|
舉辦國家
|
馬場
|
距離
|
級別
|
賽事名稱
|
負重
|
騎師
|
馬號
|
出馬
|
名次
|
時間
|
頭馬(二馬)
|
23/7/1983
|
日本
|
新潟
|
草1000
|
|
3歲新馬
|
53
|
岡部幸雄
|
6
|
10
|
1
|
0:59.2
|
(Broken Hill)
|
29/10/1983
|
日本
|
東京
|
草1600
|
|
銀杏特別
|
53
|
岡部幸雄
|
4
|
17
|
1
|
1:37.3
|
(Ebisu George)
|
27/11/1983
|
日本
|
東京
|
草1600
|
|
公開賽
|
55
|
岡部幸雄
|
1
|
5
|
1
|
1:39.9
|
(Haruda)
|
4/3/1984
|
日本
|
中山
|
草2000
|
GIII
|
彌生賞
|
55
|
岡部幸雄
|
12
|
14
|
1
|
2:01.7
|
(Bizen Nishiki)
|
15/4/1984
|
日本
|
中山
|
草2000
|
GI
|
皋月賞
|
57
|
岡部幸雄
|
10
|
18
|
1
|
2:01.1
|
(Bizen Nishiki)
|
27/5/1984
|
日本
|
東京
|
草2400
|
GI
|
東京優駿
|
57
|
岡部幸雄
|
10
|
21
|
1
|
2:29.3
|
(Suzu Mach)
|
30/9/1984
|
日本
|
中山
|
草2200
|
GIII
|
聖烈特紀念
|
56
|
岡部幸雄
|
5
|
10
|
1
|
2:13.4
|
(Onward Cameroun)
|
11/11/1984
|
日本
|
京都
|
草3000
|
GI
|
菊花賞
|
57
|
岡部幸雄
|
5
|
18
|
1
|
3:06.8
|
(Gold Way)
|
25/11/1984
|
日本
|
東京
|
草2400
|
GI
|
日本盃
|
55
|
岡部幸雄
|
12
|
14
|
3
|
2:26.5
|
葛城王牌
|
23/12/1984
|
日本
|
中山
|
草2500
|
GI
|
有馬紀念
|
55
|
岡部幸雄
|
4
|
11
|
1
|
2:32.8
|
(葛城王牌)
|
31/3/1985
|
日本
|
中山
|
草2500
|
GII
|
日經賞
|
58
|
岡部幸雄
|
6
|
8
|
1
|
2:36.2 (35.5)
|
(Kane Kuroshio)
|
29/4/1985
|
日本
|
京都
|
草3200
|
GI
|
春季天皇賞
|
58
|
岡部幸雄
|
15
|
15
|
1
|
3:20.4
|
(Sakura Gaisen)
|
27/10/1985
|
日本
|
東京
|
草2000
|
GI
|
秋季天皇賞
|
58
|
岡部幸雄
|
17
|
17
|
2
|
1:58.8
|
Gallop Dyna
|
24/11/1985
|
日本
|
東京
|
草2400
|
GI
|
日本盃
|
57
|
岡部幸雄
|
15
|
15
|
1
|
2:28.8
|
(Rocky Tiger)
|
22/12/1985
|
日本
|
中山
|
草2500
|
GI
|
有馬紀念
|
57
|
岡部幸雄
|
6
|
10
|
1
|
2:33.1
|
(美浦新山)
|
29/3/1986
|
美國
|
聖雅尼塔
|
草2400
|
GI
|
聖路士維錦標
|
57.2
|
岡部幸雄
|
5
|
7
|
6
|
2:26.8
|
Dahar
|
退役後
1987年魯鐸象徵被選爲日本中央競馬會第14匹殿堂馬。
退役後,魯鐸象徵成爲了配種馬,於北海道門別町(今日高町)象徵牧場休養,在1987年進行配種。首批子嗣於1988年出生。首匹子嗣可於1990年出賽。1991年4月14日,東海帝王於皋月賞取勝,成爲了首匹勝出分級賽及一級賽的魯鐸象徵子嗣,亦達成了父子制霸的成就。其後東海帝王以無敗姿態於東京優駿取勝,達成了父子無敗二冠的偉業。
2004年其由配種馬引退,於配種地象徵牧場以功勞馬身份進行養老生活。
2010年1月被轉移至千葉縣成田市千葉象徵牧場繼續養老。
2011年10月4日,於養老地因衰老以30歲高齡死亡。
主要子嗣
一級賽優勝子嗣
粗體字為分級賽
1988年生
分級賽優勝子嗣
1989年生
1995年生
血統簡介
父系巴索隆爲愛爾蘭生產的英國賽駒,雖然生涯戰績不佳,但配種戰績極爲優秀,後被象徵牧場引入至日本進行配種,成爲日本拜耶爾土耳其系馬匹的先祖。祖父Milesian爲英國生產的愛爾蘭賽駒,生涯戰績不俗,曾勝出四場頭馬。
母系Sweet Luna爲日本賽駒,生涯僅勝出一場賽事。外祖父速度象徵爲日本賽駒,生涯戰績優勢,因曾以8歲(現7歲)之齡達成有馬紀念連霸而被稱爲「老雄」。
血統表
魯鐸象徵血統表
父線:巴索隆系(Tourbillon系)
|
種馬 巴索隆 1960年(棗色)
|
Milesian 1953年(棗色)
|
My Babu
|
Djebel
|
Perfume
|
Oatf Lake
|
Coup de Lyon
|
Avena
|
Paleo 1953年(棗色)
|
Pharis
|
Pharos
|
Carissima
|
Calonice
|
Abejer
|
Coronis
|
繁殖雌馬 Sweet Luna 1972年(栗色)
|
速度象徵 1963年(深棗色)
|
Royal Challenger
|
Royal Charger
|
Skerweather
|
Sweet Inn
|
Rising Light
|
Feenagh
|
Dance Time 1957年(棗色)
|
Palestine
|
Fair Trial
|
Una
|
Samaritaine
|
Maravedis
|
Sarita
|
雌系:號族:11-c
|
五代內近親交配:Pharos + Fairway 4×5、Tourbillon 5×5
|
命名由來
名字中,Symboli(シンボリ)是馬主象徵牧場之冠名,即是其牧場名字,Rudolf(ルドルフ)則出自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一世之名字,香港結合兩部分,翻譯为「魯鐸象徵」,亦可譯作「魯道夫象徵」,早期有部分媒體忽略冠名部分,只取音譯,翻譯为「樂多富」。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
1930年代 | |
---|
1940年代 | |
---|
1950年代 |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
|
---|
1930年代 | |
---|
1940年代 | |
---|
1950年代 |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
|
---|
1930年代 | |
---|
1940年代 | |
---|
1950年代 |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
|
---|
1930年代 | |
---|
1940年代 | |
---|
1950年代 |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
|
---|
1950年代 |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
|
---|
1950年代 |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
|
---|
1950年代 |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
|
---|
1950年代 |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