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9′34″N 120°11′44″E / 22.992763°N 120.195602°E / 22.992763; 120.195602
開基三官廟,又名三官堂,是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的三官大帝廟。
歷史
清治時期
左鄰為鄭氏大宗祠[1]。原處為蔣元樞祠,如謝金鑾《續修台灣縣志》:「邑有是堂,蓋自乾隆四十三年建,舊為知府蔣元樞祠。」[2][3]嘉慶年間,因年久失修,一時荒廢,直到咸豐年間由袁明高來臺主持奉香兼行醫濟世,信徒激增,香火漸盛,遂重建廟宇[3]。
《臺灣府志》記載此廟曾有一位藝僧作住持,寫:「釋蓮芳,號藕船,住持三官堂,好吟詩,工書畫,究醫術,所著有《浣花吟集》。」
日治時期
進入日治時期後,三官廟年久失修,廟貌全非[3]。1903年,臺南天足會於此廟設立會本部,反對臺灣女性纏足[4]。
1909年,潘麗水父親潘春源在此廟的對面開設名為「春源畫室」的裱畫店,起初裱畫、賣宗教畫、製作祖宗肖像[5]。後來畫室搬到海安路,其後裔潘岳雄曾幫此廟作彩繪[6]。
1915年調查,廟址為五帝廟街丙163番地[7];1920到1945年調查,地址為白金町一丁目13番地[8][9][10][11]。
1935年左右,此廟已設有幼稚園,由黃欣等主持的共勵會所投資,石萬壽推測名稱應該當為「明照幼稚園」。戰末時,兼為國語講習所,尋被徵收為漢藥製藥所。[12]
戰後時期
地址為中西區忠義路二段40號[2]。行政區域與附近的台灣首廟天壇、臺南北極殿、鄭成功祖廟、八吉境五帝廟、臺南報恩堂、太平境教會、原臺南測候所、鶯料理、桐山營會館、原臺南公會堂等皆屬於三民里[13]。
1948年,地方發起廟宇修建活動。1984年經第1屆委員會提請信徒大會決議,通過重建案,於1987年動工重建,至1990年竣工安座,前殿至於1996年完竣。[3]
2015年,蔣元樞來臺兩百四十週年,江蘇省常熟市副市長陶理率隊,來臺南進行蔣元樞足跡之旅,來到此廟、台南孔廟、大天后宮、接官亭等地參訪[14]。
祭祀
除三官大帝,廟內還有蔣元樞祿位牌及修廟者葉履仲的祿位牌,另祀中壇元帥、天醫真人、聚寶真君、日與月神[3][8]。
台南府城,此廟與臺灣首廟天壇、及開基玉皇宮供奉太陽星君。農曆三月十九早上,崇禎帝殉國之日,當地人以祭拜太陽星君之名,在戶外露天擺設香案,在太陽升起之時朝東方祭拜。他們準備暗示明代國姓的九塊豬形糕點、暗指洪武到崇禎的十六位皇帝的十六塊羊形糕餅,各點朱色一枚,稱為「九豬十六羊」,並於祭拜後食用,平常不使用這類糕餅。有反清復明意涵的此祭儀已逐漸式微,成功大學兼任副教授何培夫在2015年表示三官廟雖供奉太陽星君,但廟方當時已不明白其文化內涵。[15][16][17][18]
在內惟李氏祖厝也有此祭儀[19]。善化慶安宮也供奉太陽星君,不過是在2015年報導時已以一般祭品代替[20]。
三官堂廟中還供奉周公與桃花女,相傳夫妻床笫不和,祈求可以求家庭和樂[3]。當地人為性事會私下到此廟拜被當為性愛之神的桃花女[21]。但學者發現日治時期的《台南市寺廟台帳》有記載供奉太陽公、月娘媽等,卻無提到周公與桃花女,認為是受道光年間《桃花女陰陽鬥異傳奇》小說、京戲等影響才有[2]。
參考資料
|
---|
清末形成 | |
---|
近代形成 | |
---|
註: 石萬壽〈臺灣府城的城防〉認為大西門南北由三協境與七合境防守,但謝奇峰《臺南府城聯境組織研究》指出舊籍並未明載大西門南北段對應的境名、七合境實指普濟殿的七角頭、三協境是 二戰後與四聯境一同出現,且不包括風神廟。此處暫從舊說列出七合境與三協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