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贤社

铭贤社又名欧柏林山西纪念协会Oberlin Shansi Memorial Association)位于俄亥俄州欧柏林欧柏林学院校园内,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组织,其目标是"促进亚洲人和美国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通过个人和团体教育和社会项目、教育与文化交流,以及社区项目来实现目标。" [1] 成立于1908年1月,最初的目的是纪念在1900年义和团事件中在中国山西省被杀害的欧柏林学生志愿传道团(Oberlin Band)成员。从1918年开始,欧柏林学生会选举毕业生代表去山西太谷铭贤学院教授英语,组织课外活动。这一传统在1951年朝鲜战争时中断,于1980年恢复。今天,铭贤社与欧柏林学院合作,在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和中国都有合作伙伴,接待合作方的学者和艺术家来到欧柏林学院校园。

历史

1881年,欧柏林神学院的毕业生决定组成欧柏林学生志愿传道团,加入美国公理会差会 (ABCFM),前往中国偏远的山西省传教。[2] 1900年,其中13人和许多中国基督徒在义和团事件中的太原屠杀、太谷屠杀和汾州屠杀中被杀害。[3] 事件后,一个年轻基督徒孔祥熙帮助管理赔款,为差会获得了一块土地。在欧柏林,公理会差会竖立了一座纪念拱门,题词是“The Blood of the Martyrs is the Seed of the Church.”(殉道者的血是教会的种子) [4]

孔祥熙在欧柏林学院和耶鲁大学获得学位后,于1909年回到家乡太谷,建立了铭贤男校和贝露女校,即所谓“中国欧柏林”。20世纪20年代,铭贤学院成为山西省第一所合作教育机构。附近建立了一个致力于扫盲教育、公共卫生和农业改善的乡村重建中心。1937年,为了避免日本侵略,铭贤学院搬到了四川成都附近的金堂县, 1949年返回太谷。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后,铭贤学院关闭,在校园里开办了山西农业大学。与欧柏林的正式关系直到1980年才恢复[5]。。

后来,铭贤社与台湾东海大学建立了新的交流关系,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1978年;还与印度南部马杜赖的马杜赖美国学院(The American college in Madurai)、多克夫人学院(Lady Doak College),东京櫻美林大學,以及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的其他机构建立了交流关系[4]

铭贤社在早期明显是基督教性质,目标是传教,现在侧重于教育和文化工作,并非传教机构。随着20世纪70年代回归中国的前景的出现,从宗旨中删除了基督教的提法。铭贤社的早期工作费用部分来自捐赠和学费,但大部分来自欧柏林学院校友、美国铝业公司创始人查尔斯·马丁·霍尔捐赠的遗产[6]

观察家们注意到了“欧柏林精神” – 学术卓越、服务以及国际和平与友谊的理想 – 给铭贤社一种传教,有时甚至是民族中心主义的基调(尤其是在协会成立初期)。[7]

一些成员仍在进行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在亚洲研究方面。贾克忱 (Carl w .Jacobson)从1982年担任托事部执行主任,2012年 由加文·特里特(Gavin Tritt)接任。

参见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Shansi, Oberlin, and Asia," Oberlin College archives [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berlin in Asia: A digital collection documenting the sharing of the ideals of learning and labor [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注释

  1. ^ "About Shansi," (official website). [2021-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23). 
  2. ^ Brandt (1994),第24-38頁.
  3. ^ Brandt (1994),第204-268頁.
  4. ^ 4.0 4.1 “A Brief History of Oberlin Shansi,”. [2021-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3). 
  5. ^ Ellsworth C. Carlson, Oberlin in Asia: The First Hundred Years, 1882-1982 (Oberlin, Ohio: Oberlin Shansi Memorial Association, 1982), pp. 19-33.
  6. ^ Carlson, Oberlin in Asia, p. 51.
  7. ^ Jonathan Benda, "" Other Moments"/Moments with Others: Acts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by an Oberlin Rep in Taiwan, 1958-1959" (Fo Guang University, Taiwan, 2008).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Transl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1] P.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