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浮屠[a],又称鎏金浮屠,中国唐代文物,国家一级文物,1987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地宫。浮屠通高53.5厘米、座宽28.5厘米、刹高23.5厘米,重7.4千克。铜质,为铸造成型,原通体鎏金,出土时鎏金不多已脱落。该器由宝刹、浮屠、月台、基座组成。[1]塔内放有一具银棺,棺内供有一枚玉质佛指舍利。2002年1月18日,被国家文物局收录进《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属于禁止出境展览文物。[2]现藏于法门寺博物馆,存于法门寺内的法门珍宝馆。
形制
铜浮屠基座为三层月台,由下而上逐渐收小,其外均有护栏,每面护栏正中有弧形踏步,踏步又分为左、右台阶,中间以丹墀分隔。最下层的月台为方形,四周栏杆有宝珠、如意云头、葫芦状的装饰物;中间层的月台呈四级叠涩,四周栏杆中部各有两个竖立的望柱,柱顶有蹲狮;最上层的月台亦为方形,月台侧面各有四个桃形壶门。[1][3]
月台之上为铜浮屠,也就是佛塔塔身,佛塔的面阔和进深均为三间,当心间设门两扇,门中部有插杠,门外置金刚力士一对。[1]
佛塔顶部饰有高耸的塔刹,刹底为须弥座,其上为六个由下往上依次渐小的相轮。相轮以上置华盖,盖上有十字相交的火焰背光,其上有双轮新月与日轮,刹尖高耸,最上为摩尼珠。[1][3]
塔内盛放有一枚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棺盖为半弧形,前宽后窄,前檐探出较多。棺体前高宽,后矮窄。棺盖长8.2厘米,高6.4厘米,前档宽5.4厘米,后档宽4.2厘米。前档板上刻着两位坐佛弟子,两侧壁各錾出两只迦陵频伽神鸟。棺体下有两层台座,上层台座四周錾出一圈仰莲瓣,下层四周镂空成壶门。[3]
银棺内藏有一枚骨质佛指舍利,为古代僧众为避免佛指真身舍利遭损毁而仿制了三枚影骨中的一枚,是法门寺四枚佛指舍利中最后发现的一枚。[3][4]
注释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