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居姆運動(俄语:Худжум;阿拉伯语:هجوم)是史達林領導下蘇聯共產黨在中亞消除婦女戴面紗、男女分隔等中亞伊斯蘭傳統以促進兩性平等的社會運動[1],起始於1927年的國際婦女節(3月8日)[2]。
中亞的綠州定居民在蘇聯統治以前在家庭內外均盛行男女分隔,脫去面紗被認為與婚前性行為或通姦有關,是對家庭榮譽的一大威脅[3][4]。19世紀晚期接受新式教育的中亞菁英扎吉德(多來自當地上流社會,即男女分隔與戴面紗最普遍的階級)開始推動女性教育,但無意改變女性面紗[5]。蘇聯佔領中亞的最初幾年控制力有限,主要透過扎吉德間接統治[5],後者雖立法禁止一夫多妻與伊斯蘭教法,但未能有效執行,也沒有碰觸面紗的議題[6]。1924年突厥斯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被分割成5個共和國[7],蘇聯將札吉德自政府中肅清[8]。1927年蘇聯政府一改先前宗教自由的政策,將無產階級革命的話語重新包裝成婦女解放運動,以烏茲別克為中心發起廢除婦女面紗的胡居姆運動,以期快速改變伊斯蘭教女性的生活型態,使其受教育並投入就業市場中,使民眾接受相同教育與國家意識形態,以達到建設社會主義與認同蘇聯的目的[2][9]。
許多中亞人將胡居姆運動視為外來者(俄羅斯人)對本地人(塔吉克人、烏茲別克人與韃靼人)灌輸其文化的嘗試,面紗並成了本地人文化認同的象徵,穿戴面紗如同政治抵抗與支持本地民族主義的符號[2]。不過長期下來運動獲得相當豐碩的成果,中亞的婦女識字率大幅提升、一夫多妻、名譽殺人、童婚與面紗均逐漸消失[10][11]。
參見
參考文獻
- ^ Northrop, Douglas. Subaltern dialogues: subversion and resistance in Soviet Uzbek family law. Slavic Review. 2001a, 60 (1): 115–139. JSTOR 2697646. doi:10.2307/2697646.
- ^ 2.0 2.1 2.2 The Bolsheviks and Islam. International Socialism. [2021-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1).
- ^ Kamp (2006), p. 29.
- ^ Kamp (2006), p. 50.
- ^ 5.0 5.1 Khalid (1998), p. 228.
- ^ Kamp (2006), pp. 68–69.
- ^ Kamp (2006), pp. 106–121.
- ^ Khalid (1998), p. 300.
- ^ Edgar (2006)
- ^ Abdullaev, Kamoludin.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ajikistan. Rowman & Littlefield. 2018-08-10 [2021-11-27]. ISBN 978-1-5381-02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7).
- ^ Ubiria, Grigol. Soviet Nation-Building in Central Asia: The Making of the Kazakh and Uzbek Nations. Routledge. 2015: 196–197 [2021-11-27]. ISBN 978-1-317-5043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