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数年,随着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到其他受害群体,德姆尼希发起了“绊脚石”项目。起初,由于他的想法是要在全欧洲安置600万块绊脚石,这个项目在公众眼中还只是一个名为“自大狂——欧洲艺术项目(Größenwahn – Kunstprojekte für Europa)”的理论构想。不过,科隆安东尼特教会(Antoniter-Gemeinde)的牧师鼓励德姆尼希,至少先铺一些出来,作为开始的标志。因此,1994年,第一批250块绊脚石在科隆的安东尼特教堂(德语:Antoniterkirche (Köln))展出。1995年1月4日,在未经政府许可的情况下,德姆尼希试验性地将第一批“绊脚石”铺装在科隆。1996年5月,德姆尼希参与了柏林克罗伊茨贝格新精美艺术协会(德语:Neue Gesellschaft für Bildende Kunst)举办的展览“艺术家调查奥斯维辛(Künstler forschen nach Auschwitz)”,并借展览之机,依然未经许可,在柏林的奥兰治街(德语:Oranienstraße)铺设了51块绊脚石。1997年7月19日,为欢迎奥地利犹太人大屠杀纪念服务的创始人安德里亚斯·麦斯令尔,德姆尼希终于经由政府许可,在奥地利萨尔茨堡的圣格奥尔根铺装了两块绊脚石[2]。三年之后的2000年,德姆尼希终于获得德国的许可,得以在科隆继续铺装绊脚石。后来,这个项目渐渐进入自我发展的状态,目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非集中式的纪念碑(德语:Mahnmal)。
抵制绊脚石的城市,所陈述的基本上都是克诺布洛赫提出的理由。这其中最著名的是慕尼黑。由于慕尼黑市议会和犹太人团体的反对,本来已经铺在公共道路上的两块绊脚石最后又被挖出[15]。这两块被挖出的绊脚石先在一个犹太人墓地作短暂停留,之后被运到慕尼黑音乐学院,被安装在一个艺术装置上。2011年,出于防火需要,它们被慕尼黑消防队拆除,如今被藏在一个地下室里[16]。在慕尼黑,只有一些绊脚石被铺设在私人宅地上。已经有超过200块纪念慕尼黑受害者的绊脚石制作完成,但至今仍无法铺装;它们都暂时存放在由慕尼黑绊脚石推动会(Initiative Stolpersteine für München e.V.)租下的一个地下室里[17]。
2008年,随着对纳粹独裁罪行的大讨论,艺术项目“为未来而纪念(德語:Erinnern für die Zukunft)”开启[33]。维也纳玛利亚希尔夫区树立起一块镌有大约740名遇难玛利亚希尔夫人姓名的纪念碑刻。在碑刻上嵌着许多10厘米见方的铜板,上面刻有遇难者的姓名和生卒。
项目“记忆的痕迹”
2010年,德姆尼希在意大利埋下了第一块绊脚石。而在这之前的2009年1月26日,皮埃蒙特区的萨卢佐市,便铺设了类似绊脚石的21块“记忆的痕迹(德語:Spuren der Erinnerung,義大利語:Tracce del ricordo)”[34]。在21座被害犹太人曾经居住过的住所前,12厘米见方的铜板被镶嵌在地上。这些铜板都出自当地学校的课程项目“记忆的痕迹”。铜板上的铭文以“Qui abitava ...(这里居住着……)”开头,然后是姓名、死亡地点、年龄和被驱逐的理由——“Perché Ebreo/a(因为他/她是犹太人)”。
Joachim Rönneper(发行):《我家门前——德姆尼希的“绊脚石”:一本附加书(Vor meiner Haustür - „Stolpersteine“ von Gunter Demnig: Ein Begleitbuch)》,Arachne-Verlag出版,盖尔森基兴,2010年,ISBN 978-3-932005-40-4。
科隆纳粹文献中心(发行):《绊脚石:贡特·德姆尼希和他的项目(Stolpersteine: Gunter Demnig und sein Projekt)》,Emons出版,科隆, 2007年,ISBN 978-3-89705-546-9。
Ulrike Schrader:《是“绊脚石”还是对记忆的缓解(Die „Stolpersteine“ oder Von der Leichtigkeit des Gedenkens)》,《西方历史:国家历史杂志(Geschichte im Westen : Zeitschrift für Landes- und Zeitgeschichte)》,第21期,173-181页,2006年,ISSN 0930-3286[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