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號交響曲,作品135,是俄國作曲家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的音樂作品,完成於1969年,是一首充滿陰暗色彩的作品。蕭士達高維契將作品獻給晚年結識的好友,英國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布烈頓亦於1970年為此曲作英國首演。
雖然不少音樂評論將這首交響曲和作曲家7年前所寫的《第13號交響曲》視為同一組作品(因為兩首交響曲都使用了人聲),但《第14號交響曲》不僅和《第13號交響曲》風格迥異,與蕭士達高維契的其他交響曲相比也有很多獨特之處。
首先,《第14號交響曲》是唯一一首不註明調性的交響曲,比如調性亦不明顯的《第15號交響曲》被冠以「A大調」之名,《第14號交響曲》則刻意不註明調性。其次,本交響曲共有11個樂章,數量最多,而配器和所需人數卻是最少的。全曲只需要24名樂手:19名絃樂手、3名敲擊樂手和2名獨唱,規模上和一般室内樂的規模相近。最後,與其說這是一首交響曲,稱之為一套「聯篇歌曲」作品可能更為合適(類似於古斯塔夫·馬勒的《大地之歌》及數套管絃樂聯篇歌曲集)。每個樂章均配合一首詩篇,共11首,選自4位不同的作家。大部份的詩篇都是環繞「死亡」主題(特別是早逝和非正常去世的題裁)。所有詩篇都是以俄語寫成,但由於費德里戈·加西亞·洛爾卡是西班牙人,紀堯姆·阿波利奈爾是法國人,萊納·瑪利亞·里爾克則是德國人,因此本曲共有三個演繹版本:全俄語、全德語、以及一個按照作者國籍使用相關語言的版本。
背景
《第14號交響曲》和穆索尔斯基《死之歌舞》、布里顿《戰爭安魂曲》兩首作品有著相當關連。蕭士達高維契完成《第13號交響曲》後,著手為穆索斯基的作品配管絃樂版本,同時聽到布烈頓《戰爭安魂曲》后對之非常欣賞,因此「死亡」便成了新一首交響曲的主題。加之作者身體變差(曾經跌斷了腳,抽煙過度),經歷了許多政治風浪(革命、二戰、斯大林的統治、大清洗等),令他有感死亡就在身邊。這首交響曲巧妙地藉詩歌描寫死神,並以此延伸為對於暴政和迫害的控訴,刻意選用了不同時代、地區、作曲家的控訴詩作。
蕭士達高維契雖然對死亡有全然的體會,但是樂曲的淒迷中,仍流露著濃烈的生之欲望。他曾說:
“
|
雖然生命可能是悲慘的,但在你死去之時,一切都會歸於平靜,並且可以期待在另一個世界中完全和平。
|
”
|
在他的回憶錄《证言》中亦提及這首交響曲的背後意義:
“
|
對死亡作出抗議,是何等愚蠢的事情,但是對於因暴力而所引致的死亡,你便需要走出來作出抗議。人類因疾病或飢餓而失去生命,固然是一件壞事,但當一個人被另一個人所殺害時,這情況比先前的更為差劣。
|
”
|
配器
一般管絃樂曲中所使用的敲擊樂器,如定音鼓、大鼓、鈸和三角鐵等,在此曲中都未使用。
樂章
全曲11個樂章如下:
- 緩板(Adagio):「深沉的哀慟(De profundis)」(洛爾卡)
男低音、絃樂,3/4為主
以素歌「末日經」的動機所寫成的樂段。
- 小快板(Allegretto):「馬拉奎納舞曲(Malagueña)」(洛爾卡)
女高音、絃樂、響板、(樂鞭),3/4、4/4及3/8為主
女高音在小提琴和大提琴、低音提琴的互相對應下,唱出具有壓逼感的內容,樂段結尾加入響板的急速節奏,令氣氛更為緊湊。二下樂鞭將整個音樂打斷,並直接進入下一段。
- 持續的快板(Allegro molto):「罗蕾莱(Loreley)」(阿波利奈爾)
女高音、男低音、絃樂、樂鞭、木琴、梆子、管鐘、顫音琴,6/8、9/8及5/8為主
大提琴的獨奏帶出女高音朗誦般的歌詞,男低音在木琴的伴奏下作出回應。女高音亦在絃樂團的襯托下繼續她的訴說,兩個獨唱互相交替。經過中提琴簡短的獨奏過場後,女高音和鋼片琴帶出稍為憂傷的歌詞(3/4,3/2節奏),但很快又回復開始的緊張氣氛。兩下管鐘的B♭又將速度減慢,女高音唱出帶哀求性的內容,男低音亦作出附和。最後一段大提琴的獨奏緊接著下一個樂章。
- 緩板(Adagio):「自殺(Le Suicidé)」(阿波利奈爾)
女高音、絃樂、鋼片琴、木琴、管鐘,6/8、9/8
大提琴的引子下,女高音訴說三朵大百合花放在她的墓上的情境,這部份只由中、低音聲部和鋼片琴的間奏為主。小提琴和木琴的加入將氣氛扭轉,女高音以恐懼地唱出鮮血如泉水般從傷口中流出,突然兩下管鐘的B♭再次響起時,女高音回復絕望的語氣指出這是百合花的恐懼。首段的內容再次奏起,但改以低音提琴作獨奏,最後在管鐘聲中安靜結束。
- 小快板(Allegretto):「當心呀!(On Watch!)」(阿波利奈爾)
女高音、絃樂、木琴、筒鼓、梆子、樂鞭,2/4
其中一首較明顯旋律線條的樂段,木琴獨奏代表年輕的士兵;筒鼓代表敵方的炮火;女高音唱出士兵在戰壕中戰死,臨死前幻想自己死亡的地方四周是美麗的景色,並且希望能讓自己的容貌打扮得美麗一點才逝去的遐想。中段有中提琴的獨奏樂段,結尾是絃樂短小而帶慘痛的下行樂句,並直接帶入下一段。
- 緩板(Adagio):「夫人,請看!(Madam, look!)」(阿波利奈爾)
女高音、男低音、絃樂、木琴,2/4為主
在絃樂的長音下,男低音唱出簡短的引子「夫人,請看,你遺了些東西」,女高音回應說:「啊,是我的心」,及後唱出回應上一樂段的內容,指他的心現遺留於戰走上,並對自己的行為加以自嘲,因此中段出現了一段頗長的哈哈笑聲。木琴的三個音動機回應,像是戰死的士兵靈魂仍留在戰壕中,並延續至下一樂段。
- 緩板(Adagio):「在拉桑特監獄(A la Santé)」(阿波利奈爾)
男低音、絃樂、梆子,3/4、4/4、3/2、2/4交替節奏;中段12/8
作曲家在這個樂章中,使用了十二音技法,然而他亦巧妙地將音符重新排列後,令到聽眾不容易察覺(雖然當時蘇聯的文化領域已相對較開放,但十二音列在當時仍視為西方資本主義思想的產物,官方對此類創作甚有保留)。
大提琴及低音提琴引子後,男低音唱出詩人自己將要囚進監獄的心情。他告別了外面的世界,質問上天為何要他受這麼的痛苦,對於不知將來的情況,以及將長伴他的困房,有的只是無奈。中段是絃樂弓背擊(col legno)和梆子的器樂段,表達出冰冷的監倉景況。
- 快板(Allegro):「哥薩克先鋒隊給君士坦丁堡蘇丹的回信(Réponse des Cosaques Zaporogues au Sultan de Constantinople)」(阿波利奈爾)
男低音、絃樂,4/4為主
短小的樂章,但歌詞內容充滿控訴,絃樂以大量不協調的和絃,表達出獨裁者的殘暴屠殺無辜人民深感憤恨。末段在低音部的旋律中,十支小提琴以相距半音奏出半音集群(semitones cluster),營造出極度不安和混亂的意境。突然的全體停頓直接帶入下一樂段。
- 行板(Andante):「喔,德維克,德維克!(O, Del'vig, Del'vig!)」(邱赫尔贝克)
男低音、絃樂,3/4、4/4及5/4的複合節奏
同樣是一首短小而充滿哀嘆的歌曲,亦是全曲另一首較具旋律性的樂段。以大提琴獨奏為中心,男低音唱出詩人對俄國另一位詩人德维克(1798-1831年)的懷念。他因為反對當時沙皇尼古拉一世的統治,於1825年被補並被放逐至西伯利亞,最後死在該處。
- 慢板(Largo):「詩人之死(Der Tod des Dichters)」(里爾克)
女高音、絃樂、顫音琴,3/4、4/4為主
第一樂段的旋律為素材,但女高音所唱出的旋律和男低音第一段時略有不同,全曲氣氛同樣霾漫著寂靜和陰暗,中提琴斷續而弱奏的樂句,引進下一樂章。
- 中板(Moderato):「結語(Schlußstück)」(里爾克)
女高音、男低音、絃樂、梆子、響板、高音筒鼓,9/8、6/8為主
梆子、響板加上絃樂撥絃下,兩位獨唱者唱出最後的結語:「死亡是偉大的,因為我們都屬於它。我們開口大笑,因我們相信自己已在生命的關懷中。它敢為我們而哭泣。」樂隊聲量漸漸加大,最後絃樂在由慢至快、細聲至最大聲的奏出不協調的和絃下結束。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