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條目介紹的是1918年短暂存在的立陶宛君主制政权。关于13世纪同名政权,请见「
立陶宛王国 」。
立陶宛王國行政區劃圖
立陶宛王國 (立陶宛語 :Lietuvos Karalystė ,德語:Königreich Litauen )是於1918年2月建立的立陶宛君主 立憲制 國家。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 即將結束時建國的,當時立陶宛地區被德意志帝國 軍事佔領 。1918年11月,王國正式解散。
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國民大會 宣布立陶宛獨立 ,但由於德國軍隊的持續存在,國民大會無法組成政府汗其他國家機構。德國人給出各種提議,其中普魯士 提議希望將立陶宛併入德意志帝國。但立陶宛並不接受這個提議,並希望透過建立一個獨立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來維護自己的主權。
1918年6月4日,國民大會人投票將立陶宛王位授予德國貴族第二代烏拉赫公爵威廉·卡爾 。1918年7月,威廉·卡爾接受了這項提議,並採用了尊號 明道加斯二世。但事實上,他從未在立陶宛生活過。他的當選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使國民大會內部產生了分歧,這也導致國民大會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由於德國戰敗並陷入十一月革命 ,1918年11月2日,立陶宛王國暫停了邀請威廉·卡爾的決議,結束了威廉·卡爾的統治。
背景
1795年,波蘭立陶宛聯邦 被瓜分 ,立陶宛也隨之被俄羅斯帝國 吞併。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 期間,德國佔領了俄羅斯帝國西部地區,包括立陶宛。1917年俄國革命 後,德國構思了一個中歐 地緣政治戰略,這個戰略構想了一個由傀儡國家 組成的區域網絡,充當緩衝區 。德國允許召開維爾紐斯會議 ,希望藉此表現出立陶宛民族想要脫離俄羅斯並與德國建立「更密切的關係」。1917年9月,會議選出了20個人,組成了立陶宛國民大會 ,並授權其與德國就立陶宛獨立進行談判。德國正在為即將開始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 的談判做準備,並尋求立陶宛發表聲明,表示他們希望與德國建立「堅定而永久的同盟」。1917年12月11日,立陶宛國民大會通過了與德國建立堅定而永久的同盟的宣言。然而,這些讓步在國民大會中存在分歧,而且立陶宛仍然沒有獲得德國的承認。為了達到獨立的目的,國民大會於1918年2月16日通過了《立陶宛獨立法案 》。該法案沒有提及與德國的同盟,並且還宣布「終止以前將立陶宛與其他國家聯繫在一起的所有國家關係」。3月3日,德國和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 簽署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條約》,蘇俄宣布波羅的海國家 位於德國核心利益區,且放棄對它們的任何主權要求。12月11日,德國正式承認立陶宛獨立。然而,立陶宛仍被德國軍隊佔領,且國民大會仍然沒有任何實際權力,僅被德國人視為一個顧問委員會。
參見
參考文獻
引用來源
Eidintas, Alfonsas; Vytautas Žalys, Alfred Erich Senn . Edvardas Tuskenis , 编. Lithuania in European Politics: The Years of the First Republic, 1918-1940 Paperback.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9. ISBN 0-312-22458-3 .
Liulevicius, Vejas G. War land on the Eastern Front: culture, national identity and German occupation in World War I . Studies i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modern warfa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978-0-521-66157-7 .
Page, Stanley W. The Formation of the Baltic Stat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Senn, Alfred Erich .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Lithuania . Greenwood Press. 1975 [1959]. ISBN 0-8371-7780-4 .
Sužiedėlis, Simas (编). Council of Lithuania. 立陶宛百科全書 I . Boston, Massachusetts: Juozas Kapočius. 1970–1978. LCC 74-114275 .
立陶宛語
54°41′N 25°19′E / 54.683°N 25.317°E / 54.683; 2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