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山水塔
岡山水塔位於高雄市岡山區的岡山淨水廠內,2001年獲選為臺灣歷史建築百景25名[1],於2004年3月2日公告為歷史建築[2],並為高雄縣歷史建築十景,是岡山地區的地標[3]。 沿革臺灣日治時期1925年設置岡山上水道系統,1937年11月20日至隔年4月20日間水道系統擴建,岡山水塔即為此時增設設施之一[4]:2-10,是在擴大供水範圍後用於加壓配水[4]:2-11。 二次大戰後,為了配合岡山鎮的人口增長,臺灣省公共工程局分別在1957年與1962年進行岡山淨水廠第一、二期擴建工程。第一期過程中將慢濾池改為快濾池,並興建抽水機室取代水塔加壓功能,於是岡山水塔改作為快濾池的高加反沖砂系統[4]:2-13。後來阿公店水庫淤積、阿公店溪上游養豬戶增加導致供水不足、水的濁度提升[4]:2-15,1990年時試圖以生物處理設備解決汙染,但此設備在1991年便因為細菌被泥巴封住、弄死而失去作用,岡山淨水廠更於1992年5月25日宣告永久停用,內部設施遭到拆除或改建,岡山水塔則保持閒置[4]:2-16。 建築特色水塔為钢筋混凝土建築,高約30.9公尺,內徑5.4公尺、水深3公尺,滿水位標高25.4公尺,有效容量為113立方公尺,水槽內設有水位計[4]:2-10。底部的唧筒室裝有2臺15匹馬力的的電動機,頂部設有避雷針[4]:2-10。2004年時附屬的鐵管樓梯雖有鏽蝕脫落現象,但建築主體仍保持完整[1]。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Information related to 岡山水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