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簡稱為臺南二中或南二中。位於臺灣臺南市北區。創立於1914年(日治時期大正三年),是臺灣第二所設立的公立中學校,初名「臺灣總督府臺南中學校」[2]。
歷史
期間曾因時代及地方制度變遷而變更校名數次,有臺南州立臺南第一中學校、臺灣省立臺南第二中學、臺灣省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之校名
臺灣總督府於日治時期1914年(大正3年)發布告示第72號,自5月11日新設臺灣總督府臺南中學校。原臺灣總督府中學校,則改稱臺灣總督府臺北中學校(今建國中學)。臺南中學校於同年6月23日於兩廣會館舉行開校式,並以其作為暫時校舍。稍後進駐臺南公園北側的永久校址。臺南中學為日治時代第2間官設中學,主要設定為日籍青年就讀,學制為五年制完全中學(初中三年,高中二年)。
1922年(大正11年),總督府更改臺灣教育令,為配合日台共學制度,學校設立日漸增多,中等學校逐交由各州管理,時教職員多隸日籍,臺籍學生僅佔約十分之一。同年,配合臺南州立臺南第二中學校成立(今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為分辨成立先後順序差別,改為「臺南州立臺南第一中學校」,為當時臺南州之男子第一志願中學。
1945年二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校名奉命改為「臺灣省立臺南第二中學」,學制改為初中與高中各三年的完全中學,而原臺南州立臺南第二中學校改為「臺灣省立臺南第一中學」。因日籍員生多已遷返,臺灣籍學生亦為數寥寥,以及二戰後校容炮灼亟需重建,曾短暫編入臺南一中。1955年配合政府戰時疏散決策,曾與臺南一中、臺南女中兩校籌設聯合分部於臺南縣善化鎮,男女兼收。翌年,此分部改為臺灣省立善化高級中學。
1961年8月,政府推行「省辦高中,縣市辦初中」,又更名為「臺灣省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並於臺南地區臺南一中、臺南女中及家齊高中有「臺南四省中」之稱。
1969年2月,羅旭升校長題字「止於至善」為該校校訓。目前於弘道大樓外右側圍牆旁,即可以看到「止於至善」四字。
1998年2月1日依教育部政策,因精省緣故,奉令改制為現名「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3]
- 2014年校務會議決議,自104學年度開始,普通班男女兼收。[4]
歷任校長
日治時期
任次 |
姓名 |
任期
|
第一任 |
廣江萬次郎 |
1914年5月11日-1927年3月
|
第二任 |
高橋隆 |
1927年4月-1933年3月
|
第三任 |
春田重之 |
1933年3月-1933年8月
|
第四任 |
渡邊節治 |
1933年9月-1937年4月
|
第五任 |
板垣四十六郎 |
1937年4月-1943年3月
|
第六任 |
坂上一郎 |
1943年3月-1945年
|
|
中華民國時期
任次 |
姓名 |
任期
|
第一任 |
蘇惠鏗 |
1945年12月-1946年7月
|
第二任 |
姜子榮 |
1946年7月-1949年7月
|
第三任 |
蒼寶忠 |
1949年7月-1954年2月
|
第四任 |
周簡文 |
1954年2月-1961年12月
|
第五任 |
廖傳淮 |
1961年12月-1964年8月
|
第六任 |
李昇 |
1964年8月-1969年2月
|
第七任 |
羅旭升 |
1969年2月-1978年7月
|
第八任 |
曹書勤 |
1978年8月-1982年1月
|
第九任 |
鄭繼孟 |
1982年2月-1984年12月
|
第十任 |
黃炎祥 |
1984年12月-1990年8月
|
第十一任 |
蔡瑞榮 |
1990年9月-1995年7月
|
第十二任 |
陳國偉 |
1995年8月-2001年7月
|
第十三任 |
郭伯嘉 |
2001年8月-2008年7月
|
第十四任 |
王榮發 |
2008年8月-2014年7月
|
第十五任 |
鄭忠煌 |
2014年8月-2019年7月
|
第十六任 |
林晏旭[5] |
2019年8月-
|
|
[6]
校內古蹟
原臺南中學校講堂
又稱「小禮堂」,興建於1918年。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2013年校方提出修復計畫,獲得教育部補助3555萬元新台幣,並於2013年1月15日進行動工儀式[7]。現為學生休閒中心暨管樂社社辦,原貌大致尚存。
2009年10月6日,該校創校95周年,日治時期校友從日本返回臺南二中。校方安排管樂社演奏歡迎。老校友致贈學校石頭紀念碑,由校長王榮發代表接受。學校稍後也在小禮堂內以辦桌宴請校友[8]。
校內活動
藝文類
琴定二中音樂會
為二中最大的音樂盛事,由校內音樂性社團共同演出,與「校內器樂大賽」得獎者一起演出。2006年為首次舉辦,2017年由於場地問題停辦一次[9],2019年復辦[10]。
運動會進場變裝秀
由管樂團帶頭從一年級開始依序進場,每班皆發揮創意在造型變裝上。第55屆(2010年)的運動會進場時,因適逢楊淑君事件,有班級進場時踩踏韓國國旗[11],此事被媒體報導後,某位韓籍留臺學生曾要求校方道歉。[來源請求]
校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