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門里是中華民國高雄市鳳山區的一个里。在1970年自鎮北里分出,里境範圍介於鳳山溪、曹公圳以及鳳仁路;建國路與鳳松路之間。因為位在鳳山縣城的外北門北,於是此地方稱此地為「北門仔」,所以本里被命名為北門里[2]。
歷史
清嘉慶年間鳳山縣城設建有六座城門,其中外北門的門額曰「郡南第一關」,石碑刻有道光17年(1837年)的落款年代,是當時的知縣曹謹所立者,該門額現存於高雄縣政府[2]。
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隨後清廷以淮軍萬人馳赴現場。牡丹社事件以外交手段解決之後,卻爆發原住民與開山官兵之間的衝突,雙方死傷慘重,統計官兵死亡近兩千,其中1149具棺葬於本里武洛塘山南,1876年全部都入祀其旁的敕建淮軍昭忠祠[2]。
1955年自大陳島撤退的難民,一部份被安置在鳳松路北側鐵道旁,當時的生活艱困,遷奉的神明三大王暫借假公舍祭祀,30年後才有餘力興建廟宇,號曰威武廟。為祈求遠離顛沛流離平安度日,所以稱作太平新村[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