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艮第十字旗(西班牙語:Cruz de Borgoña),其起源能追溯回十五世紀早期[1](據傳能追溯到1408年),於百年戰爭中與英格蘭結盟並宣稱擁有法蘭西王國的王位繼承權的勃艮第公爵。爾後在1506-1701年間被西班牙用作其海軍軍艦旗,且在1843年以前一直作為陸軍軍旗使用,且至今仍能見於西班牙的軍服配色、徽章、肩章,以及連隊旗幟上。理論上認為其最早從1506年起便被西班牙使用,出現於腓力一世的勃艮第人護衛隊使用的旗幟上,然而1525年被認為可能是個更準確的年份。其設計為一白底的紅色的聖安德魯十字,像一對交叉的,被粗糙修剪過的樹枝。
在西班牙殖民美洲時,勃艮第十字被作為新大陸總督的旗幟(Bandera de Ultramar)使用[2]。而今天,那些曾經是西班牙殖民地的國家將其視為一面具歷史意義的旗幟,被用於博物館的展覽中,及那些在十七、十八世紀所建築的岸防要塞的遺址上。在波多黎各的聖胡安國家古蹟(英语:San Juan National Historic Site)及佛羅里達的聖馬科斯堡,勃艮第十字旗日復一日的飄揚在這些當年西班牙人建來保護其殖民地交通的要塞上。這飄揚的旗幟時時刻刻提醒著今天的人們,西班牙及其軍事力量叱吒風雲的四百多年歷史對今天的影響。
^ 3.03.13.23.33.43.5Álvarez Abeilhé, Juan. La bandera de España. El origen militar de los símbolos de España. Revista de historia militar Año LIV (Madrid: Ministerio de Defensa). 2010: 37–69. ISSN 0482-5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