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7′28.9″N 118°05′12″E / 24.458028°N 118.08667°E / 24.458028; 118.08667
厦门所城墙 |
---|
北城墙内侧,摩崖石刻“山环水活”,摄于2013年6月 |
|
地址 | 厦门市思明区新华路 |
---|
分类 | 古建筑 |
---|
时代 | 明 |
---|
编号 | 6-23 |
---|
认定时间 | 2005年5月 |
---|
中左守禦千戶所城是明朝衛所制下隸屬永寧衛[註 1]的中左守禦千戶所(簡稱中左所)之城池,位在同安县嘉禾嶼上(今廈門島西南部,园南小学附近),亦稱「中左所城」、「廈門城」[2][3]。
中左所設指揮正千戶一員、副千戶一員、指揮百戶一員、鎮撫一員[1]。
沿革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以三丁抽一為兵,防備倭寇,將永寧衛底下左、右、中、前、後千戶所裡的中、左千戶所士兵調駐嘉禾嶼,設中左守禦千戶所[3],於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建置完成[1]。至於城池則約為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時建成[2]。
景泰三年(1452年),原設於金門所的浯嶼水寨因為巡撫焦宏認為「孤懸海中」而遷到中左所,但仍用舊名,直到萬曆三十年(1602年)又因為距離崇武所太遠而遷到晉江石獅[1]。万历二十年(1592年)福建南路参将移驻于此。
隆庆四年(1570年)設浯銅遊兵,駐於中左所,有兵536人,由浯銅把總一員管轄,衛所又貼駕軍三百名,哨船二十艘[1]。
南明永曆九年(1655年),鄭成功將中左所改為思明州,設置六官[1]。
建築
中左所城平面呈环形,初建时周長425丈(约1360米),高连女墙1丈9尺(约6米),开四门,依次为东启明、西怀音、南洽德和北潢枢[註 2],設有窝铺22个、城垛496个,營房987間,屯駐1240名士兵[1][4]。墙体内部夯土,外皮以花岗岩条石“丁顺”垒砌。永乐、正统和万历年间曾加修葺。清康熙二年(1663年)总督李率泰堕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靖海侯施琅重建,周长扩为600丈(约1920米),乾隆十七年(1752年)再次重修。
1919年因市政建设城墙大部分被拆除,仅存北城门遗迹和残墙两处,位于今厦门市公安局北侧的出米岩山上,其中城北残墙长120米,残高1.5-4.5米,顶宽3.5米;东北残墙长1.5米,高1.7米[5]。墙上存有摩崖石刻“瞻云”、“曼倩偸”(均为乾隆时甘国宝所题)和“山环水活”(光绪时杨岐珍所题)。1994年为纪念厦门建城600周年修复城墙64米并复建城垛。
城內的明代廟宇原有城隍廟、東嶽廟[註 3]、真武廟等[2]。
图集
相關條目
註釋
參考來源
|
---|
语言 | | |
---|
行政区划 | |
---|
地理 | |
---|
教育 | |
---|
商业 | |
---|
体育 | |
---|
交通 | |
---|
传媒出版 | |
---|
文化 | |
---|
科技 | |
---|
旅游 | |
---|
军事 | |
---|
外交 | |
---|
典籍记载 | |
---|
建筑 | |
---|
其他 | |
---|
|
|
---|
|
府城 | | |
---|
州城 | |
---|
厅城 | |
---|
县城 | 原福州府 | |
---|
原兴化府 | |
---|
原泉州府 | |
---|
原漳州府 | |
---|
原延平府 | |
---|
原建宁府 | |
---|
原邵武府 | |
---|
原汀州府 | |
---|
原福宁府 | |
---|
原永春州 | |
---|
原龙岩州 | |
---|
|
---|
卫城 | |
---|
所城 | |
---|
注:1.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 金门县属中华人民共和国 福建省泉州市管辖,但未实际统治。實際由 中華民國統治,按照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金門縣属中華民國 福建省管辖。参见 台灣問題。2.除汀州卫武平所属福建行都指挥使司外,其它卫所均属福建都指挥使司,堡城、巡检司城限于篇幅暂不列出。3.原古田县城1959年因修建古田溪水库被淹没。4.标注 国 者全部或部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注 省 者全部或部分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