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語原文 | 変体仮名 ‧ 異体仮名 |
---|
假名 | へんたいがな ‧ いたいがな |
---|
平文式罗马字 | Hentaigana ‧ Itaigana |
---|
變體假名(日语:変体仮名),又叫異體假名[1],是日本語文字的其中一種。平假名原先一音有多種寫法,但在1900年(明治33年)《小學校令施行規則》施行以後,固定一音一字,其餘為異體字。這些不在教學使用的異體字假名,即為「變體假名」,而教育使用的現行假名,則稱為「現用字體」。
描述
假名是由萬葉假名派生,其读音源于古汉语汉字的相应读音。平假名是汉字草書體的演变形式。在紀貫之的《土佐日記》之后、清少納言的随筆《枕草子》、紫式部的《源氏物語》等等古典文學代表作亦多用假名,可见平假名在平安时代已经出现了。
明治維新後,施行學校教育近代化政策,把同音韻的平假名進行整理,製作出現在使用的五十音圖,而這時沒被採用的平假名,其後則稱呼為變體假名。
明治33年以後、直至戰前,變體假名還常見於日記、書簡等日常筆記的使用上。夏目漱石的親筆原稿就能看到很多變體假名。活字字母亦有存在、戰前的活字樣本書可以見到很多變體假名活字。《言海》、《大言海》中,「し」條目標題開始即使用「志(𛁈)」這個變體假名。教練教科書所收錄的軍人勅諭同樣多數為變體假名字。臺灣日治時期鐵道省出版的鐵道停車場一覽中亦使用了志(𛁈)的變體假名[2]。昭和23年(1948年)的戶籍法施行以前、多數人的名字皆使用變體假名來命名。
現在於餐廳及和服店的招牌依然有機會看到變體假名。在传统的书法裡也不难见到变体假名的出现。
2010年10月發佈的Unicode 6.0版本中,や行え段的變體假名「𛀁」被收錄。而隨著2017年6月Unicode 10.0版本發佈,又有285個變體假名被收錄。
變體假名一覽
把光标移到下列變體假名上即可查看來源的漢字。
圖集
-
以(い)
-
江(え)
-
於(お)
-
可(か)
-
起(き)
-
古(こ)
-
志(し)
-
春(す)
-
多(た)
-
奈(な)
-
能(の)
-
者(は)
-
由(ゆ)
-
連(れ)
-
路(ろ)
-
王(わ)
花札中2月的5點牌。赤色短籤上的
か以變體假名
𛀙寫出,即
あ𛀙よろし(
あかよろし)
參見
参考文献
- 築島裕《仮名》 中央公論社〈日本語の世界 5〉、1981年。ISBN 9784124017250。
- 武部良明《日本語の表記》 角川書店、1979年12月。
- 吉田豊《江戸のマスコミ「かわら版」-「寺子屋方式」で原文から読んでみる》光文社〈新書103〉、2003。
- 片塩二朗《秀英体研究》大日本印刷、2005。
- 兼築信行《変体仮名速習帳》早稲田大学文学部、2003。
- 中田易直《用例かな大字典》柏書房、1977年。 古典資料でのかなの字体を網羅的に掲載した字典。普及版として、中田易直 ほか 『かな用例字典』 柏書房、1994年4月。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