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绿野仙踪 裡的奧茲國 的地圖
日本奇幻小說《十二國記 》的地圖。
虛構世界 (英語:fictional universe/fictional world ),或稱架空世界 ,是指本身具有一致性 的虛構設定,含有與現實世界不同的元素。虛構世界可以與現實世界幾乎沒有區別,除了是虛構的人物和事件。在另一極端,它與現實世界只有很少或根本沒有相似之處,例如含有虛構的空間和時間原則。一般來說,科幻 、奇幻 、武俠 以及架空歷史 創作中都會有一個虛構世界。
架空小說,即描述並非發生於真實世界,而是一個完全由作者所構想的虛幻世界,包括歷史 、背景、生物 、種族 、宗教 、語言 、地理 或宇宙觀 等都不相同的小說。其背景和真實世界或歷史沒有什麼聯繫,作者可以隨意發揮的餘地較大,對歷史考據的要求也比較低。
歷史
《山海經 》和《希臘神話 》等神話 、或是《聖經 》故事等宗教 等體系中,也可說是存在虛構世界,但傳統上不會如此強調。
較早的虛構世界出現在柏拉圖 的《理想國 》、托馬斯·摩爾 的《烏托邦 》、托馬索·康帕內拉 的《太陽城 》、喬納森·斯威夫特 的《格列佛遊記 》等等,往往是用來探討政治哲學 議題。
以娛樂為主的虛構世界大約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漸漸成形。《福爾摩斯 》等系列作品中,故事發生在同一個假想世界,但該世界和現實世界大致相同,主要只是共用角色設定。在科幻和奇幻作品慢慢形成後,虛構世界才擴張到科技、魔法、歷史等面向。例如艾西莫夫 的《帝國》、《基地》和《機器人》系列科幻小說發生在同一個虛構世界,有共用的科技和假想歷史,例如機器人三大法則 。美國漫畫 的超级英雄 也常共用一個虛構世界,形成錯綜複雜的虛構歷史,並且用多重宇宙論 的概念處理不同的故事設定。托爾金 在創作中土世界 時,明確地區分「故事」和「虛構世界」的創作過程。
1960年代,娥蘇拉·勒瑰恩 的引入人類學民族誌 的概念,創作出伊庫盟 系列以及《地海 》系列。菲利普·狄克 的小說《高堡奇人 》則確立了架空歷史 的文學類型。《星艦奇航記 》系列則用影集、電影、周邊書籍等創作出龐大的虛構世界,包括創造出數個世紀的虛構歷史,上百個星球和其文化、克林貢語 等語言,劇中還出現了鏡像宇宙 的概念。
1970年代,漫畫史學家Don Markstein首次給「虛構世界」一詞明確的定義。
1990年代,因為網路的連繫,流行起私人國家 ,假想某個不存在的國家,為它設計國旗、歷史、地圖等等。
其他知名例子有J·K·羅琳 的《哈利波特 》系列、喬治·R·R·馬丁 的《冰與火之歌 》系列。
學術應用
在歷史學和社會科學,一種常用的思想實驗 是利用反事實條件 來假想某個虛構世界,以衡量某個事物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Alberto Manguel and Gianni Guadalupi : The Dictionary of Imaginary Places ,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c2000. ISBN 0-15-100541-9
Brian Stableford : The Dictionary of Science Fiction Places , New York : Wonderland Press, c1999. ISBN 0-684-84958-5
Diana Wynne Jones : The Tough Guide to Fantasyland , New York : Firebird, 2006. ISBN 0-14-240722-4 , Explains and parodies the common features of a standard fantasy world
George Ochoa and Jeffery Osier : Writer's Guide to Creating A Science Fiction Universe , Cincinnati, Ohio : Writer's Digest Books , 1993. ISBN 0-89879-536-2
Michael Page and Robert Ingpen : Encyclopedia of Things That Never Were : Creatures, Places, and People , 1987. ISBN 0-14-010008-3
参閲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