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威廉是勃蘭登堡選侯「軟弱者」格奧爾格·威廉之子,1620年2月16日生於柏林。因其軍事和政治技巧卓越,被稱為「大選侯」(der Große Kurfürst)。腓特烈·威廉是加爾文主義的忠實支持者,在位期間積極推廣商貿,在國內進行改革,使普魯士在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生效後逐漸強大,從而成為中北歐的領導者之一,奠定其後繼者能將普魯士由公國進一步成為王國。
當宗教糾紛頻繁地給歐洲其他地區造成混亂以及引發動亂時,與之相比,勃蘭登堡-普魯士受益于腓特烈·威廉所提倡的宗教寬容政策,能夠廣招外國的宗教難民,開發荒地並推動工商業。在法蘭西王國的幫助之下,腓特烈·威廉組建了一支常備軍用來保衛麾下領土。第二次北方戰爭(1655-1660年)期間,腓特烈·威廉在瑞典國王卡爾十世的奇襲下,被迫簽訂《柯尼斯堡條約》(英语:Treaty of Königsberg (1656)),不得不成為瑞典帝國的盟友和附庸。但隨著戰爭的進行,1657年腓特烈·威廉倒戈幫助波蘭,通過《布龍貝格條約》從原來領主波蘭手中,獲得了整個普魯士公國(東普魯士)的統治權。在1660年的《奧利瓦條約》,皇帝利奧波德一世最終承認選侯對公國臣民的宗主權,於是東普魯士各階層在1663年向選侯威廉宣誓效忠,但拒絕威廉加稅的要求。東普魯士從波蘭獨立出來後,當地桀敖不馴的貴族與等級議會,就再也無法向波蘭(貴族)政府求援干涉,注定他們被威廉宰制的命運,譬如最頑固反抗威廉的東普魯士貴族──馮·卡克斯坦上校,在波蘭求援失敗後,居然於1672年被威廉派人暗中從華沙(波蘭首都)綁架回國,公開斬首示眾。終於,威廉在1673年向東普魯士的首府加稅(特別是首府柯尼斯堡)時,無人敢反抗其意志。
1672年法王路易十四挑起法荷戰爭。路易率領十八萬大軍,先擊荷蘭、後攻西班牙所屬的勃艮地,造成荷蘭大震盪的災難年,以及勃艮地之弗朗什孔泰被法軍占領。威廉率領二萬普魯士軍援助荷蘭,力抗路易十四;他在1672年的戰局中敗給法軍名將蒂雷納子爵,並在本土被入侵後於1673年締約休戰。他回軍布蘭登堡之後,1675年又起兵抵抗法國盟友瑞典的入侵,並於費爾貝林戰役(英语:Battle of Fehrbellin)打敗北歐霸主——瑞典帝國,戳破瑞典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他因此被刮目相看,稱之為「大選侯」(偉大的選帝侯);但是因為路易十四以高明的外交手段讓荷蘭省背棄盟友,逕自和法國停戰簽約,並取消對勃蘭登堡的大量津貼,威廉被迫在1679年的和約中,把占領的西波美拉尼亞等地歸還給瑞典,徒獲榮耀而無寸土之增。1678年時,威廉的普軍在荷蘭的津貼支持下,一度擴大到四萬五千人,結果被迫在戰後裁撤到三萬人;他本人更對背盟的荷蘭省感到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