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米M1931冲锋枪

索米KP/-31
索米KP/-31
类型冲锋枪
原产地 芬兰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31—1982年
使用方參見使用國
参与战争/衝突西班牙内战
冬季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继续战争
國共內戰
韓戰
多次中東戰爭
生产历史
研发者埃莫·拉赫蒂
研发日期1921年
生产商Tikkakoski Oy
生产日期1931—1944年
制造数量大约80,000把
衍生型
  • Kpist m/37
  • Kpist m/37-39
  • Kpist m/37-39F
  • Madsen-Suomi
  • Hispano Suiza MP43/44
基本规格
重量4.6公斤(大約10.14
长度
  • 870毫米(34.3英吋)
  • 925毫米(36.4英吋,SJR)
  • 740毫米(29.1英吋,碉堡型)
槍管长度314毫米(12.4英吋)

子彈9×19毫米魯格彈
枪机直接反沖作用開放式槍栓
发射模式半自動、全自動可擊發調變
射速750—900发/分钟
槍口初速396米/秒(1,299英尺/秒)[1]
有效射程大约200米
最大射程超过500米
供弹方式
  • 20、36或50发可卸式弹匣
  • 40、70(72)发可卸式弹鼓
瞄具機械瞄具:片状准星和弧形座式可调表尺

索米 KP/-31芬蘭語Suomi-konepistooli m/31,另稱索米 M31)是芬兰二战期间设计的冲锋枪。它由M/22原型枪与KP/-26量产型改进而成并于1925年问世。「索米」(Suomi)為芬蘭的母語內名,因此有时KP/-31也被称为芬兰冲锋枪

設計

KP/-31的自动方式为传统的自由枪机、开膛待击。在射击中,传统的冲锋枪的枪栓会随着枪机往复运动,而索米M1931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枪栓拉上之后即固定不动封闭枪膛,从而避免杂物进入枪膛造成故障。

歷史

M/22原型枪与KP/-26量产型的制造商是枪械设计大师埃莫·拉赫蒂,V·科佩拉上尉,Y·科什基宁中尉和L·布瓦耶-斯普夫中尉创立的Konepistooli Oy(芬兰语之“冲锋枪公司”)。索米M1931的设计者为科什基宁与拉赫蒂。

1931年,KP/-31在Tikkakoski Oy正式投入量产,大部分为芬兰国防军所购买。到了苏芬战争开始时,芬兰国防军已经装备了大约4000枝索米M1931。在战争进行期间,M1931的设计中加入了枪口制退器,使得枪身长度在原先基础上又增加了55毫米。新型号被称为KP/-31 SJR(suujarru,意即“枪口制退”)。不过,埃莫·拉赫蒂对此一型号并不感冒,因为他相信这么做不会降低本枪的可靠性。最终,在芬兰军队中服役的M1931约有一半左右为SJR型。最初,索米M1931被用来替代轻机枪使用,不过事实证明它无法胜任这一角色。到了继续战争的时候,芬军一个步兵班通常配有一枝M1931与一枝轻机枪(一般是缴获的德加廖夫轻机枪),到了1943年,每个班已经配有两枝M1931。芬军本打算给每个班配发第三枝M1931,不过此计划随着继续战争的结束而中止。

1941年,厂商还生产了少量(一共才生产了500枝)的碉堡型KP/-31,其护木被做得很薄,以方便从狭窄的射击口向外射击之用,该型号没有枪托,握把也被换成了手枪式的。还有一种更罕见的型号被装置在维克斯6吨轻型坦克上作为第二武器,但在苏芬战争所导致的订单取消之前,这一型号只造出了数十枝而已,由于缴获的德加廖夫轻机枪被发现更胜任这一用途,这一型号后来就再也没有生产。跟碉堡型一样,该型号也采用手枪式握把(当然,也没有枪托),如有必要可以快速从坦克上拆下并更换枪管以适合步兵使用。到了80年代,芬军的军火库里仍有这种型号的存货,尽管配套使用的坦克在1959就早已退役。大概连芬军自己都忘了自己的仓库里还有这么一型冲锋枪。

瑞典丹麦瑞士也曾利用许可证生产过M1931。瑞士的M1931被称为西班牙瑞士MP43/44。坦克型和碉堡型则仅有芬兰生产。

2009年,M1931的半自动版本在美国向公众发售,此版本延长了枪管并更换了枪身以符合美国国家枪械法案

KP/-31被人们认为是二战期间成功的冲锋枪之一,其部份特点(例如70(72)弹鼓,这种弹鼓的实际最大容量是72发,但芬兰军队更喜欢称之为70发弹鼓,原因是根据经验只装70发子弹不装72发,增加了这种弹鼓的可靠性[2])曾被苏联PPD-40PPSh-41冲锋枪效仿。[3]由于枪管较长,做工精良,其精度比大批量生产的PPSh-41高,而射速和装弹量则与PPSh-41一样。其最大的弊端在于过高的生产成本。M1931所采用的材料是瑞典的优质铬镍钢,并以狙击枪的标准生产,费工费时。1932年,M1931式冲锋枪的装备量约为1,000支,1934年为1,400支,到1939年11月苏芬战争爆发之时只有4,144支,一直到战争结束,其产量也不足十万,相较于PPSh-41(产量达600多万),索米给战争进程产生的直接影响则显得相当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经常被与此枪比较的PPD冲锋槍从1929年即开始构想,并建成数个原型,1932年即建成最终生产版本的原型并参与竞标,不可能参考几乎同时期KP/-31的内部设计,惟1938年型开始从弹匣供弹改为参考了KP/-31的弹鼓,同时,PPD和后来的PPSh冲锋枪的运作机构皆为參考MP18的自由反冲式枪机,血统较为接近德国MP18衝鋒槍,和KP/-31则完全没有关连,两者仅在外表轮廓略微相像。[4]

用戶

瑞士MP 43/44
芬蘭士兵使用索米衝鋒槍

流行文化

電子遊戲

外部链接

參考文獻

  1. ^ Gunwritersin Suomi-KP, osa 5. [200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7). 
  2. ^ 存档副本. [200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19). 
  3. ^ [來源可靠?討論]
  4. ^ 【游擊戰利器】芬蘭索米衝鋒槍圖集 | 熱點爆文. www.redian.us. [2018-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