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猪笼草

白猪笼草
生长于大汉山的白猪笼草的上位笼,其为少见的红色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目: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科: 猪笼草科 Nepenthaceae
属: 猪笼草属 Nepenthes
种:
白猪笼草 N. alba
二名法
Nepenthes alba
Ridl. (1924)[1]
異名[11]

同物异名

白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alba)是西马来西亚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种加词来源于拉丁文albus”,意为“白色的”,指其上位笼的颜色。[12]白猪笼草广泛分布于马来西亚最大的国家公园——大汉山国家公园大汉山海拔1600米的高地山坡,至海拔2187米的顶峰之间。尚未清楚大汉山以外的地区是否存在白猪笼草,但采集于大卑士山(Mount Tapis)的标本也表现出白猪笼草的形态特征。[13]

植物学史

20世纪初,英国植物学家亨利·尼古拉斯·里德利考察了马来西亚彭亨的大汉山。在考察期间,里德利发现了两种猪笼草。1908年,他将其中一种具有细长捕虫笼的猪笼草命名为瘦小猪笼草N. gracillima,其捕虫笼为绿色,上面具有明显的黑色斑点。1924年,里德利描述了第二种猪笼草,并将其命名为白猪笼草,其具有小型的白色捕虫笼。[13]

自从里德利发现这两个物种后的一百年间,学界对于这两个物种的分类一直存在着争议。一部分植物学家认为这两个种群实为一个物种,而另一部分植物学家则将其归入了其他猪笼草的名下,如岔刺猪笼草N. ramispina邦苏猪笼草N. bongso欣佳浪山猪笼草N. singalana[13]

2008年,斯图尔特·麦克弗森再次对大汉山进行考察,并试图弄清该山上猪笼草的分类关系。他观察了大汉山高地山坡上两个独立的猪笼草种群的形态特征,发现其与里德利对于瘦小猪笼草和白猪笼草的原始描述相一致。这两个猪笼草种群的捕虫笼的形状、颜色和大小都不同。它们分布于不同的海拔高度,且原生地并不重叠。所以斯图尔特·麦克弗森认为里德利对于这两个种群的分类是正确的,白猪笼草与瘦小猪笼草是两个独立的物种。[13]

形态特征

白猪笼草的下位笼可高达12厘米,宽至4.5厘米。其下半部为卵形,上半部较窄,通常具有明显的笼肩,为圆柱形或略为漏斗形。腹面的笼翼可宽达7毫米,翼须可长达10毫米。可宽达8毫米,唇肋可高达1毫米,间隔可达1毫米。唇为圆柱形,前部较窄,基部平展。唇齿长2毫米。笼盖为圆形或椭圆形,可长达3.8厘米,宽至4厘米,无附属物。笼蔓尾通常不分叉,可长达13毫米。[13]

白猪笼草下位笼的颜色非常统一,外表面为深紫褐色,常带有深紫色的斑点。内表面为均匀的浅紫色,偶尔具有紫色的斑点。笼盖两面都为浅紫色或红色。唇为深紫色或黑色。[13]

白猪笼草的上位笼可高达13厘米,宽至4厘米。其下半部为窄漏斗形或卵形,上半部变窄,通常具有明显的笼肩,笼口下为圆柱形。笼翼缩小为一对隆起。唇可宽达7毫米,两侧和基部略扁平或完全不扁平。唇肋可高达0.5毫米,间隔可达1毫米,但其往往较为模糊,难以分辨。其余部部与下位笼类似。[13]

上位笼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主要为白色,但其下半部也可能为黄绿色。同时,其外表面和内表面上通常还具有红色或粉红色的斑点,但斑点的多少不定。唇通常为白色,偶尔具红色或粉红色的条纹。笼盖可能为白色、红色,或具红色或粉红色的斑点。白猪笼草上位笼的颜色变化大。90%的白猪笼草上位笼为白色,其内表面或外表面具红色或粉红色的斑点。9%的为全白。剩下1%具带状的红色斑点,整体呈现出红色、粉红色或橙色。[13]

生态关系

在低海拔地区,白猪笼草生长于矮小的高地山地森林和灌木丛中,大部分存在于山脊顶部和高地山坡。在此,白猪笼草具有多分支的茎,可长达5米。常攀附于周围的植被上,并能耐受强烈的直射光。在高海拔地区,特别是大汉山的高地山坡,白猪笼草生长于矮小的灌木丛中或植被稀疏的开阔地中。其植株常为莲座状,或具有较短的匍匐茎。在山顶,大部分白猪笼草都生长于沼泽中,周围生长着矮小的沼泽草本和兰科植物。在这样无遮挡的条件下,白猪笼草大大的矮化,其带花标本常仅长25厘米。[13]


参考文献

  1. ^ Ridley, H.M. 1924. Nepenthaceae. The Flora of the Malay Peninsula 3: 21–25.
  2. ^ Ridley, H.N. 1908. Nepenthace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 320] In: On a collection of plants made by H. C. Robinson and L. Wray from Gunong Tahan, Paha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he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Botany 38(266): 301–336. doi:10.1111/j.1095-8339.1908.tb02454.x
  3. ^ Danser, B.H. 1928. 15. Nepenthes gracillima Rid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p. 296–300] In: The Nepenthaceae of the Netherlands Indies. Bulletin du Jardin Botanique de Buitenzorg, Série III, 9(3–4): 249–438.
  4. ^ Shivas, R.G. 1984. Pitcher Plants of Peninsular Malaysia & Singapore. Maruzen Asia, Kuala Lumpur.
  5. ^ Kiew, R.G. 1990. Pitcher plants of Gunung Tahan. Journal of Wildlife and National Parks (Malaysia) 10: 34–37.
  6. ^ Jebb, M.H.P. & M.R. Cheek 1997. A skeletal revision of Nepenthes (Nepenthaceae). Blumea 42(1): 1–106.
  7. ^ Cheek, M.R. & M.H.P. Jebb 2001. Nepenthaceae. Flora Malesiana 15: 1–157.
  8. ^ Clarke, C.M. 2001. Nepenthes of Sumatra and Peninsular Malaysia. Natural History Publications (Borneo), Kota Kinabalu.
  9. ^ Macfarlane, J.M. 1908. Nepenthaceae. In: A. Engler. Das Pflanzenreich IV, III, Heft 36: 1–91.
  10. ^ Macfarlane, J.M. 1914. Family XCVI. Nepenthace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p. 279–288] In: J.S. Gamble. Materials for a flora of the Malayan Peninsula, No. 2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Journal & Proceedings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 75(3): 279–391.
  11. ^ Clarke, C. & C.C. Lee 2012. A revision of Nepenthes (Nepenthaceae) from Gunung Tahan, Peninsular Malaysia.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3-10-07. Gardens' Bulletin Singapore 64(1): 33–49.
  12. ^ McPherson, S.R. 2009. Pitcher Plants of the Old World. 2 volumes. Redfern Natural History Productions, Poole.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McPherson, S. 2009. Nepenthes alba and Nepenthes gracillima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7-27.. Carnivorous Plant Newsletter 38(4): 102–106.

扩展阅读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白猪笼草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信息:白猪笼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