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计划年表
曼哈顿计划 (英語:Manhattan Project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的一项研发计划。该计划由美国主导,由英国、加拿大两国提供支持,成功制造了世上首枚原子弹 。1942年到1946年间,曼哈顿计划由美國陸軍工兵部隊 的莱斯利·理查德·格罗夫斯 少将 主持。负责执行计划的陆军驻扎在美国纽约市的曼哈頓 区,“曼哈顿”便渐渐成为了整个计划的代号。曼哈顿计划自1939年伊始,最开始规模很小,但后来逐渐发展壮大,合并了英国的合金管工程 ,最终有13万余人参与、耗资近22亿美元(约合2020年的254億美元[ 1] )。超过九成的预算被耗在了盖工厂、制造核裂变 原料上,只有不到一成用在了研发、制造武器上。[ 3]
战争期间,曼哈顿计划研制出了两种不同的原子弹。一种是相对简单的枪式裂变武器 ,使用了鈾 的同位素 鈾-235 ,该同位素在自然界的丰度 只有0.7%。由于鈾-235与常见的鈾-238 原子质量几乎相等,所产生的化学反应也完全相同,人们很难将这两种同位素相互分离。为此,曼哈顿计划设计出三种不同的铀浓缩法 :电磁型同位素分离法 、氣體擴散法 和热泳法 。分离工作主要在田纳西州 的橡树岭 进行。与此同时,人们也在研究制钚 的方法。曼哈顿计划在橡树岭和漢福德區 制造了若干反应堆 ,对鈾輻射照射并引发核嬗变 转化为钚,再使用化学方法将钚从铀中分离出来。钚后来被证实不适合用在这种枪式的设计上,因此曼哈顿计划又耗费大量的精力在计划的主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 研发了一种更为复杂的内爆式核武器 。
曼哈顿计划年表 罗列出从曼哈顿计划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到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 ,再到1947年曼哈顿计划被美国原子能委员会 正式取代为止,这一段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
1939年
阿尔索斯任务 发现了德國核武器開發計畫 中位于海格洛赫 的试验核反应堆。图为该反应堆的复制品。[ 4]
1940年
1941年
2月25日:美国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 学者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与阿瑟·华尔 确定发现了钚 元素。
5月17日:阿瑟·康普顿 同美国国家科学院 撰写的报告公开发表,指出研发军用核能源带来的若干好处。[ 17]
6月28日:罗斯福签署第8807号行政命令 ,设立科学研究与开发办公室 ,交由万尼瓦尔·布什管理。科学研究与开发办公室合并了国防部科研委员会和铀顾问团。詹姆斯·布莱恩特·科南特 接任布什成为科学研究与开发办公室的新总管。[ 19]
7月2日:穆德委员会任命詹姆斯·查德威克 撰写原子弹的设计与预算报告的第二稿(也是最终稿)。
7月15日:穆德委员会分发了制弹的技术细节、预算的最终稿。万尼瓦尔·布什接获报告后,决定先等待报告官方版本出来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8月:奥利芬特赴美,力劝将科研的重心放在制弹而非核能源上。[ 22]
9月3日:英国参谋长委员会 批准了核武器计划。
10月3日:穆德委员会官方报告(查德威克撰写)送到了布什手中。[ 22]
10月9日:布什将穆德委员会的报告呈交给罗斯福,后者在了解相关科学细节后准许了研发计划。罗斯福让布什起草外交函,以方便英美双方的高层接洽。[ 24]
12月6日:布什组织了场会议来协调整个研发计划。该计划由康普顿主导,哈羅德·尤里 负责研究使用气体扩散法来浓缩铀,欧内斯特·劳伦斯 则负责研究电磁分离法(该方法最后造出了电磁型同位素分离器 )。[ 26] 康普顿将钚容器呈给了布什和科南特。
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 。美国与英国在隔日正式对日本宣战。
12月11日:德国、意大利对美国宣战的同日,美国对德、意两国宣战。
12月18日:科学研究与开发办公室S-1分部的首次会议。该部门专攻核武器制造。[ 30]
1942年
芝加哥1号堆
1943年
在Y-12国家安全大楼 控制电磁型同位素分离器 的操作员。照片中坐在前面的葛蕾蒂丝·欧文斯(Gladys Owens )在50年后参加大楼的公众开放游之前都不知道自己当年参与的是什么样的军事行动。[ 45]
1944年
在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 中服过役的飞机,出自第509混合飞行大队 。从左到右:预备机、伟大艺人号轰炸机 、艾諾拉·蓋號轟炸機
1月11日:洛斯阿拉莫斯理论部门成立了特别小组来研发内爆式核武器 ,负责人愛德華·泰勒 。
3月11日:橡树岭Beta电磁型同位素分离器启动。[ 64]
4月5日:在洛斯阿拉莫斯,埃米利奥·塞格雷 收到了橡树岭核反应堆增殖的首份钚样品。十天后,他发现自发性裂变的速率过高,无法应用在枪式裂变武器上(因为钚-240混入到了钚-239中的缘故)。
5月9日:在洛斯阿拉莫斯,世界上第三个核反应堆——LOPO——达到临界状态。该反应堆是世上首个溶液堆 ,也是首个以濃縮鈾 作为燃料的反应堆。
7月4日:奥本海默向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阐释了塞格雷的发现,并终止了枪式钚核武器“瘦子 ”的研发。设计内爆式的核武器(“胖子 ”)从此成了实验室的重中之重。枪式铀核武器(“小男孩 ”)的研发计划重启。
7月20日: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进行了组织重组,以适应实验室的新目标。
9月2日:因被高腐蚀性氢氟酸 溅到,两名化学家死亡,阿诺德·克拉米什 重伤濒死。当时他们正在清理一个浓缩铀的装置,该装置是位于费城海军船坞 的热泳试验工厂的一部分。[ 69] 是次事件是曼哈顿计划首次有人员伤亡的事故。[ 70]
9月22日: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使用放射源进行首轮放射性镧测试 。
9月26日:世界上首个全尺寸反应堆——B反应堆 ——在汉福德区启用。[ 72]
11月下旬:美国阿尔索斯任务 首席科学家塞缪尔·古德斯米特 下定论称,依照斯特拉斯堡 中发现的有关文档,德国人并没有在核武器、核反应堆的研发计划 中取得有效的进展,甚至整个研发计划都没有给予高优先级。
12月14日:在一次放射性镧测试中发现了可实现压缩度的确凿证据。
12月17日:第509混合飞行大队 完成编队。该队负责原子弹轰炸任务,美国空军上校保罗·蒂贝茨 担任负责人。
1945年
三位一体核试验 的视频
广岛(左)、长崎(右)原子弹爆炸之后所产生的蘑菇云
1945年10月,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 主管罗伯特·奥本海默 (左)、曼哈顿计划 负责人莱斯利·理查德·格罗夫斯 (中)和加利福尼亞大學 校长罗伯特·戈登·史普罗 (右)为实验室授陆军海军生杰出生产奖
1月:托马斯·法雷尔 少将成为格罗夫斯的副官。
1月7日:首次使用电桥式电雷管 進行放射性镧测试。
1月20日:K-25工厂进行到第一阶段,使用了六氟化铀 气体。[ 77]
2月2日:汉福德区的第一份钚送抵洛斯阿拉莫斯。[ 78]
4月22日:阿尔索斯任务在德国海格洛赫 发现了德国的实验性核反应堆。
4月27日:目标委员会(Target Committee ,用以决定核打击目标)举行首次会议。委员会成员包括法雷尔和约翰·戴瑞(John A. Derry )。
5月7日:纳粹德国正式向盟军投降,标志着二战在欧洲战场的停火 。美国田纳西州阿拉莫戈多 进行了一场100吨炸药的试爆。
5月10日:目标委员会在洛斯阿拉莫斯举行第二次会议。
5月28日:目标委员会的第三次会议决定,将在小倉市 、廣島市 、新潟市 、京都市 中选址作为原子弹的轰炸地点。
5月30日:史汀生从轰炸候选目标列表中移除京都。
6月11日:芝加哥大学冶金实验室 的学者在詹姆斯·弗兰克 的带领下发表《弗兰克报告 》,建议原子弹先在无人区预演一次。
7月16日:在阿拉莫戈多 ,曼哈顿计划引爆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核爆炸 ——三位一体核试 ——使用了一种内爆式钚核武器(被称为“小工具”);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型巡洋舰 前往天宁岛 ,舰上载有核武器。
7月19日:奥本海默建议格罗夫斯放弃研发枪式裂变武器,把铀-235用来制作复合堆芯。
7月24日: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 向苏联领袖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透露消息称美国有核武器(但苏方早已透过谍报活动得知此事)。
7月25日:美国空军上将卡爾·斯帕茨 被命令视天气情况在8月3日后轰炸广岛 、小仓、新潟、长崎中的一座城市。
7月26日:美、英、中三国联署的《波茨坦公告 》发布,威胁会将日本“迅速完全毁灭”。[ 90]
7月27日:日本政府决定对《波茨坦公告》“默杀”(即不予置评),被盟军视为日本拒绝投降。
8月6日:艾諾拉·蓋號 B-29型轰炸机 将小男孩原子彈 (枪式铀-235弹)投在了是次行动的主要目标城市广岛市。
8月9日:博克斯卡号 B-29型轰炸机将胖子原子彈 (内爆式钚弹)投在了是次行动的第二目标城市长崎市,因为当日主要目标城市小仓市当天天气状况恶劣。
8月12日:《史迈斯报告 》公开发表,首次介绍了原子弹的有关技术背景。
8月14日:日本向盟军投降 。[ 95]
9月4日:曼哈顿工程区开始关闭S-50液相热扩散工厂和Y-12 Alpha工厂。[ 96]
9月8日:法雷尔带领的曼哈顿计划调查小组抵达长崎。
9月17日:美军上校史丹佛·瓦倫 带领的调查小组抵达长崎。
9月22日:Y-12 Alpha工厂停止运行。[ 96]
10月16日:奥本海默辞去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主管的职务,该职位隔日由诺里斯·布拉德伯里 接替。
1946年
鸟瞰十字路口行动 中,代号“Able”的核试所产生的蘑菇雲 从比基尼环礁 的环礁湖中升起
美国总统杜鲁门 正在签署《1946年原子能法案 》
1947年
参见
参考文献
引用
^ Johnston, Louis; Williamson, Samuel H. What Was the U.S. GDP Then? . MeasuringWorth. 2022 [2022-02-12 ] . United State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deflator figures follow the Measuring Worth series.
^ Atomic Bomb Seen as Cheap at Price . Edmonton Journal. 1945-08-07: 1 [2012-01-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5-04).
^ Beck, Alfred M, et al, United States Army in World War II: The Technical Services – The Corps of Engineers: The War Against Germany , 1985 Chapter 24, Into the Heart of Germany , p. 558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17頁.
^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20頁.
^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31頁.
^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27頁.
^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37頁.
^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41頁.
^ 22.0 22.1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43–44頁.
^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44–46頁.
^ Lawrence and His Laboratory: Episode: The Calutron . www2.lbl.gov. [2019-07-2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3-26).
^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53頁.
^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49頁.
^ Laurence, George C. Early Years Of Nuclear Energy Research In Canada (PDF) . IEEE . [2019-10-08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0-04-05).
^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75頁.
^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112頁.
^ The Calutron Girls , SmithDRay, [2011-06-22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8-12-22)
^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152頁.
^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130頁.
^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211頁.
^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164頁.
^ Explosion at Navy Yard . Manhattan Project Heritage Preservation Association. [2013-04-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5-01).
^ Little known heroes of the nuclear age (PDF) . y12.doe.gov. 美国能源部. [2019-09-03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09-03).
^ Manhattan Project B Reactor: World's first full-scale nuclear reactor, HNF-41115, Rev. 0, 美国能源部 , 2009-05
^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300頁.
^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310頁.
^ 《波茨坦公告》全文 (中英文) 美、英、中促令日本投降之最後通牒 (PDF) . capany.org. 1945-07-26 [2019-08-23 ]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9-02-14).
^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405–406頁.
^ 96.0 96.1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624頁.
^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480–481頁.
^ 100.0 100.1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580–581頁.
^ Hewlett & Anderson 1962 ,第641頁.
来源
Goudsmit, Samuel A. Alsos. New York: Henry Schuman. 1947. ISBN 0-938228-09-9 . OCLC 8805725 .
Gowing, Margaret. Britain and Atomic Energy, 1935–1945.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ing. 1964. OCLC 3195209 .
Groves, Leslie . Now It Can Be Told: The Story of the Manhattan Project . New York: Harper. 1962. ISBN 0-306-70738-1 . OCLC 537684 .
Kant, Horst, Werner Heisenberg and the German Uranium Project Otto Hahn and the Declarations of Mainau and Göttingen (PDF) , 2001-11-13 [2019-08-26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01-29)
Hewlett, Richard G.; Anderson, Oscar E. The New World, 1939–1946 (PDF) .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62 [2013-03-26 ] . ISBN 0-520-07186-7 . OCLC 637004643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09-26).
Hoddeson, Lillian; Henriksen, Paul W.; Meade, Roger A.; Westfall, Catherine L. Critical Assembly: A Technical History of Los Alamos During the Oppenheimer Years, 1943–1945.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ISBN 0-521-44132-3 . OCLC 26764320 .
Jones, Vincent. Manhattan: The Army and the Atomic Bomb.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1985. OCLC 10913875 .
Kawai, Kazuo, Mokusatsu, Japan's Response to the Potsdam Declaration ,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409–414, 1950 [2019-09-27 ] , doi:10.2307/3635822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3-17)
Nichols, Kenneth D. The Road to Trinity .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1987. ISBN 0-688-06910-X . OCLC 15223648 .
Rhodes, Richard. 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 .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86. ISBN 0-671-44133-7 . OCLC 13793436 .
—. Dark Sun: The Making of the Hydrogen Bomb .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5. ISBN 0-684-80400-X .
Williams, Mary H. Chronology 1941–1945.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the Chief of Military History, Department of the Army. 1960.
Zachary, G. Pascal. Endless Frontier: Vannevar Bush, Engineer of the American Century .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7. ISBN 0-684-82821-9 . OCLC 36521020 .
McLaughlin, Thomas P.; Monahan, Shean P.; Pruvost, Norman L.; Frolov, Vladimir V.; Ryazanov, Boris G.; Sviridov, Victor I. A Review of Criticality Accidents (PDF) . 洛斯阿拉莫斯 :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 74–75. May 2000 [2010-04-21 ] . LA-13638.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7-09-27).
Yergey, Alfred L.; Yergey, A. Karl, Preparative Scale Mass Spectrometry: A Brief History of the Calutron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 1997-09-01, 8 (9) [2019-08-25 ] , ISSN 1044-0305 , doi:10.1016/S1044-0305(97)00123-2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2-18)
Roosevelt, Franklin D. , Executive Order 8807 Establishing the 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The American Presidency Project, 1941-06-28 [2011-06-2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9-17)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