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攻城錘 複製品,法國 Château des Baux
攻城武器 ,又稱圍城武器 ,是指設計用來破壞城牆 或是防禦工事 的一種裝置,大至上可分為近距離直接破壞型,與遠距離拋擲型。在古代,攻城武器主要是以木頭 打造,佐以基礎的槓桿原理 將石頭等重物拋出攻擊城牆,例如投石機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火藥 與冶金 技術不停的改進,攻城武器也演進為以火炮 為主。而在英語中,以部隊操作攻城武器,再配合完整的補給線 進行攻城戰被稱為siege-train [ 1] 。
古代攻城武器
最早出現的攻城武器為衝車 ,由亞述文明 研發,之後古希臘 人發明了投石機 。斯巴達 人則在公元前587的普拉提亞攻城戰 中使用了衝車進行攻城。儘管伯羅奔尼撒聯盟 的軍隊已開始使用火焰噴射器 ,但其餘希臘 城邦則僅使用攻城梯。
首個使用攻城器械的地中海國家為迦太基 ,迦太基人在布匿戰爭 裡的西西里島 陸戰中投入了攻城塔 及衝車等武器。這些攻城器械啟發了古希臘 城邦敘拉古 的統治者大狄奧尼西奧斯 ,並於公元前399年發明了投石機。[ 2]
古羅馬攻城器械
而最早大量使用攻城器械的兩位軍事領袖為腓力二世 和亞歷山大大帝 。而大量使用攻城器械促使了大型攻城器械的演進,例如安提柯王朝 德米特里一世 於公元前304年發明的破城者 :高40米、寬20米、重達160噸。表面以鐵皮包覆,內分成九個樓層,底座安置8個巨輪,每個輪子高3.6米。但最常被使用的攻城武器仍是最簡單的衝車,藉由在衝車頂部加裝屋頂等防護裝置,讓攻擊者能安全得抵達城牆下方或城門口進行攻擊。而在海上攻城戰中,則使用了名為sambykē或 sambuca,類似蹺蹺板 的攻城器械,它藉由巨大的鉸鏈帶動攻城梯,跨越城牆將水兵們送進城內進行攻擊。它通常安裝在兩艘以上的軍艦艦首,有時會加裝盾牌以防禦防守方的箭擊。 其他鉸鏈式攻城器械則用於抓住敵方設施或是士兵,後來則發展為羅馬海軍的烏鴉吊橋 。其餘攻城武器則設計為投擲重物到敵軍身上。[來源請求]
加裝了屋頂的衝車
羅馬帝國軍隊於攻城時,傾向於建造坡道越過城牆,例如在公元前306年的薩莫奈 攻城戰。羅馬士兵們會躲在名為vineae 的掩體下進行建築坡道,掩體為長條走道型式,前方以柳條盾防護,另有一種叫做musculus ("muscle")的攻城器械。除了前兩種攻城器械外,衝車也被廣泛的使用,而直到公元前200年,羅馬軍團才開始使用攻城塔。
在歐洲戰爭史中,最早被記載使用的投射攻城武器為腹弩 ("belly-bow"),較大型版本的腹弩可投擲石塊等重物。之後使用扭力系統的投射機 及野驢砲 也被開發出來。
一個被裝在城牆上做為防禦武器的投石機。璧畫圍攻蒙特馬西 ,作者西蒙尼·馬蒂尼 (14世紀 )
中國古代攻城器械
在中國古代歷史中,最早被記載下來的攻城器械為戰國時期 公輸般 發明的雲梯 ,及墨家 創始人墨子 發明的連弩車 、轉射機 。大部份的記載來自於《墨子》 一書。原記載於竹簡 上,原有71篇,現存53篇。其中記載墨家機關術的十四、十五卷已大量遺失。僅能從殘存章節內容中得知連弩車、轉射機、備軒車 等發明。
中世紀攻城武器
巨大的攻城火炮,以及其使用的20吋(50公分)砲彈
中世紀 時,有大量的攻城武器被設計出來,例如投石機 、弩砲 、回回砲 (配重投石機)。回回砲據傳十二世紀時由Mardi bin Ali al-Tarsusi發明,詳細仍待考證。這些攻城機器使用巨大的機械能 將大型物品拋擲在城牆上以擊毀城牆。另外還有攻城槌 及攻城塔 ,攻城塔為一種木造的塔,配有車輪。士兵可躲在裡面慢慢推進靠近城牆,躲避守方的箭擊,並藉由攻城塔爬上城牆攻入城內。另一種攻城武器是炸藥包 ,藉由直接安裝在城牆或大門上引爆來炸毀城牆。
攻城戰為一種中世紀的典型軍事衝突,攻城方包圍守方城堡。通常攻城方有幾種選擇:直接攻擊城堡,或是包圍城堡切斷食物補給,迫使守軍挨餓投降,亦或是使用大型攻城機械擊毀城牆。
其他的戰術包括了使用早期熱兵器 燒城牆。中世紀城牆經過火燒後結構會開始崩解,使得攻城方可以擊毀城牆。另一種方式是挖掘隧道 ,藉由在城牆下方挖掘隧道以破壞城牆。第三種方式是使用投石器將染病的動物或人類屍體投射入牆內,藉此散佈疾病,以迫使守軍投降。這算是一種原始的生物武器 。中世紀中期,大約西元1044年左右,已經有應用火藥 的熱兵器攻城武器出現,是使用投石機 拋出的爆裂物或縱火物。
現代攻城武器
1626年寧遠之戰 ,後金 (女真族 )使用傳統的攻城武器進攻,但是被明朝軍隊使用當時先進的葡萄牙 製紅夷大炮 重創慘敗。
隨著火藥 的問世,各種火器 慢慢的被發明,其中火炮 的演進,更是對傳統的防禦工事造成極大的威脅,尤其是迫擊炮 與加農炮 ,它們可以輕易的破壞城牆 。也因此防禦工事也慢慢的變成矮而厚的設計,這點可以從著名的軍事工程師沃邦 元帥設計的要塞中看出來。
而專門用於攻城的火炮也慢慢的與野戰炮 分開獨立發展,並在一次大戰 與二次大戰 中被發揮到極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發明了大貝莎 (Big Bertha )榴彈炮 ,用來突破現代化的要塞工事。而攻城炮的終極發展成果,則是二戰中德軍的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 ,該火砲口徑高達800毫米,重達1344噸,屬於使用鐵路 運送的列車炮 ,可將重達7噸的砲彈投射到37公里以外的目標,可穿過地面攻擊90呎深的地下軍火庫[ 3] 。她一開始是設計用來破壞法國 的馬奇諾防線 ,但在她尚未完工時,德軍就已經成功的在紅色行動中,以高速的機械化部隊繞到馬奇諾防線後方並瓦解了該防線。而後古斯塔夫炮參與了攻擊蘇聯的行動,但是由於她必須花250人以三個工作天的時間組裝起來,使得她無法搭配德軍的閃擊戰 。此外這些列車炮還有著致命的缺點,由於必須仰賴鐵路運輸,使得它們十分容易成為空襲的目標,因此在喪失空優的狀況下,列車炮根本無法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所用的大貝莎(Big Bertha)榴彈炮
攻城武器目前已經被視為一種過時的武器,因為空中轟炸及巡弋飛彈 的出現,使得防線 及要塞 變成一種無用的設計,而高軍事價值的靜態設施只剩下指揮中心、通信所。然而現代的指揮中心及通信樞紐多半演化成分散式,並且具備移動能力,例如空中預警機 及裝甲指揮車 、裝甲通信車 ,這也使得攻城武器喪失了發揮的舞台。
參見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Campbell, Duncan B. Greek and Roman Siege Machinery 399 BC - AD 363. Osprey Publishing. 2003.
Liang, Jieming. Chinese Siege Warfare: Mechanical Artillery & Siege Weapons of Antiquity. 2006. ISBN 981-05-5380-3 .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