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臺北古地圖,原名《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荷蘭語:《Kaartje van Tamsuy en omleggende dorpen, zoo mede het eilandje Kelang》)為1654年由荷蘭人所繪製的大臺北地區的地圖。
背景
荷蘭於1624年開始統治台灣南部,西班牙則約為同時佔據台灣雞籠(今基隆)。隨後在多次戰役後,荷蘭戰勝西班牙,取得基隆,不過其統治地方,只有基隆與淡水兩港口的周圍,其餘地方均為平埔族所居。
1644年荷蘭派駐台灣的第6任長官杜拉第鈕斯前後派兵幾百名,進攻大肚王國,事敗。
1645年,為了描繪統轄的區域,該總督再派船隻與繪圖匠前往台灣北部描繪該區域地形。
簡介
原名《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的地圖,描繪重點雖著重於當時已經開發的基隆與淡水,但是對於八里,台北市卻仍有相當精準的描繪。一般來說,是迄今考證中,最早描繪台北市區的地圖。
就圖細分研析,大台北古地圖圖左下方的大島為和平島,圖右下為淡水河入口與淡水區,淡水河中段呈90度向左轉處為基隆河與交接處的關渡,沿基隆河之平埔族村落有由下方至上方順序為唭哩岸、社子,劍潭、大直、內湖、汐止與松山。而轉彎處不轉,向圖上延伸的河流則為淡水河末段,在末段尾處則有萬華、板橋、中和、碧潭等平埔族部落。
學者引用
1929年,兼任總督府史料編纂會編纂部長村上直次郎為了翻譯《巴達維亞城日誌》,特地前往海牙荷蘭海牙國家檔案館翻拍回來。之後,台北市文獻會的《北臺古輿圖集》與基隆市政府的《基隆市志》等,都曾夾帶此圖。不過並沒有專書論及此圖。直至1950年代,才開始有人利用此圖來作為「清康熙臺北湖」形成之前的臺北盆地面貌與淡水紅毛城舊貌。
1990年之後,因為日本學者中村孝志將此圖的左上角文字譯成日文,並來臺發表《十七世紀中葉的淡水、基隆、臺北》的演說所影響,這張圖開始於近幾年內,受到學界重視。
影響
該地圖經過多位學者考證後,發現地圖所呈現的考古事實與現行以清代文獻的台灣歷史有所出入。例如,早在漢人之前,荷蘭人就曾經在劍潭墾荒,松山地區於泉州人來之前,在鄭氏王國前後就有福州人前來開墾,而陳賴章墾號的墾荒範圍與其影響,更比預計的小很多。而此一地圖考證,除了證明漢人移民在西荷時期就開始建立淡水、基隆墾區,也證明台北地區部分平埔族有初步的開墾和灌溉。且眾多平埔族番社因漢人而被迫遷移的說法可能有誤,從古地圖顯示番社址位置與後世無太多變動。除此,此古圖的詳細考證下的推論下,也證明了台北於三百多年前,就已因西班牙,荷蘭,漢人的多元統治,而具有都市的粗胚樣貌。
參考資料
- 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