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善(英語:Omnibenevolence,源自拉丁語中意为「全」的「omni」、意为「好」的「bene」與意为「意願」的「volent」)是一個宗教上的詞匯,《牛津英語詞典》將其定義为「無盡的慈善」(Unlimited or infinite benevolence)。一些哲學家認为由於罪惡問題的存在,神不可能(至少幾乎不太可能)在全知和全能之餘展現出全善的本質。不過包括阿爾文·普蘭丁格在内的另外一些哲人則主張全善與其它神性并存的合理性。這一詞匯較多地在宗教哲學的學術創作層面被當作術語使用,以罪惡問題及相關神義論話題上的討論为主。由於「無限慈善」的構成難以有具體定義,全善一詞也通常由「完美品德」(perfect goodness)或「道德完美」(moral perfection)等短語指代。
詞源
英文中的「Omnibenevolence」在一些清教徒評論人士筆下偶爾可見。據《牛津英語詞典》,該詞被使用的最早記錄可追溯至1679年。但天主教會并未被發現有在禮拜儀式或者教義問答中提及過「omnibenevolent」的説法。現代社會中,使用該詞者包括了喬治·漢密爾頓·史密斯——其於1980年出版的《無神論:反對神的論據》(Atheism: The Case Against God)一書中指出神的特質并不具有一致性[1]。然而這一詞匯在另一方面也被用於爲神之屬性的一致性辯護,例如喬納森·克瓦韋格(Jonathan Kvanvig)的《地獄問題》(The Problem of Hell,1993年)和約書亞·霍夫曼(Joshua Hoffman)與加里·羅森克蘭茨(Gary Rosenkrantz)的《神性》(The Divine Attributes,2002年)[2]。
全善一詞也見於某些著名羅馬天主教人物的作品,如宗教神學博士羅伯特·巴倫神父在2011年出版的《天主教:前往信仰之心的旅途》(Catholicism: A Journey to the Heart of the Faith)[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