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德秀

元德秀(约695年—约754年),字紫芝,河南府人,魏明元帝拓跋嗣九代孙[1],唐朝官员、诗人。

早年经历

元德秀的父亲是延州刺史,于元德秀幼年时去世。元德秀孤贫,事奉母亲以孝著称。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元德秀考取贡士,登进士第,每年游历京师,由于不忍心离开母亲,便带着母亲一起前往长安。母亲去世后,由于极度哀伤,导致元德秀生活更加不想打理生活,终于由于势力单薄难以做官,转任邢州南知县尉,佐治有惠政。

元德秀在父母健在时没有来得及娶亲,而在父母去世后又不再有结婚的打算,同族人以绝后规劝,但被他以家庭贫困为由拒绝。元德秀后来补龙武录事参军,担任鲁山县令,深得当地民心。

主要事迹

元德秀素以怡然自得闻名,他在任职期满后游览陆浑一带,因见风景优美而产生长住的志向。饥馑之年,房中不见烟火,但他仍弹琴读书。

元德秀也喜欢写文章与吟咏赋诗,《季子听乐论》、《蹇士赋》等文为超俗之人所欣赏。

元德秀逝于天宝十三年(754年),时年五十九岁,弟子议定谥号文行先生,后世人称之为元鲁山。

家庭

高祖

父亲

兄弟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舊唐書·卷190下》,出自刘昫舊唐書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新唐書·卷194》,出自《新唐書

参考

  1. ^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唐故鲁山县令河南元府君墓志铭并序君讳德秀,字紫芝,河南人也。后魏明元皇帝九代之孙,大唐延府都督第六之子。禀河岳秀气,袭鸳鸾彩毛。文章自资,道德自宝。行烈于世,孝闻于天。以进士出身,授南和县尉。奉上抚下,目牛无全。为黜陟使所称,改授左袭武军录事。人卫霜白,满园风清。令尹乃命天官,授君为鲁山县宰。夫古之为政者,以政为政焉。而君之为政者,以无为而为政也。呜呼!春秋六十,薨于陆浑南郭草堂之,梁木其,今为古焉。哲人其萎,往而不返。君贞白守节,孤高立身,美哉绍于先,痛乎绝于后。故人有赠□,殉于平生。犹子奉丧,敢不观其志意。天宝甲午载冬十月甲申日,葬于草堂南原之野。铭曰:山岳气秀,云天道高,出身三仕,甲子二毛。大化无留兮去生之劳,呜呼哀哉!
  2. ^ 2.0 2.1 2.2 《元和姓纂·卷四·46》:明元帝晃生范,乐安王,生良,良生法益、滕、忻。法益,梁侍中,生愿达,梁州刺史。愿达,梁州刺史。愿达生神力,神俨、神威、律师。神力,蒲州总管。神俨,右卫郎将。善威,右领军将军。神威,杭州刺史。律师,左骁卫大将军。滕,安乐王、吏部尚书,生荣。荣生康、慎。慎生端。端生钦、志俭。钦,荆州刺史,元孙彦英,藇。志俭,苏州刺史、成安公。慎生祎、均。祎六代孙时中。均曾孙思温,鄜州刺史、平阴公,生若拙、德秀。若拙,江夏令,生亘,宣、楚等州刺史、将作监。德秀,鲁山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