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和弦是以三度關係疊加的四個音構成的和弦,這四個音由低到高依次為根音、三音、五音和七音[1]:106。七和弦有很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屬七和弦(即大小七和弦)[2]:77 。
系统名
|
意义名
|
英文名
|
距离根音的音程
|
七音
|
冠音
|
seventh
|
减七度、小七度或大七度
|
五音
|
(无)
|
fifth
|
减五度、纯五度或增五度
|
三音
|
(无)
|
third
|
小三度或大三度
|
一音
|
根音
|
root
|
纯一度
|
分類
常用名称
|
系统名称
|
根音与三音的音程
|
根音与五音的音程
|
根音与七音的音程
|
和弦名(流行)
|
附注
|
举例
|
屬七和弦
|
大小七和弦
|
大3度(4半音)
|
完全5度(7半音)
|
小7度(10半音)
|
C7、CMm7
|
相當於大三和弦(M) +小七度
|
|
大七和弦
|
大大七和弦
|
大3度(4半音)
|
完全5度(7半音)
|
大7度(11半音)
|
CM7、CMM7、Cmaj7
|
相當於大三和弦(M) +大七度
|
|
小七和弦
|
小小七和弦
|
小3度(3半音)
|
完全5度(7半音)
|
小7度(10半音)
|
Cm7、Cmm7、C-7
|
相當於小三和弦(m) +小七度
|
|
小大七和弦
|
小大七和弦
|
小3度(3半音)
|
完全5度(7半音)
|
大7度(11半音)
|
CmM7
|
相當於小三和弦(m) +大七度
|
|
半減七和弦
|
减小七和弦
|
小3度(3半音)
|
减5度(6半音)
|
小7度(10半音)
|
Chalf-dim7、 Cm7-5、Cm7(♭5)
|
相當於減三和弦(dim) +小七度
|
|
減七和弦
|
减减七和弦
|
小3度(3半音)
|
减5度(6半音)
|
減7度(9半音)
|
Cdim7、 Co7
|
相當於減三和弦(dim) +減七度
|
|
增七和弦
|
增小七和弦
|
大3度(4半音)
|
增5度(8半音)
|
小7度(10半音)
|
Caug7、C7(#5)
|
相當於增三和弦(aug) +小七度
|
|
增大七和弦
|
增大七和弦
|
大3度(4半音)
|
增5度(8半音)
|
大7度(11半音)
|
CaugM7、C+M7
|
相當於增三和弦(aug) +大七度
|
|
七和弦的系统命名法
七和弦的系统命名法如下:
将七和弦的根音、三音、五音组成的三和弦的性质作为七和弦系统名的第一个字,将七和弦的根音到七音的音程性质作为七和弦系统名的第二个字,然后再在这两个字后加上“七和弦”三个字即可。
例如:属七和弦的根音、三音、五音组成的三和弦是大三和弦,而它的根音和七音组成的音程是小七度,因此属七和弦的系统名称就被称作大小七和弦。
七和弦的转位
每个七和弦(记作7)有三个转位:以三音为低音是第一转位,称作五六和弦(记作);五音为低音是第二转位,称作三四和弦(记作);七音为低音是第三转位,称作二和弦(记作2)。
名称
|
转位
|
低音
|
标记
|
低音与上方各音的音程
|
举例
|
七和弦
|
原位
|
根音
|
7
|
7 5 3
|
|
五六和弦
|
第一转位
|
三音
|
|
6 5 3
|
|
三四和弦
|
第二转位
|
五音
|
|
6 4 3
|
|
二和弦
|
第三转位
|
七音
|
2
|
6 4 2
|
|
七和弦转位后和弦的性质不发生改变,例如:大七和弦的第一转位是大五六和弦;小七和弦的第一转位是小五六和弦等。
自然大调中的七和弦
罗马数字分析法
|
斯波索宾和声功能分析法
|
和弦性质
|
C自然大调中的三和弦
|
IΔ7
|
T7
|
大七和弦
|
CΔ7
|
|
ii7
|
SII₇
|
小七和弦
|
Dm7
|
|
iii7
|
DTIII₇
|
小七和弦
|
Em7
|
|
IVΔ7
|
S7
|
大七和弦
|
FΔ7
|
|
V7
|
D7
|
大小七和弦
|
G7
|
|
vi7
|
TSVI₇
|
小七和弦
|
Am7
|
|
viiø7
|
DVII₇
|
半减七和弦
|
Bø7
|
|
在古典音乐中,最常用的七和弦主要包括属七和弦(D7即V7)、导七和弦(DVII₇即viiø7或vii°7)、小的下属七和弦(SII₇即ii7)以及半减的下属七和弦(sII₇即iiø7)。(注:下属七和弦又称二级七和弦,这是因为二级七和弦是下属和声功能组里最常用的七和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