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坦·休·奥登 (英語:Wystan Hugh Auden ,1907年2月21日—1973年9月29日,著作多以W. H. Auden出版), 英国 -美国 诗人 ,20世纪重要的文学家之一,中国抗日战争 期间曾在中国 旅行,并与其同伴小说家 克里斯托弗·依修伍德 合著了《战地行纪 》一书。
他出生于约克 ,在伯明翰 长大,1930年代以其《诗选》(Poems)成名,1939年移居美国,1946年获得美国国籍,1947年凭长诗《焦慮的年代》(The Age of Anxiety)获得普利策诗歌奖 ,1956年至1961年间在母校牛津大学 教授诗歌。
他曾和克里斯多福·伊舍伍 、切斯特·卡尔曼 等多名男性诗人发展出感情。但在他活着的时候,他仍被视为仅次于叶芝 和T·S·艾略特 的20世纪英语诗人,在后世他的名声更有超越两人的趋势。[ 1]
生平
早年
故居
他出生于约克 布萨姆(Bootham),父亲乔治(George Augustus Auden)是名外科医生,母亲康丝坦斯(Constance Rosalie Auden,née Bicknell)是名护士[ 2] 。他是家里三个男孩中最小的,他的大哥乔治·伯纳德后来成了农民,二哥约翰·比克内尔成为了地质学家。奥登家是一个乡绅家族,祖辈在英格兰教会 工作[ 3] ,属高教会派 [ 4] [ 5] 。奥登说他对语言及音乐的爱好来源于童年的教堂布道。据他自己所说,他家有冰岛人血统,因此他很喜欢冰岛和古诺尔斯传说[ 6] 。
1908年,奥登家搬到索利哈尔 [ 7] ,其父成为当地学校里的医生和老师。奥登通过阅读父亲的藏书,对精神分析学 产生兴趣。他在8岁进入寄宿学校读书[ 8] ,假期回家,喜欢在奔宁山脉 散步,这里的风景后来多次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9] [ 10] 。他早年的梦想是成为采矿工程师,但后来对语言的兴趣日益增强[ 11] [ 12] 。
圣埃德蒙学校
他曾就读于萨里郡的圣埃德蒙学校(St Edmund's School),在那里结识克里斯多福·伊舍伍 [ 13] ,13岁时,他转学至诺福克的格瑞萨姆学校(Gresham's School),曾参演学校举办的莎士比亚 戏剧[ 14] ,并在那里立志成为诗人[ 4] 。1923年,他在学校的出版物上发表了他的第一首诗[ 15] 。
1925年,他拿着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 攻读生物学,二年级转学英语文学,在托尔金 的影响下进一步对古英语 产生兴趣。他在牛津的同学包括塞西尔·戴-刘易斯 、路易斯·麦克尼斯 和斯蒂芬·斯彭德 等,他们在1930年代形成了“奥登集团 ”。1928年,他自牛津毕业,获三等学位[ 4] [ 7] 。
1925年,在A·S·T·费希尔(A. S. T. Fisher)的介绍下,他又联系上了克里斯多福·伊舍伍,随后几年二人频繁交流诗作,还曾合著小说,并发展出性关系。[ 16]
1928–1938
1928年末,他前往柏林 ,在那里呆了九个月,柏林动荡的政治和经济形式令他深有感触[ 7] 。1929年返回英国后,他曾当过一段时间教师,1930年出版《诗选》(Poems)并先后在海伦斯堡 拉奇菲尔德学院(Larchfield Academy)和莫尔文丘陵 唐斯学校(Downs School)任教,受到学生们的爱戴[ 4] 。1933年6月,他在唐斯突然感受到一种“圣爱 的幻觉”(Vision of Agape),为他在1940年皈依圣公会埋下伏笔[ 17] 。
1935年,他与艾莉卡·曼 假结婚,以帮助对方获得英国公民身份,从而摆脱纳粹德国[ 18] ,在这之前艾莉卡·曼曾向克里斯多福·伊舍伍求助,被后者拒绝,但推荐了奥登给她[ 19] 。奥登和曼一生从未一起生活,但也保持了多年友谊,其婚姻关系一直维持到曼去世[ 20] [ 21] 。
1935年至1939年间,他以写作评论、散文为生,也曾在英国邮政总局 的GPO影片部(GPO Film Unit)工作,写过一些戏剧和剧本[ 22] ,他的作品在1930年代由伦敦组合剧院(Group Theatre)演出[ 7] 。
1936年,他在冰岛待了三个月,为1937年出版的《冰岛来信》(Letters from Iceland)收集素材。1937年,他前往西班牙,本来是打算在西班牙内战 中开救护车救人,但只找到一些写宣传文稿的活计,他感到无用武之地,一周后便离开了[ 23] 。1938年,他和伊舍伍在中国旅行六个月,以抗日战争 为背景写下《战地行纪 》(1939)一书。之后,他在美国纽约短暂停留,便返回了英国,1938年还曾去过布鲁塞尔[ 4] 。
1939–1973
奥登和伊舍伍,卡尔·范·韦克滕 摄于1939年2月6日
1939年1月,他和伊舍伍搭乘轮船前往纽约,这曾被许多英国人视为一种背叛行为,使得他名声受损[ 4] 。同年4月,伊舍伍移居加州,二人此后余生便很少见面。与此同时,他和切斯特·卡尔曼 发展出感情,二人的关系维持了两年时间,期间曾周游美国。后来,奥登用“婚姻”和“蜜月”来比喻这段经历[ 24] 。
1941年,由于奥登坚持双方都要对对方保持感情忠诚,卡尔曼终止了和他的性关系[ 25] ,但而后还保持着友谊,1953年至奥登去世,二人几乎一直合租在一起[ 26] 。
奥登墓
1939年9月,英国对德宣战,他联系英国驻美国华盛顿大使,说如果祖国需要他他可以回国,但被告知他这个年纪的人中国家仅需要军人,因而作罢。1941年至42年间,他在密歇根大学 教授英语文学。1942年8月美军征他入伍,但因健康问题没有通过。他曾获古根海姆奖 ,但没有接受,1942年前往斯沃斯莫尔学院 教书,为期三年。[ 4]
1945年年中,他随着美国战略轰炸调查团 前往德国,调查战后的德国社会。返回美国后,他定居曼哈顿 ,曾在新学院 担任社会研究讲师,也曾在本宁顿学院 、史密斯学院 等学校担任客座教授。1946年,他自然归化为美国公民[ 4] [ 7] 。
1948年,他开始在欧洲避暑,最初住在伊斯基亚 ,1958年开始住在基希施泰滕 并靠1957年获得的费尔特里内利奖(Premio Feltrinelli)的奖金在基希施泰滕买了一座农场[ 27] 。1956–61年间,他是牛津大学新的诗歌教授(Professor of Poetry),每年做三次讲座,冬天就继续待在纽约[ 7] 。
1963年,卡尔曼搬出了他和奥登合租的纽约公寓,但夏天还一起在奥地利度过。1972年,奥登搬回英国过冬,他的母校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给他提供了一座小别墅。1973年,本打算第二天就回牛津的奥登,在于奥地利文学学会朗读了自己的作品后的几小时内,在维也纳 的酒店(Hotel Altenburger Hof)里逝世[ 28] ,死后葬于基希施泰滕[ 4] 。
参考文献
^ Smith, Stan. Introduction. Stan Smith (编).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W. H. Aude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1–14. ISBN 978-0-521-82962-5 .
^ Carpenter, W. H. Auden , pp. 1–12.
^ Kindred Britain . [12 October 2015]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02).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Carpenter, Humphrey . W. H. Auden: A Biograph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81. ISBN 978-0-04-928044-1 .
^ Davenport-Hines, Richard . Auden. London: Heinemann. 1995. ISBN 978-0-434-17507-9 .
^ Davidson, Peter. The Idea of North. London: Reaktion. 2005. ISBN 978-1861892300 .
^ 7.0 7.1 7.2 7.3 7.4 7.5 Mendelson, Edward . Auden, Wystan Hugh (1907–1973) . 《牛津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 online. 牛津大學出版社. January 2011 [26 May 2013] . doi:10.1093/ref:odnb/30775 . 需要订阅或英国公共图书馆会员资格 Template:Subscription or libraries
^ Carpenter, W. H. Auden , pp. 16–20, 23–28.
^ Carpenter, W. H. Auden , pp. 13, 23.
^ Myers, Alan ; Forsythe, Robert. W. H. Auden: Pennine Poet. Nenthead: North Pennines Heritage Trust. 1999. ISBN 978-0-9513535-7-8 .
^ Auden, W. H. The Prolific and the Devourer . New York: Ecco. 1993: 10 . ISBN 978-0-88001-345-1 .
^ Partridge, Frank. North Pennines: Poetry in Motion . Independent.co.uk. 23 February 2007 [2 December 2016]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2-14).
^ Blamires, Harry. A Guide to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 in English. 1983: 130.
^ The Times , 5 July 1922 (Issue 43075), p. 12, col. D
^ Auden, W. H. Bucknell, Katherine , 编. Juvenilia: Poems, 1922–1928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ISBN 978-0-691-03415-7 .
^ Davenport-Hines, Richard . Auden. London: Heinemann. 1995. ch. 3. ISBN 978-0-434-17507-9 .
^ Auden, W. H. Forewords and Afterwords . New York: Random House . 1973: 69 . ISBN 978-0-394-48359-7 .
^ Lebor, Adam; Boyles, Roger. Surviving Hitler, Choices, Corruption and Compromise in the Third Reich . Simon & Schuster. 2000. ISBN 0-684-85811-8 .
^ Snyder, Louis L . Encyclopedia of the Third Reich. Marlowe & Co. 1976. ISBN 1569249172 .
^ Martin, David; Mendelson, Edward. Why Auden Married .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 24 April 2014 [10 May 2017]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10-26).
^ WH Auden (1907-1973) . BBC History . 2014 [10 May 2017]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3-11).
^ Mitchell, Donald. Britten and Auden in the Thirties: the year 1936 .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81. ISBN 978-0-571-11715-4 .
^ The Good Comrade, Memoirs of Kate Mangan and Jan Kurzke ,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al History (IISH), Amsterdam.
^ Mendelson, Edward . Later Auden .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99: 46 . ISBN 978-0-374-18408-7 .
^ Farnan, Dorothy J. Auden in Love .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84. ISBN 978-0-671-50418-2 .
^ Clark, Thekla. Wystan and Chester . London: Faber & Faber. 1995. ISBN 978-0-571-17591-8 .
^ Nachrichten, Salzburger. Gedenkstätte für W. H. Auden in Kirchstetten neu gestaltet . www.salzburg.com. 8 September 2015 [30 September 2017]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1-26).
^ Shrenker, Israel. W. H. Auden Dies in Vienna . The New York Times. 30 September 1973 [20 September 2017]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2-14).
外部链接
1922–1950 1951–1975 1976–2000 2001–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