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亞足聯亞洲盃

2011年亞足聯亞洲盃
كأس آسيا 2011
2011年亞洲盃標誌
賽事資料
屆數第 15 屆
主辦國卡塔爾
比賽日期1月7日–1月29日
參賽隊數16 隊
球場5 個(位於2個城市)
衛冕球隊 伊拉克
最終成績
冠軍 日本(第 4 次奪冠)
亞軍 澳大利亞
季軍 韩国
殿軍 乌兹别克斯坦
賽事統計
比賽場數32 場
總入球數90 球(場均 2.81 球)
入場人數405,361 人(場均 12,668 人)
最佳射手大韩民国 具滋哲(5 球)
最佳球員日本 本田圭佑
公平競爭獎 韩国
2007
2015

2011年第15屇亞足聯亞洲盃於2011年1月7日至29日在卡塔爾舉行。这是卡塔尔继1988年以来第二次主办在亚洲杯决赛圈。本屆的賽事中,與歷屆亞洲盃最不同之處是各球隊晉级決賽圈的方式多元化,除了通过预选赛获得出線資格外,2007年亞洲盃的冠、亚、季军以及2008年和2010年亚足联挑战杯的冠军都自动晉级2011年決賽圈[1]。 决赛中,日本以 1–0 战胜澳洲,第 4 次获得冠军,成為奪得亞洲盃冠軍次數最多的球隊,并于2013年代表亚洲足联参加国际足联联合会杯

主辦國

本屆的亞洲盃最初有 3 個國家有意申辦,包括了卡達伊朗以及印度,但由於印度在後來放棄主辦申请,再加上伊朗未能按时递交正式的申請文件,使得卡塔爾成為唯一一個申辦國家(卡塔尔足协于2006年6月19日递交正式申請文件)。最終,亞洲足協於2007年7月29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達宣佈卡塔爾為本屆亞足聯亞洲盃的主辦國 。

吉祥物

扎克里提 (زكريتي)
颜色:   綠色
特拉纳 (ترانا)
颜色:   紫色
弗里哈 (فريحة)
颜色:   粉红色
萨布格 (سبوق)
颜色:   藍色
廷比基 (تمبكي)
颜色:   黄色

比賽場地

亞洲盃组委会同意使用下列五個場地進行本屆賽事[2][3]

多哈 賴揚 多哈
哈里发国际体育场 艾哈迈德·本·阿里体育场 加拉法体育场
可容納人數:50,000人 可容納人數:22,000人 可容納人數:22,000人
多哈 多哈
卡達競技體育場 贾西姆·本·哈马德體育場
可容納人數:12,500人 可容納人數:13,500人

外圍賽

本屆亞洲盃的決賽週由16支球隊參與,其中除主辦國可直接获得參賽資格,上屆賽事的前三名以及隨後兩屆亞洲挑戰盃2008年2010年)的冠軍得主同样可以無需通過外圍賽爾直接參加決賽週的賽事,外圍賽每組前兩名晉級決賽週,共10支球隊获得參賽資格。

外圍賽於2010年3月3日全部結束,最終誕生出晉級決賽週的全部16支隊伍。

出線球隊

最终出線格局
  获得出線資格地区
  未获得出線資格地区
队伍 资格 获得出線
資格日期
往届出線資格1
卡塔尔 主辦國 2007年7月29日 71980198419881992200020042007
伊拉克 2007年亞足聯亞洲盃 冠军 2007年7月25日 6197219761996200020042007
沙烏地阿拉伯 2007年亞足聯亞洲盃 亚军 2007年7月25日 71984198819921996200020042007
韩国 2007年亞足聯亞洲盃 季军 2007年7月28日 1119561960196419721980198419881996200020042007
印度 2008年亞足聯挑戰盃 冠军 2008年8月13日 219641984
乌兹别克斯坦 C组 小组第2 2009年11月18日 41996200020042007
叙利亚 D组 小组第1 2009年11月18日 41980198419881996
伊朗 E组 小组第1 2010年1月6日 11196819721976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2007
中國 D组 小组第2 2010年1月6日 91976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2007
日本 A组 小组第1 2010年1月6日 6198819921996200020042007
巴林 A组 小组第2 2010年1月6日 3198820042007
阿联酋 C组 小组第1 2010年1月6日 71980198419881992199620042007
朝鲜 2010年亞足聯挑戰盃 冠军 2010年2月27日 219801992
澳大利亞 B组 小组第1 2010年3月3日 12007
科威特 B组 小组第2 2010年3月3日 819721976198019841988199620002004
约旦 E组 小组第2 2010年3月3日 12004
1 粗体表示该届赛事冠军

抽籤

2011年亞洲盃的抽籤儀式於2010年4月23日在多哈舉行。

種子球隊

2010年4月22日亞洲盃组委会确定本屆亞洲盃賽事的種子球隊,分档原则是根據上屆賽事各隊成績而定,主辦國和成績最好的三隊會設為第一檔[4]

第一檔 (東道主與上屆前三) 第二檔 第三檔 第四檔

卡塔尔
伊拉克
沙烏地阿拉伯
韩国

日本
澳大利亞
伊朗
乌兹别克斯坦

中國
阿联酋
巴林
约旦

叙利亚
科威特
印度
朝鲜

獎金

在歷屆的亞洲盃之中,亞洲足協都會向晉身決賽週的隊伍給予津貼。以2007年的一屆為例,亞洲足協給予每隊4萬元美金作為交通和行政等費用的津貼,但是並沒有额外的獎金制度。在上屆亞洲盃舉行期間,时任亞洲足協主席哈曼表示會在2011年亞洲盃中引入在歐洲盛行已久的獎金机制[5]

參賽名單

各支球队的最终23人参赛名单于2010年12月28日提交[6]

賽事

分組賽

球队最终排名首先根据积分确定(胜积3分、平积1分、负积0分),如果积分相同则按照以下顺序确定排名[6]

  1. 比较积分相同队伍之间比赛的积分,积分多者排名靠前;
  2. 比较积分相同队伍之间比赛的净胜球,净胜球多者排名靠前;
  3. 比较积分相同队伍之间比赛的进球数,进球多者排名靠前;
  4. 比较分组赛总净胜球,净胜球多者排名靠前;
  5. 比较分组赛总进球数,进球多者排名靠前;
  6. 如果只有两队积分相同并且以上条件都不能确定排名,进行点球大战
  7. 红、黄牌积分少者排名靠前;(每张黄牌积1分、累积两张黄牌变红牌积3分、直接得红牌积3分、在已有黄牌的情况下直接得红牌积4分)
  8. 抽签。

A組

排名 隊伍 獲得資格
1 乌兹别克斯坦 3 2 1 0 6 3 +3 7 晉級淘汰賽
2 卡塔尔 (H) 3 2 0 1 5 2 +3 6
3 中國 3 1 1 1 4 4 0 4
4 科威特 3 0 0 3 1 7 −6 0
資料來源:AFC
排名規則:分組賽排名準則
(H) 東道主

2011年1月8日
16:15 UTC+3
科威特 0–2
中國
報告[失效連結] 張琳芃 入球 58'
鄧卓翔 入球 67'
多哈加拉法体育场
觀眾人數:7,423
裁判:本·威廉姆斯澳大利亚


2011年1月13日
19:15 UTC+3
中國 0–2
卡塔尔
報告[失效連結] 尤素夫·艾哈迈德英语Yusef Ahmed 入球 27', 45+1'
多哈哈里发国际体育场
觀眾人數:30,778
裁判:金東真韩国


B組

排名 隊伍 獲得資格
1 日本 3 2 1 0 8 2 +6 7 晉級淘汰賽
2 约旦 3 2 1 0 4 2 +2 7
3 叙利亚 3 1 0 2 4 5 −1 3
4 沙烏地阿拉伯 3 0 0 3 1 8 −7 0
資料來源:AFC
排名規則:分組賽排名準則

2011年1月9日
16:15 UTC+3
日本 1–1
约旦
吉田麻也 入球 90+2' 報告[失效連結] Hassan Abdel Fattah英语Hassan Abdel Fattah 入球 45'
多哈卡塔爾競技體育場
觀眾人數:6,255
裁判:Malik Abdul Bashir英语Malik Abdul Bashir新加坡


2011年1月13日
16:15 UTC+3
约旦 1–0
沙烏地阿拉伯
Baha'a Abdul-Rahman英语Baha'a Abdul-Rahman 入球 42' 報告[失效連結]
拉扬艾哈迈德·本·阿里体育场
觀眾人數:17,349
裁判:阿里·巴达维(阿联酋



C組

排名 隊伍 獲得資格
1 澳大利亞 3 2 1 0 6 1 +5 7 晉級淘汰賽
2 韩国 3 2 1 0 7 3 +4 7
3 巴林 3 1 0 2 6 5 +1 3
4 印度 3 0 0 3 3 13 −10 0
資料來源:AFC
排名規則:分組賽排名準則

2011年1月10日
16:15 UTC+3
印度 0–4
澳大利亞
報告[失效連結] 蒂姆·卡希爾 入球 11', 65'
科威尔 入球 25'
布雷特·霍尔曼 入球 45+1'
多哈贾西姆·本·哈马德体育场
觀眾人數:9,783
裁判:阿里·巴达维(阿联酋

2011年1月11日
19:15 UTC+3
韩国 2–1
巴林
具滋哲 入球 41', 52' 報告[失效連結] Faouzi Mubarak Aaish英语Faouzi Mubarak Aaish 入球 85'(点球
多哈加拉法体育场
觀眾人數:6,669
裁判:Abdullah Al Hilali英语Abdullah Al Hilali阿曼



2011年1月18日
16:15 UTC+3
韩国 4–1
印度
池东沅 入球 6', 23'
具滋哲 入球 9'
孙兴慜 入球 81'
報告[失效連結] 苏尼尔·切特里 入球 12'(点球

D組

排名 隊伍 獲得資格
1 伊朗 3 3 0 0 6 1 +5 9 晉級淘汰賽
2 伊拉克 3 2 0 1 3 2 +1 6
3 朝鲜 3 0 1 2 0 2 −2 1
4 阿联酋 3 0 1 2 0 4 −4 1
資料來源:AFC
排名規則:分組賽排名準則



2011年1月16日
19:15 UTC+3
阿联酋 0–1
伊拉克
報告[失效連結] 瓦利德·阿巴斯英语Walid Abbas 入球 90+3'(烏龍球


2011年1月20日
19:15 UTC+3
阿联酋 0–3
伊朗
報告[失效連結] Arash Afshin英语Arash Afshin 入球 67'
穆罕默德·努里英语Mohammad Nouri (footballer) 入球 83'
瓦利德·阿巴斯英语Walid Abbas 入球 90+3'(乌龙球
多哈卡塔爾競技體育場
觀眾人數:5,012
裁判:金東真韩国

淘汰賽

 
1/4决赛半决赛決賽
 
          
 
1月21日 - 多哈
 
 
乌兹别克斯坦2
 
1月25日 - 多哈
 
约旦1
 
乌兹别克斯坦0
 
1月22日 - 多哈
 
澳大利亞6
 
澳大利亞加时1
 
1月29日 - 多哈
 
伊拉克0
 
澳大利亞0
 
1月21日 - 杜哈
 
日本加时1
 
日本3
 
1月25日 - 杜哈
 
卡塔尔2
 
日本2 (3)
 
1月22日 - 多哈
 
韩国2 (0) 三四名决赛
 
伊朗0
 
1月28日 - 多哈
 
韩国加时1
 
乌兹别克斯坦2
 
 
韩国3
 

半準決賽




2011年1月22日
19:25 UTC+3
伊朗 0–1
加時賽
韩国
報告[失效連結] 尹光河 入球 105'
多哈卡塔爾競技體育場
觀眾人數:7,111
裁判:伊尔马托夫烏茲別克

準決賽


季軍戰

2011年1月28日
18:00 UTC+3
乌兹别克斯坦 2–3
韩国
海因里希 入球 45'(十二碼), 54' 報告[失效連結] 具滋哲 入球 17'
池東沅 入球 28', 39'

決賽

2011年1月29日
18:00 UTC+3
澳大利亞 0–1
加時賽
日本
報告 李忠成 入球 109'
多哈哈里发国际体育场
觀眾人數:37,174
裁判:伊尔马托夫烏茲別克

奖项

最佳射手 最佳球员 公平竞赛奖
大韩民国 具滋哲 日本 本田圭佑 韩国

射手榜

5球

4球

3球

2球

1球

1烏龍球:

2烏龍球:

最佳阵容

最终排名

各国代表队参加2011年亚洲杯结果
名次 队伍 胜率
1 日本 6 4 2 0 14 6 +8 14 77.8%
2 澳大利亞 6 4 1 1 13 2 +11 13 72.2%
3 韩国 6 4 2 0 13 7 +6 14 77.8%
4 乌兹别克斯坦 6 3 1 2 10 13 −3 10 55.6%
半準决赛被淘汰出局
5 伊朗 4 3 0 1 6 2 +4 9 75.0%
6 约旦 4 2 1 1 5 4 +1 7 58.3%
7 卡塔尔 4 2 0 2 7 5 +2 6 50.0%
8 伊拉克 4 2 0 2 4 4 0 6 50.0%
分组赛被淘汰出局
9 中國 3 1 1 1 4 4 0 4 44.4%
10 巴林 3 1 0 2 6 5 +1 3 33.3%
11 叙利亚 3 1 0 2 4 5 −1 3 33.3%
12 朝鲜 3 0 1 2 0 2 −2 1 11.1%
13 阿联酋 3 0 1 2 0 4 −4 1 11.1%
14 科威特 3 0 0 3 1 7 −6 0 0.0%
15 沙烏地阿拉伯 3 0 0 3 1 8 −7 0 0.0%
16 印度 3 0 0 3 3 13 −10 0 0.0%

贊助

官方贊助商 官方的支持者
大陸集團
阿聯酋航空
精工愛普生
柯尼卡美能達
卡達石油公司
三星
東芝
豐田
朝日新聞
FamilyMart
現代重工業
科樂美
耐吉
尼康
世嘉

資料來源

  1. ^ 2007年亞洲盃四強爭奪2011年亞洲盃自動出線資格. [2007-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2. ^ AFC Organising Committee for AFC Asian Cup 2011. The AFC. 2009-07-14 [2009-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7). 
  3. ^ 亚洲杯场馆巡礼. [2011-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2). 
  4. ^ 亚洲杯抽签正式分档公布 规则突变国足前景堪忧. [2010-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2). 
  5. ^ 2011亚洲杯将引奖金机制. [2007-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2). 
  6. ^ 6.0 6.1 2011年亚足联亚洲杯竞赛规则 (PDF). AFC. [2012-04-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11-22).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