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太平洋颶風季 氣旋季總結圖
首個系統形成 2009年6月18日(颶風安德烈斯) 末個系統消散 2009年10月28日(颶風奈基) 名稱 飓风里克 (为大平洋第三强的飓风) • 最高風速 180 mph(285 km/h) (1分鐘平均風速 ) • 最低氣壓 906 mbar (hPa ;26.75 inHg )
熱帶低氣壓數 23個 風暴數 20個 颶風數 8個 大型颶風數 (三級+ ) 5個 死亡人數 共16人 財產損失 $2.2583億(2009年美元 )
太平洋颶風季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09年太平洋颶風季 是每年一度全球熱帶氣旋產生週期的一部分。東太平洋颶風季從2009年5月15日開始,至2009年11月30日結束[ 1] ;而中太平洋颶風季從2009年6月1日開始,至2009年11月30日結束[ 2] 。
颶風季預測
2008年太平洋颶風季預測
來源
日期
命名風暴
颶風
大型颶風
NOAA
平均 [ 3]
15.3
8.8
4.2
NOAA
1995-2008年平均 [ 4]
14
7
3
NOAA[ 4]
2009年5月21日
13-18
6-10
2-5
實際數目
20
8
5
2009年5月21日,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 (NOAA)為大西洋 、東太平洋及中太平洋颶風季發出預報,預計東太平洋的風暴活動會比正常程度為低,會被命名的風暴將有13至18個,當中會有6至10個成為颶風,並會有2至5個成為大型颶風[ 4] 。同時也預計中太平洋的風暴數量會接近或低於正常水平,會在該區形成或進入該區的熱帶氣旋將有三至五個[ 5] 。
熱帶氣旋
自2009年太平洋颶風季 開始以來,本颱風季總共產生了20個熱帶氣旋,當中在東太平洋形成的有17個,中太平洋形成的有3個。
颶風安德烈斯(Andres)
持續日期 2009年6月21日-2009年6月24日 強度 80 mph (130 km/h)(一分鐘) 984 mbar (hPa )
在6月21日,一熱帶低氣壓於錫瓦塔內霍 之南形成[ 6] 。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Andres[ 7] 。6月23日,它增強為一颶風[ 8] 。同日,它減弱為一熱帶風暴[ 9] 。第二天,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 10] 。同日,國家颶風中心 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11] 。
熱帶風暴布蘭卡(Blanca)
持續日期 2009年7月6日-2009年7月8日 強度 50 mph (85 km/h)(一分鐘) 998 mbar (hPa )
在7月6日,一熱帶風暴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南端之西南形成並被命名為Blanca[ 12] 。7月8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 13] 。同日,國家颶風中心 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14] 。
颶風卡洛斯(Carlos)
持續日期 2009年7月10日-2009年7月16日 強度 105 mph (165 km/h)(一分鐘) 971 mbar (hPa )
在7月10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南端之南形成[ 15] 。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Carlos[ 16] 。第二天,它增強為一颶風[ 17] 。7月12日,它減弱為熱帶風暴[ 18] 。7月14日,它增強為一颶風[ 19] 。第二天,它減弱為熱帶風暴[ 20] 。7月16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 21] 。同日,國家颶風中心 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22] 。
熱帶風暴多洛雷斯(Dolores)
持續日期 2009年7月14日-2009年7月16日 強度 60 mph (95 km/h)(一分鐘) 997 mbar (hPa )
在7月14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南端之西南形成[ 23] 。第二天,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Dolores[ 24] 。7月16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 25] 。同日,國家颶風中心 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26] 。
熱帶風暴拉納(Lana)
持續日期 2009年7月30日-2009年8月3日 強度 65 mph (100 km/h)(一分鐘) 995 mbar (hPa )
在7月30日,一熱帶低氣壓於希洛 之東南形成[ 27] 。同日,它進入中太平洋範圍[ 27] 。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Lana[ 28] 。8月2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 29] 。第二天,中太平洋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30] 。
熱帶風暴恩里克(Enrique)
持續日期 2009年8月3日-2009年8月7日 強度 65 mph (100 km/h)(一分鐘) 994 mbar (hPa )
在8月3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南端之西南形成[ 31] 。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Enrique[ 32] 。8月6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 33] 。第二天,國家颶風中心 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34] 。
颶風費利西亞(Felicia)
持續日期 2009年8月3日-2009年8月11日 強度 145 mph (230 km/h)(一分鐘) 935 mbar (hPa )
在8月3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南端之西南形成[ 35] 。第二天,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Felicia[ 36] 。同日,它增強為一颶風[ 37] 。8月5日,它增強為一大型颶風[ 38] 。8月7日,它減弱為一颶風[ 39] 。第二天,它進入中太平洋範圍[ 40] 。8月9日,它減弱為一熱帶風暴[ 41] 。8月11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 42] 。同日,中太平洋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43] 。
熱帶風暴馬卡(Maka)
持續日期 2009年8月10日-2009年8月12日 強度 40 mph (65 km/h)(一分鐘) 1008 mbar (hPa )
在8月10日,一熱帶低氣壓於檀香山 之西南形成[ 44] 。第二天,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Maka[ 45] 。同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 46] 。8月12日,中太平洋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47] 。8月14日,它的殘餘在橫過國際日期變更線 入西北太平洋範圍後重新增強為熱帶低氣壓,並改由日本氣象廳 (JMA)發報。[ 48] 。
颶風吉列爾莫(Guillermo)
持續日期 2009年8月12日-2009年8月19日 強度 125 mph (205 km/h)(一分鐘) 954 mbar (hPa )
在8月12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南端之西南形成[ 49] 。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Guillermo[ 50] 。8月14日,它增強為一颶風[ 51] 。同日,它增強為一大型颶風[ 52] 。第二天,它減弱為一颶風[ 53] 。8月16日,它進入中太平洋範圍[ 54] 。同日,它減弱為一熱帶風暴[ 55] 。8月19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 56] 。同日,中太平洋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57] 。
熱帶風暴希爾達(Hilda)
持續日期 2009年8月22日-2009年8月27日 強度 65 mph (100 km/h)(一分鐘) 995 mbar (hPa )
在8月22日,一熱帶低氣壓於希洛 之東南形成[ 58] 。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Hilda[ 59] 。8月23日,它進入中太平洋範圍[ 60] 。8月26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 61] 。第二天,中太平洋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62] 。
熱帶風暴伊格納西奧(Ignacio)
持續日期 2009年8月24日-2009年8月27日 強度 50 mph (85 km/h)(一分鐘) 999 mbar (hPa )
在8月24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南端之西南形成[ 63] 。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Ignacio[ 64] 。8月27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 65] 。同日,國家颶風中心 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66] 。
颶風希梅納(Jimena)
持續日期 2009年8月28日-2009年9月4日 強度 155 mph (250 km/h)(一分鐘) 931 mbar (hPa )
在8月28日,一熱帶低氣壓於阿卡普爾科 之西南形成[ 67] 。第二天,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Jimena[ 68] 。同日,它增強為一颶風[ 69] 。8月30日,它增強為一大型颶風[ 70] 。9月1日,它減弱為一颶風[ 71] 。第二天,它在Cabo San Lazaro登陸[ 72] 。同日,它在Puerto San Andresito和San Juanico之間登陸[ 73] 。同日,它減弱為一熱帶風暴[ 74] 。9月4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 75] 。同日,國家颶風中心 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76] 。
熱帶風暴凱文(Kevin)
持續日期 2009年8月29日-2009年9月1日 強度 50 mph (85 km/h)(一分鐘) 1000 mbar (hPa )
在8月29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南端之西南形成[ 77] 。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Kevin[ 78] 。8月31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 79] 。第二天,國家颶風中心 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80] 。
颶風琳達(Linda)
持續日期 2009年9月7日-2009年9月11日 強度 85 mph (140 km/h)(一分鐘) 985 mbar (hPa )
在9月7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南端之西南形成[ 81] 。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Linda[ 82] 。9月9日,它增強為一颶風[ 83] 。第二天,它減弱為一熱帶風暴[ 84] 。9月11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 85] 。同日,國家颶風中心 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85] 。
熱帶風暴馬蒂(Marty)
持續日期 2009年9月16日-2009年9月19日 強度 50 mph (85 km/h)(一分鐘) 1002 mbar (hPa )
在9月16日,一熱帶低氣壓於南下加利福尼亞州 之西南形成[ 86] 。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Marty[ 87] 。9月19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 88] 。同日,國家颶風中心 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89] 。
熱帶風暴諾拉(Nora)
持續日期 2009年9月22日-2009年9月25日 強度 60 mph (95 km/h)(一分鐘) 997 mbar (hPa )
在9月22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南端之西南形成[ 90] 。第二天,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Nora[ 91] 。9月24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 92] 。第二天,國家颶風中心 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93] 。
熱帶風暴奧拉夫(Olaf)
持續日期 2009年10月1日-2009年10月3日 強度 45 mph (75 km/h)(一分鐘) 996 mbar (hPa )
在10月1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南端之西南形成[ 94] 。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Olaf[ 95] 。10月3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 96] 。同日,國家颶風中心 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97] 。
熱帶風暴帕特里夏(Patricia)
持續日期 2009年10月11日-2009年10月14日 強度 60 mph (95 km/h)(一分鐘) 996 mbar (hPa )
在10月11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南端之西南形成[ 98] 。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Patricia[ 99] 。10月13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 100] 。第二天,國家颶風中心 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101] 。
颶風里克(Rick)
持續日期 2009年10月15日-2009年10月21日 強度 180 mph (285 km/h)(一分鐘) 906 mbar (hPa )
在10月15日,一熱帶低氣壓於阿卡普爾科 之東南形成[ 102] 。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Rick[ 103] 。第二天,它增強為一颶風[ 104] 。10月17日,它增強為一大型颶風[ 105] 。10月19日,它減弱為一颶風[ 106] 。同日,它減弱為一熱帶風暴[ 107] 。
颶風奈基(Neki)
持續日期 2009年10月18日-2009年10月27日 強度 125 mph (205 km/h)(一分鐘) 950 mbar (hPa )
在10月18日,一熱帶低氣壓於檀香山 之東南形成[ 108] 。第二天,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Neki[ 109] 。10月20日,它增強為一颶風[ 110] 。
其他熱帶氣旋
除了被國家颶風中心 和中太平洋颶風中心命名的熱帶氣旋外,還有一些沒被命名的熱帶低氣壓。以下列出那些熱帶氣旋的資料。
熱帶低氣壓01E
持續日期 2009年6月18日-2009年6月19日 強度 35 mph (55 km/h)(一分鐘) 1001 mbar (hPa )
在6月18日,一熱帶低氣壓於錫那羅亞州 之西南形成[ 111] 。第二天,國家颶風中心 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112] 。
熱帶低氣壓09E
持續日期 2009年8月9日-2009年8月12日 強度 35 mph (55 km/h)(一分鐘) 1007 mbar (hPa )
在8月9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南端之西南形成[ 113] 。8月12日,國家颶風中心 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114] 。
熱帶低氣壓02C
持續日期 2009年8月28日-2009年8月29日 強度 55 km/h(35 mph ) (一分鐘) 1007 hPa (mbar )
在8月28日,一熱帶低氣壓於檀香山 之西南形成[ 115] 。第二天,它橫過國際換日線 進入西太平洋範圍[ 116] 。
氣旋累積指數 (ACE)
ACE a(104 kt²) — 風暴:
1
23.0
Jimena
11
2.48
Enrique
2
22.1
Rick
12
1.77
Patricia
3
15.3 (3.79)
Felicia
13
1.57
Marty
4
(12.3)
Neki
14
1.50
Ignacio
5
9.73 (2.24)
Guillermo
15
1.30
Nora
6
8.92
Carlos
16
1.13
Blanca
7
5.27
Linda
17
0.970
Kevin
8
0.405 (3.11)
Hilda
18
0.810
Dolores
9
3.31
Andres
0.810
Olaf
10
(2.75)
Lana
20
(0.245)
Maka
Total: 100 (24.5)
右邊的圖表顯示了這季所有風暴的氣旋累積指數。廣義地,氣旋累積指數就是一種量度風暴威力乘以其生存時間的指標,所以生存時間長的風暴和較強的颶風,氣旋累積指數會特別高。只有熱帶風暴強度(34 節 / 63 km/h)以上,並被國家颶風中心 發出完整報告的熱帶氣旋,氣旋累積指數才會被計算[ 3] 。
括號內的數值屬於中太平洋的風暴;而沒有括號的則屬東太平洋。
風暴時間表
颶風季影響
以下圖表顯示了2009年太平洋颶風季 的所有熱帶氣旋以及它們的登陸資料(如有)。在括號內的死亡人數屬於非直接,但仍與風暴有關的死亡。所有破壞及死亡數字都包括風暴在擾動及溫帶氣旋階段時的資料。
2009年太平洋颶風季 统计
风暴名称
持续日期
风暴最高强度
最大持续风速
最低气压 (百帕 )
ACE
登陆
损失 (百万美元 )
死亡人数
地点
时间
风速
一E
6月18日—6月19日
热带低氣压
55 km/h
1003
0
没有登陆
不詳
0
安德烈斯
6月21日—6月24日
一级飓风
130 km/h
984
2.9475
没有登陆
不詳
3 (2)
布蘭卡
7月6日—7月8日
热带风暴
85 km/h
998
1.215
没有登陆
無
0
卡洛斯
7月10日—7月16日
二级飓风
165 km/h
971
8.92
没有登陆
無
0
多洛雷斯
7月14日—7月16日
热带风暴
95 kn/h
997
0.8475
没有登陆
無
0
拉納
7月30日—8月3日
热带风暴
100 km/h
995
2.7
没有登陆
無
0
恩里克
8月3日—8月7日
热带风暴
100 km/h
994
2.205
没有登陆
無
0
費利西亞
8月3日—8月11日
四级飓风
230 km/h
935
19.5875
没有登陆
無
0
九E
8月9日—8月12日
热带低氣压
55 km/h
1006
0
没有登陆
無
0
馬卡
8月10日—8月12日
热带风暴
65 km/h
1008
1.175
没有登陆
無
0
吉列爾莫
8月12日—8月19日
三级飓风
205 km/h
954
12.2375
没有登陆
無
0
希爾達
8月22日—8月27日
热带风暴
100 km/h
995
3.5175
没有登陆
無
0
伊格納西奧
8月24日—8月27日
热带风暴
85 km/h
999
1.54
没有登陆
無
0
希梅納
8月28日—9月4日
四级飓风
250 km/h
931
24.0175
墨西哥 南下加利福尼亞州 科蒙都 聖瑪格麗塔島
9月2日
165 km/h
37.3
1 (2)
墨西哥 南下加利福尼亞州 科蒙都 聖卡洛斯 [ 72]
9月2日
165 km/h
墨西哥 南下加利福尼亞州 科蒙都 聖胡安尼科 [ 73]
9月2日
140 km/h
墨西哥 南下加利福尼亞州 穆萊赫 聖羅薩利亞
9月4日
45 km/h
二C
8月28日—8月29日
热带低氣压
55 km/h
1007
0
没有登陆
無
0
凱文
8月29日—9月1日
热带风暴
85 km/h
1000
1.135
没有登陆
無
0
琳達
9月7日—9月11日
一级飓风
140 km/h
985
5.4425
没有登陆
無
0
馬蒂
9月16日—9月19日
热带风暴
75 km/h
1002
1.5725
没有登陆
無
0
諾拉
9月22日—9月25日
热带风暴
95 km/h
997
1.3425
没有登陆
無
0
奧拉夫
10月1日—10月3日
热带风暴
75 km/h
996
0.9325
没有登陆
無
0
帕特里夏
10月11日—10月14日
热带风暴
95 km/h
996
1.7675
没有登陆
無
0
里克
10月15日—10月21日
五级飓风
285 km/h
906
21.705
墨西哥 錫那羅亞州 馬薩特蘭
10月21日
95 km/h
無
1
奈基
10月18日—10月28日
三级飓风
205 km/h
950
12.44
没有登陆
無
0
季节总结
23個 熱帶氣旋
6月18日 – 10月28日
285 km/h
906
127.25
5 次登陆
37.3
5 (4)
風暴命名
2009年於太平洋東北部形成的風暴將使用以下名稱[ 117] ,其清單與2003年颶風季 一樣。另在中太平洋形成的風暴會使用另一組名稱[ 118] 。
東太平洋
Andres 02E
Blanca 03E
Carlos 04E
Dolores 05E
Enrique 07E
Felicia 08E
Guillermo 10E
Hilda 11E
Ignacio 12E
Jimena 13E
Kevin 14E
Linda 15E
Marty 16E
Nora 17E
Olaf 18E
Patricia 19E
Rick 20E
Sandra(未用)
Terry(未用)
Vivian(未用)
Waldo(未用)
Xina(未用)
York(未用)
Zelda(未用)
中太平洋
中太平洋颶風的名字共有四組,與其他命名系統不同的是,由於該區風暴數量稀少,這些清單並非每年度作替換,而是當一組名稱用罊,才使用另一組名稱。現時使用中的名稱如下[ 118] :
Lana 06E
Maka 01C
Neki 03C
Omeka(未用)
Pewa(未用)
Unala(未用)
Wali(未用)
如有風暴名字退出,它們將會於2010年春季由世界氣象組織宣佈。
參考資料
內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