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PELAJAR.COM
Privacy Policy
My Blog
New Profil
Kampus
Prov. Aceh
Prov. Bali
Prov. Bangka Belitung
Prov. Banten
Prov. Bengkulu
Prov. D.I. Yogyakarta
Prov. D.K.I. Jakarta
Prov. Gorontalo
Prov. Jambi
Prov. Jawa Barat
Prov. Jawa Tengah
Prov. Jawa Timur
Prov. Kalimantan Barat
Prov. Kalimantan Selatan
Prov. Kalimantan Tengah
Prov. Kalimantan Timur
Prov. Kalimantan Utara
Prov. Kepulauan Riau
Prov. Lampung
Prov. Maluku
Prov. Maluku Utara
Prov. Nusa Tenggara Barat
Prov. Nusa Tenggara Timur
Prov. Papua
Prov. Papua Barat
Prov. Riau
Prov. Sulawesi Barat
Prov. Sulawesi Selatan
Prov. Sulawesi Tengah
Prov. Sulawesi Tenggara
Prov. Sulawesi Utara
Prov. Sumatera Barat
Prov. Sumatera Selatan
Prov. Sumatera Utara
Partner
Ensiklopedia Dunia
Artikel Digital
Literasi Digital
Jurnal Publikasi
Kumpulan Artikel
Profil Sekolah - Kampus
Dokumen 123
1867年臺灣
臺灣歷史
|
台灣歷史年表
世纪
:
18世纪臺灣
|
19世纪臺灣
|
20世纪臺灣
年代
:
1830年代臺灣
|
1840年代臺灣
|
1850年代臺灣
|
1860年代臺灣
|
1870年代臺灣
|
1880年代臺灣
|
1890年代臺灣
年份
:
1862年臺灣
|
1863年臺灣
|
1864年臺灣
|
1865年臺灣
|
1866年臺灣
|
1867年臺灣
|
1868年臺灣
|
1869年臺灣
|
1870年臺灣
|
1871年臺灣
|
1872年臺灣
纪年
:
丁卯
年
(
兔年
)、
清朝
同治
6年
1867年
臺灣
臺灣歷史
|
台灣歷史年表
世纪
:
18世纪臺灣
|
19世纪臺灣
|
20世纪臺灣
年代
:
1830年代臺灣
|
1840年代臺灣
|
1850年代臺灣
|
1860年代臺灣
|
1870年代臺灣
|
1880年代臺灣
|
1890年代臺灣
年份
:
1862年臺灣
|
1863年臺灣
|
1864年臺灣
|
1865年臺灣
|
1866年臺灣
|
1867年臺灣
|
1868年臺灣
|
1869年臺灣
|
1870年臺灣
|
1871年臺灣
|
1872年臺灣
纪年
:
丁卯
年
(
兔年
)、
清朝
同治
6年
旗幟
清朝
三角黃龍旗
臺灣清治時期
(1683年-1895年)
政治
国家领导人
科技
天文
–
科技
–
铁路
文化娛樂
文学
–
音乐
–
遊戲
–
電視節目
(
中国大陆电视剧
–
台湾电视剧
)
體育
體育
–
足球
–
籃球
–
棒球
–
撞球
區域
中国
–
上海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
日本
–
朝鲜半岛
–
马来亚
–
新加坡
–
歐洲
–
美國
分類
分類
–
出生人物
–
逝世人物
(
列表
)
–
維基新聞
政府
斯卡羅酋邦
瑯嶠君主
:卓杞篤(Cuqicuq Garuljigulj)
清帝國
清朝皇帝
:
同治帝
臺灣府知府
:
葉宗元
大事記
1867年3月(同治六年):發生
羅發號事件
,因
美國
船難者誤闖
臺灣原住民族
領土而被視為
侵略
者,遭
屏東
排灣族
出草
捍衛家園,遭到龜仔甪社(今
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
旁
社頂
部落)的排灣族原住民
出草
攻擊,船長亨特(J. W. Hunt)夫婦等十三人慘遭殺害,史稱
羅發號事件
。唯一倖免的粵籍水手逃至
打狗
(今
中華民國
高雄市
),並向當地官府報告,惟時清朝政府以
枋寮
至
鵝鑾鼻
是不載版圖(意生番地),而消極處理。
1867年4月18日(同治六年):當時
美國駐廈門領事
李仙得
聞訊後赴臺,抵達
台灣府
[
1
]
,希望能與原住民直接聯繫,但被拒絕上岸
[
2
]
。
1867年6月13日(同治六年):
美軍
發起
福爾摩沙遠征
,
美國海軍
兩艘戰艦載送181員海軍官兵在臺灣東南岸登陸,兵分兩路,分別由哈特福號中校指揮官
喬治·貝爾納普
(
英语
:
George Belknap
)
及
海軍少校
亞歷山大·史密德·麥肯齊
領導,在不熟悉當地地形的情況下,於未納入清朝版圖的叢林中行軍,遭排灣族人以火槍伏擊。美軍僅1員軍官死亡(亞歷山大·史密德·麥肯齊於當日戰死於
墾丁
),但美軍放棄原定作戰目標(擊敗排灣族並佔領其部落)並撤回至戰艦內,遠征行動以美軍未達成作戰目標而告終,惟此趟報復遠征並未成功,是
美國海軍
史上其中一次遠征吃敗仗的紀錄。
1867年10月(同治六年):
美國
與台灣原住民
瑯嶠十八社
因
羅發號事件
和
福爾摩沙遠征
一事,在
恆春
東門東方三公里處,古名叫火山的地方訂立盟約,稱之為「
南岬之盟
」
1867年12月18日(清同治6年11月23日):發生於
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臺灣道
臺灣府
淡水廳
雞籠
外海
地震
引發的
大海嘯
,造成
雞籠
和
金包里堡
沿海嚴重傷亡
[
3
]
[
4
]
。
出生
6月11日(陰曆五月九日)——
伊能嘉矩
,民俗學者、人類學者。
日治時期
在臺致力
臺灣研究
。著有《臺灣地名辭書》、《
臺灣文化志
》。逝世於日本
陸奧國
(今
岩手縣
遠野市
)(
1925年
逝世)
逝世
6月
6月13日:
亞歷山大·史密德·麥肯齊
,25歲,
美國海軍
少校
,參與
福爾摩沙遠征
中陣亡於
墾丁
。
美國海軍
亞歷山大·麥肯齊
少校
參考來源
^
駱芬美.
被混淆的臺灣史: 1861~1949之史實不等於事實
. 時報文化. 2014-01-17: 86
[
2020-03-03
]
.
ISBN
9789571358864
. (原始内容
存档
于2018-12-04)
(中文(臺灣))
.
^
《征臺記事‧武士刀下的牡丹花》,第一章。作者/愛德華‧豪士(Edward H. House),翻譯/陳政三,出版日/2003年2月,出版社/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 957-8491-95-6
,原書籍/The Japanese expedition to Formosa(1875年4月於東京)
^
大規模歷史災害地震
. 臺灣地區歷史地震文獻資料庫. 2014年2月15日
[
2016-02-15
]
. (原始内容
存档
于2020-10-31)
(中文(臺灣))
.
^
徐泓. 〈清代台灣天然災害史料彙編〉. 《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2-01號. 臺北: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983.
查
论
编
各年台灣
(1624年至今)
17世紀
1624
1625
1626
1627
1628
1629
1630
1631
1632
1633
1634
1635
1636
1637
1638
1639
1640
1641
1642
1643
1644
1645
1646
1647
1648
1649
1650
1651
1652
1653
1654
1655
1656
1657
1658
1659
1660
1661
1662
1663
1664
1665
1666
1667
1668
1669
1670
1671
1672
1673
1674
1675
1676
1677
1678
1679
1680
1681
1682
1683
1684
1685
1686
1687
1688
1689
1690
1691
1692
1693
1694
1695
1696
1697
1698
1699
1700
18世紀
1701
1702
1703
1704
1705
1706
1707
1708
1709
1710
1711
1712
1713
1714
1715
1716
1717
1718
1719
1720
1721
1722
1723
1724
1725
1726
1727
1728
1729
1730
1731
1732
1733
1734
1735
1736
1737
1738
1739
1740
1741
1742
1743
1744
1745
1746
1747
1748
1749
1750
1751
1752
1753
1754
1755
1756
1757
1758
1759
1760
1761
1762
1763
1764
1765
1766
1767
1768
1769
1770
1771
1772
1773
1774
1775
1776
1777
1778
1779
1780
1781
1782
1783
1784
1785
1786
1787
1788
1789
1790
1791
1792
1793
1794
1795
1796
1797
1798
1799
1800
19世紀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1812
1813
1814
1815
1816
1817
1818
1819
1820
1821
1822
1823
1824
1825
1826
1827
1828
1829
1830
1831
1832
1833
1834
1835
1836
1837
1838
1839
1840
1841
1842
1843
1844
1845
1846
1847
1848
1849
1850
1851
1852
1853
1854
1855
1856
1857
1858
1859
1860
1861
1862
1863
1864
1865
1866
1867
1868
1869
1870
1871
1872
1873
1874
1875
1876
1877
1878
1879
1880
1881
1882
1883
1884
1885
1886
1887
1888
1889
1890
1891
1892
1893
1894
1895
1896
1897
1898
1899
1900
20世紀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1世紀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參見:
台灣歷史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