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目的主題是2014年之前的香港第三級足球聯賽。关于2014年之後的香港第四級足球聯賽,請見「
香港丙組聯賽 」。
香港丙組足球聯賽 (英文 :Hong Kong Third Division League ),是香港一個已停辦的業餘足球聯賽,由香港足球總會 主辦,屬於香港第三級足球聯賽。丙組足球聯賽成立於1951年。丙組聯賽早期分為香港丙組(甲)足球聯賽 及丙組(乙)足球聯賽,兩組聯賽的冠軍爭奪丙組總冠軍,兩組聯賽的亞軍爭奪總季軍,兩組聯賽的最後一名則被淘汰出局。
至2002年,香港足球總會 因為荷蘭足球顧問報告書,決定改革丙組聯賽,與十八區區議會合作,成立香港丙組(地區)足球聯賽 取代原有的丙組(乙)足球聯賽。按照香港足球總會之聯賽章則規定,參與地區聯賽之球隊需由該區區議會 確定,並且由區議會直接或間接參與管理。[ 2] ,非地區球隊則會被編入丙組(甲)作賽。
因應「鳳凰計劃」之啟動,兩組聯賽將會於2012–13年度球季合併,並復辦香港丁組足球聯賽 [ 1] 。
2014年,醞釀多時的「鳳凰計劃」正式推行,香港足球總會為香港足球聯賽系統重新定位,由「香港乙組聯賽 」取代舊有的「香港丙組足球聯賽」成為香港第三級足球聯賽。最後一屆丙組足球聯賽於2013–14年球季舉行,由駿其天旭 奪得冠軍。改制後的首屆香港丙組聯賽 (第四級聯賽)於2014–15年球季舉行。
賽制
丙組(甲)聯賽及丙組(地區)聯賽的最大參賽隊伍數目均為 20 隊,以單循環作賽,丙組(甲)聯賽每場必需派出不少於 3 名 26 歲以下之球員,而丙組(地區)聯賽則相反,每場比賽只能派出不多於3名26歲以上的球員作賽,此外,任何參賽球隊都不能以外援球員出賽。
升降制度方面,每組之首兩名將進入丙組聯賽總決賽,進入總決賽之四支隊伍將以單循環對賽,首兩名將會獲得升上乙組聯賽 的資格,而未能獲得升班資格的球隊將會回到原來的聯賽作賽。
丙組聯賽每組最後兩名,需進入丙組聯賽出局附加賽,附加賽最後兩名將需於來季離開聯賽。
因應「鳳凰計劃」之啟動,兩組聯賽將會於2012-13年度球季合併。2011年-12年丙組聯賽總決賽之第三、四名將會於12年-13年球季 保留於丙組;丙組(甲)聯賽排名第3至10名之球隊會於12年-13年球季 保留於丙組、排名第11至20名之球隊將於新增之香港丁組足球聯賽 作賽;丙組(地區)聯賽排名第3至4名之球隊於12年-13年球季 保留於丙組、而排名第5至8名之球隊將於新增之香港丁組足球聯賽 作賽。[ 1]
歷史
聯賽改革
2014-2015年球季,因應香港超級聯賽 成立,香港丁組足球聯賽 升格為香港丙組聯賽 ,而第一屆升格後的香港丙組聯賽 共有14隊球會參加。
歷屆冠軍
以下資料根據《香港足球總會九十週年紀念特刊》及歷年《香港足球總會年報》。
1951–52:空軍通訊 367 營
1952–53:大東
1953–54:民航
1954–55:九巴
1955–56:軍醫
1956–57:加山
1957–58:愉園
1958–59:冠雲
1959–60:五一七
1960–61:太華足球隊
1961–62:警察
1962–63:怡和
1963–64:筲漁
1964–65:消防
1965–66:電話
1966–67:怡和
1967–68:市政、中健(雙冠軍)
1968–69:愉園
1969–70:鐵行
1970–71:精工
1971–72:晨星
1972–73:怡和
1973–74:警察
1974–75:海蜂
1975–76:駒騰
1976–77:天鵝
1977–78:寶路華
1978–79:港會
1979–80:菱電
1980–81:晨星
1981–82:華雄
1982–83:佳寧
1983–84:港燈
1984–85:星島
1985–86:金鷹
1986–87:港會
1987–88:英軍
1988–89:馬天尼
1989–90:大田
1990–91:五一七
1991–92:流浪
1992–93:瑞聯
1993–94:瑞聯
1994–95:五一七
1995–96:二合
1996–97:淦源
1997–98:傑志
1998–99:福建
1999–00:浩運
2000–01:教聯
2001–02:國強
2002–03:聖約瑟
2003–04:大埔
2004–05:德高朋友
2005–06:石硤尾
2006–07:東盟大中
2007–08:沙田
2008–09:屯門
2009–10:深水埗
2010–11:灣仔
2011–12:東方
2012–13 :黃大仙
2013–14 :駿其天旭
相關條目
參考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