隙頂

隙頂象山觀景平台景

隙頂,舊稱為曦頂[1],隸屬台灣嘉義縣番路鄉公田村,海拔1250公尺的村莊,位於阿里山公路54公里處附近,以雲瀑、日出、雲海等自然景觀跟高山茶聞名。

歷史

番路是阿里山嘉義來往要道,在台灣開拓史上,此地早期以製炭、採藥、抽藤、鋸板、伐樟取腦、剝棕櫚皮、造紙為主。地名則源自於,隙頂山與二延平山高聳對峙,先民取道孔隙入山,據此地形特徵,故取名為「隙頂」。

十九世紀以前,隙頂應屬原住民區域。在原住民鄒語的名稱是 Yauvakazna,意思是很多動物聚集的地方。由於終年雲霧繚繞,地形險要,隱含著神祕的地理環境,所以先民有句話(台語):「若嫁入隙頂山,沒死嘛黑乾。嫁下諸羅城,一工兩頓嘛好名。」充分顯示早期住民困苦的生活窘境。隙頂山又名茶林山,原本是原生茶林立的地方,台灣日治時期末年,嘉義農校勘察團曾召集當地士紳,研究推廣種植蒔茶。直到阿里山公路開通以後,居民引進金萱茶、青心烏龍茶等農作物,才得以改善當地的經濟,是阿里山主要茶區之一。

地理與經濟

隙頂地區屬於溫暖帶亞熱帶交會區,又位居北回歸線地帶,發展出多樣化農產品,金萱茶、青心烏龍茶、甜柿蝴蝶蘭都是重要的地方物產。[2]

公車資訊

編號 經營業者 區間 備註
7302 嘉義縣公車 嘉義奮起湖 大雅站、二二八紀念館、崇文國小、南門、中央噴水站、彰化銀行、嘉義火車站、新光三越遠東站、文化路口、大業國中、輔仁中學、興村、後庄、中莊橋、和美村、三和公司、司公廍、頂中下街、頂六、頂六國小、田寮路口、金蘭、樹頭埔、湖子厝、隆興、吳鳳成仁地、汴頭、灣潭仔路口、石山店、吳鳳廟、十塊厝、五虎寮、公館仔、雙連橋、牛埔農場、逐鹿社區、觸口遊客中心、工程處、觸口派出所、黎明國小、觸口、仁愛橋、三號橋、石鼓盤、公田路口、下路、下寮、東下寮、五越子頭、中寮、鞍腳、文化城、竹湖路口、下東竹湖、麻竹湖口、龍美、鹿堀、瞭望台、鞍頂、林厝、隙頂、東隙頂、潮州湖、巃頭坪、巃頭、石壁、永樂、下永和、東永和、永興、頂永興、望峰、石棹、頂石棹、中興國小、山羊路口、苗圃、中和國小、奮起湖、中山山莊、奮起湖終點站
7314 嘉義縣公車 嘉義達邦 大雅站、二二八紀念館、崇文國小、南門、中央噴水站、彰化銀行、嘉義火車站、新光三越遠東站、文化路口、大業國中、輔仁中學、興村、後庄、中庄橋、和美村、三和公司、司公廍、頂中下街、頂六、頂六國小、田寮路口、金蘭、樹頭埔、湖子厝、隆興、吳鳳成仁地、汴頭、灣潭仔路口、石山店、吳鳳廟、十塊厝、五虎寮、公館仔、雙連橋、牛埔農場、逐鹿社區、觸口遊客中心、工程處、觸口派出所、黎明國小、觸口、仁愛橋、三號橋、石鼓盤、公田路口、下路、下寮、東下寮、五越子頭、中寮、鞍腳、文化城、竹湖路口、下東竹湖、麻竹湖口、龍美、鹿堀、瞭望台、鞍頂、林厝、隙頂、東隙頂、潮州湖、巃頭坪、巃頭、石壁、永樂、下永和、東永和、永興、頂永興、望峰、石棹、樂野、阿里山國中小、永富、花圃、米洋、葡里、竹腳、基布鳥、特富野路口、達邦
7322 嘉義縣公車 嘉義阿里山

台灣好行阿里山B線
從嘉義火車站出發、頂六國小、吳鳳廟、觸口遊客中心、觸口、龍美、隙頂、巃頭坪、石棹、十字村、青年活動中心、阿里山
台灣好行阿里山B線(繞駛奮起湖)
從嘉義火車站出發、頂六國小、吳鳳廟、觸口遊客中心、觸口、龍美、隙頂、巃頭坪、石棹、奮起湖終點站、十字村、青年活動中心、阿里山

7329 嘉義縣公車 嘉義高鐵站阿里山

台灣好行阿里山A線
高鐵嘉義站、頂六國小、吳鳳廟、觸口遊客中心、觸口、龍美、隙頂、巃頭坪、石棹、十字村、青年活動中心、阿里山

參考文獻

  1. ^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蛻變阿里山. 2013年11月: 40 [2017-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8). 
  2. ^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隙頂休閒步道區.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2017-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