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趾滨鹬
|
|
|
|
科学分类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鸻形目 Charadriiformes
|
科:
|
鹬科 Scolopacidae
|
属:
|
滨鹬属 Calidris
|
种:
|
长趾滨鹬 C. subminuta
|
二名法
|
Calidris subminuta
|
異名
|
Erolia subminuta
|
长趾滨鹬(学名:Calidris subminuta),又稱雲雀鷸,为鹬科滨鹬属的鸟类。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华东、西至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2]
屬名來自古希臘語 kalidris 或 skalidris,這是亞里士多德用來形容一些灰色水邊鳥類的詞語。種小名 subminuta 來自拉丁語 sub,意為"接近"和 minuta,意為"小",因為它與小濱鷸,Calidris minuta 相似。[3]
它在北亞[4] 範圍內繁殖,並且具有強烈的遷徙性,冬季在南亞和東南亞以及澳大拉西亞過冬。它在西歐僅作為非常稀有的迷鳥出現。
這種鳥有黃褐色的腿和短而細的深色喙。繁殖期的成鳥上身呈深棕色,羽毛中央顏色更深,下身為白色。它們的眼睛上方有一條淺色的線,頭頂呈棕色。在冬季,長趾濱鷸上部呈灰色。幼鳥的上身色彩鮮豔,帶有紅褐色和白色的披肩條紋。
這種鳥與其他類似的小型涉禽(通常被統稱為"peeps"或"stints")很難區分開來。尤其是,長趾濱鷸與其北美的對應種小濱鷸非常相似。它與該物種的區別在於其更為纖細、長頸的外觀,更長的趾頭、稍微鮮豔的顏色和較弱的翼帶。
這些鳥類在泥灘上覓食,通過視覺拾取食物,有時也會用喙探查。它們主要以小型甲殼類動物、昆蟲和蝸牛為食。對於這個物種的繁殖習性知之甚少,儘管它們在地面築巢,雄鳥會進行展示飛行。
描述
長趾濱鷸是一種非常小的涉禽,體長僅為13至16 cm(5.1至6.3英寸),翼展為26.5至30.5 cm(10.4至12.0英寸),體重約為25 g(0.9 oz)。它有一個小頭和短而直的尖尖喙。頸部纖細,腹部圓潤,長腿靠後。趾頭纖細且長,尤其是中趾。主羽延伸至尾巴。頭頂為棕色,眼睛上方有一條淺色條紋。上部呈棕色,羽毛中央顏色較深。胸部有淡棕色的斑點,下部為白色。腿和腳為黃色,喙為深棕色,除了下喙基部為黃色或淺棕色。[5][6]
這種鳥有一種獨特的站立姿態,其飛行叫聲與其他鷸科鳥類不同。在地面上,它可能會與紅胸濱鷸(Calidris ruficollis) 混淆,但其身形更纖細且稍小。[5]
分佈與棲地
長趾濱鷸在北半球夏季期間於西伯利亞繁殖。對其繁殖習性知之甚少,但其繁殖範圍包括楚科奇半島、科里亞克高原、科曼多爾群島、千島群島、鄂霍次克海沿岸地區、上揚斯克區北部以及鄂畢河和額爾齊斯河周邊地區。繁殖季節過後,它會向南遷徙,經過中國、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並向西前往緬甸、孟加拉國、尼泊爾、斯里蘭卡和馬爾代夫。它是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的訪客,也是瑞典、南非、美拉尼西亞、夏威夷、北美西北部以及白令海地區的迷鳥。在其過冬區域,它會訪問各種濕地棲地,包括淺淡水或微鹹水區域、湖泊、沼澤、洪泛區、濕地、潟湖、泥濘海岸和污水池。[5]
行為
長趾濱鷸在濕地覓食,用喙探查地面。它以軟體動物、甲殼類動物、兩棲動物、昆蟲、其他無脊椎動物和種子為食。它會在柔軟的泥濘中或餵食區邊緣的低矮植被中休息。[5] 在其俄羅斯的繁殖區域中,其棲地為凍原、針葉林、開闊的草地沼澤或沼澤。築巢地點通常位於有苔蘚、莎草和矮柳的區域,通常是隱藏良好的淺坑,位於莎草或乾草堆上。[1]
狀態
長趾濱鷸的分佈範圍非常廣,全球估計有10,000到100,000隻個體。可能有約25,000對繁殖對。人口趨勢未知,但IUCN已將該鳥列為無危物種。未發現有特別的威脅。[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