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若和

趙若和南宋末年皇族。

趙家堡族譜

福建省漳浦縣趙家堡族譜《趙氏本末序》及相關書籍記述,宋太祖趙匡胤之弟趙廷美第七代孫趙彥卿(八世)是北宋末年的學士,在靖康之難後遷移福建,其子趙寤夫(九世。一作「趙賽夫」)任武節郎,其孫趙時晞(十世)封宜亭侯,生次子趙若和(十一世)。

趙若和出生於嘉熙丁酉年(1237年)二月廿七日,[1]幼年時由宋理宗選入宮中,作為皇儲。[2]宋度宗繼位後,退而就藩,為閩中郡王(一作「閩沖郡王」),居福州。宋端宗二年(1277年),元兵進犯福建,趙若和跟随衛王趙昺播遷于廣東新會之崖山,並在當地迎娶斗洞太師伍隆起次女伍玉蕊為妻。祥興二年(1279年)崖山海戰,宋亡。趙若和與許達甫黃材等人以十六船奪港而出,在廈門浯嶼一带遇上颱風,漂流到漳浦縣浦西(今龍海市南太武山下銀坑),為逃避元兵追拿,改名黃天柱,在當地擇地建樓,終世隱居。元至順壬申年(1332年)正月十日去世[3],享年96歲,葬于洋浦湖西東林安德橋。

趙家堡族譜:魏王光美生德文,德文生承選,承選生克艱,克艱生叔軺,叔軺生修之,修之生公明,公明生彥卿,彥卿生寤夫,寤夫生時晞,時晞生若和。

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御史朱鑒處理趙若和孫子黃明官同姓通婚案,查閱族譜後,奏報朝廷,恢復趙姓。

隆慶五年(1571年),趙若和第十世孫趙範任浙東按察司兵備道副使,衣錦還鄉後於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重新擴建趙家堡。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趙範之子趙公瑞,考察開封、杭州宋代兩京建築布局,擴建外城,增加不少仿宋建築和懷宋題刻。

家庭

妻妾
子女

宋史

《宋史·宗室世系》記載與趙家堡族譜名字略有不同,時晞之後無記載。

《宋史》卷235:魏王廷美生潁川郡王德彝,德彝生廣平侯承矩,承矩生光國公克廣,克廣生建國公叔亞,叔亞生清源侯導之,導之生承議郎公揆,公揆生彥游,彥游生韞夫,韞夫生時濟,時濟生若和,若和生二子:嗣炳、嗣炤。

《宋史》卷241:魏王廷美生申王德文,德文生博陵郡王承選,承選生奉化郡公克艱,克艱生武翼郎叔輑,叔輑生承信郎修之,修之生公明,公明生彥𤥗,彥𤥗生寤夫,寤夫生時晞

注釋

  1. ^ 據章曉宇《福建漳浦趙家堡村寨形態研究》引趙家堡《趙家族譜》「祖墓烈名地號」;《閩沖郡王趙家堡族譜》第六章〈修譜史記·宋魏王裔閩沖郡王若和公記事〉作「生扵咸諄丁卯二月初七日」。
  2. ^ 宋理宗為宋太祖第十一代孫,與趙若和同輩。宋仁宗、宋高宗、宋寧宗、宋理宗四帝無子,皆傳位給侄子,族譜謂幼時曾為皇儲之說當是為抬高自己身價的說法。
  3. ^ 據章曉宇《福建漳浦趙家堡村寨形態研究》引趙家堡《趙家族譜》「祖墓烈名地號」;《閩沖郡王趙家堡族譜》第六章〈修譜史記·宋魏王裔閩沖郡王若和公記事〉作「卒扵至順壬申正月十七日」。

參考

  • 《宋史》卷235、卷241
  • 趙家堡族譜《趙氏本末序》
  • 漳浦湖西村黃氏族譜《文忠公族譜序》
  • 《漳浦文史資料》第7-8期
  • 《浦西黄氏源流史料》,《聯合報》1987年4月5日第8版
  • 章曉宇,《福建漳浦趙家堡村寨形態研究》,東南大學學報1990年9月
  • 王頲、趙冉,《宋末宰相陳宜中占城之行與趙若和家世》,史林,2011年第2期
  • 潘猛補,《陳宜中魂歸何處再考辨》,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年第2期
  • 陳栗、韋棟,《關於陳宜中占城回國的論証》,福建社會科學院學術評論雜誌,2018年第3期
  • 泉州趙宋南外宗正司研究會編,《趙宋南外宗與泉州》,2016年1月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