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莎劇依據戲劇家莎士比亞的作品,改編成豫劇的劇本,並以豫劇表演形式於舞臺演出的作品類型的統稱。目前在臺灣共有《約╱束》、《量 ‧ 度》、《天問》三部豫莎劇,其原作品是《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一報還一報》(Measure for Measure)、《李爾王》(King Lear)。[1][2]
臺灣莎劇的戲曲改編
豫莎劇是臺灣首次以主題性、系統性製作於舞臺演出的作品類型的統稱。臺灣近20年來計有70餘部由不同劇種改編莎士比亞的舞臺戲劇作品。臺灣第一個以莎士比亞劇本作改編的戲曲作品是1981年大鵬劇隊的《席》(改編自《椅子》),後續有1986年當代傳奇劇場的《慾望城國》(改編自《馬克白》)、2001年當代傳奇劇場《李爾在此》[3](改編自《李爾王》)、2003年國立臺灣藝術學院畢業公演《李爾王》(改編自《李爾王》)等諸多作品,由於各劇團在經費、人力、理念、目標的不同考量,所以此類改編莎士比亞戲劇作品大多是零星出現,缺乏整體製作脈絡可以依循的規則。[4]
計劃與執行
以豫莎劇主題製作的劇本,依據豫劇板式、聲腔改編,並非純粹的語言翻譯。臺灣大學彭鏡禧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陳芳教授依據情節和故事背景,讓劇本內含更多的創造力,原著的抒情段落也可改寫成曲唱、身段表演、念白鋪陳等形式來呈現。[5]依據劇本改編的核心主軸,表演呈現方面由台南人劇團呂柏伸擔任導演,演出團隊是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1][2]
在整體的思想脈絡和呈現都有一個主體原則,陳芳教授於2023年3月發表的〈變形記──當莎士比亞遇到戲曲,臺師大陳芳帶你看懂當代莎戲曲的異化與創新〉專欄、2012年出版《莎戲曲─跨文化改編與演繹》、張瑛著作的《中國的,莎士比亞的--莎士比亞戲劇在當代中國的跨文化改編》等,皆對豫莎劇跨文化改編進行論述和研究[1]。臺灣第一部豫莎劇是2009年的《約╱束》,改編自《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原著出版於1600年,1913年在中國演出,是最早在中國演出的莎劇。《約╱束》以三個事件:彩匣、一斤肉契約、定情婚戒,表達主題約束,卻又難以約束的情節,作為劇名訂定的依據。[6]該劇曾參與英國第4屆莎士比亞雙年會展演,2011年於美國第39屆莎士比亞年會演出,及美國密西根大學、斯克蘭頓大學等地巡演。[7]《量 ‧ 度》改編自《一報還一報》(Measure for Measure),以「情、理、法」三方進行辯證,從多元面相對宗教、人性和法律等進行觀察,是一個社會問題劇的呈現。[8]《天問》改編自《李爾王》(King Lear),該劇將主角性別從男性變為女性,由臺灣豫劇皇后王海玲扮演李爾王,結合豫劇唱腔與戲曲身段,呈現王者在權力轉移與下放後,體悟人情世故的心境變化。[9]
参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