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中山大学

1926年的学生照片

中國勞動者孫逸仙大學(俄语: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рудящихся Китая имени Сунь Ятсена),1928年更名为中國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中文通稱莫斯科中山大學,是俄羅斯一所已經廢校的大學,於1925年秋季苏联支持之下成立于莫斯科,因孙中山聯俄容共政策而诞生,故以「中山」為名。1930年夏天宣布解散,前後歷時短短5年。

中國勞動者孫逸仙大學的學生們

學校性質与历史

1925年11月7日,十月革命八周年之际,中山大学正式成立。[1]学校开办时,全称是“中国劳动者孙逸仙大学”,简称“孙逸仙大学”或“孙大”。学员来自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的中国班,约100人。校址位于莫斯科市克鲁泡特金大街16号,距离克里姆林宫步行30分钟,原为沙俄时期的莫斯科第一省立中学。[2]

莫斯科中山大學所招生的对象并不仅仅是中國國民黨人,更多的是中國共產黨人,是为当时国共合作中国大革命培养政治理论骨干的特殊学校。莫斯科中山大學採用小班制上課,課程主要有俄文歷史(主要是各種革命史)、哲學唯物論辯證法、政治經濟學)、經濟地理、列寧主義、軍事科學等[3]:11。学制两年。

1927年7月26日,由於受到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清黨」(四一二事件)的影響,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表声明:“取缔”中山大学,并与之断绝一切关系,同时命令各级组织严禁再向莫斯科派遣学生。在中山大学的由国民党派遣的学生被遣返回国。托派的校长拉狄克被副校长米夫取代,米夫同时担任了共产国际远东部副部长。

1927年秋被人揭发中山大学内从事地下活动的“江浙同乡会”反动组织。苏联国家政治保卫总局专门对此事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认为确有这种“反革命秘密小组织”存在。1928年7月15日,被苏联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列为“江浙同乡会”12名骨干的左权陈启科(二人都是湖南人)向来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的中共领导人投诉。瞿秋白、周恩来等人调查后,认为并不存在这样一个组织。瞿秋白于联共政治局写信,对苏联格伯乌的调查结论提出异议。后来,共产国际监委、联共监委(书记雅罗斯拉夫斯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联合组成审查委员会审理此事,最终做出了不存在“江浙同乡会”这样一个组织的结论,并由周恩来在中山大学全体师生大会上宣布。

1928年春,更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4]

莫斯科中山大学于1930年夏天宣布解散,前后历时短短5年。该学校地址为莫斯科沃尔宏卡街俄语Улица Волхонка16号(位于今哈莫夫尼基区沃尔宏卡街克里姆林加油站俄语Кремлёвская АЗС на Волхонке)。

歷史地位

鄧小平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代領導集體核心
A balding elderly male in a black robe standing in front of a bookcase
蔣經國中華民國遷台後第二代領導人

莫斯科中山大学对中国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培養了諸如:中國國民黨方面的内政部长谷正纲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冯玉祥之子冯洪国、女兒冯弗能冯弗伐邵力子之子邵志刚叶楚伧之子叶楠于右任之女于秀芝,和共产党方面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邓小平乌兰夫叶剑英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何叔衡杨之华杨子烈施静宜趙一曼左权等都曾经是该大学的学生。蔣經國說過,烏蘭夫是跟他當年曾坐於同一椅、旁邊的同學。

台灣共產黨的骨幹成員謝雪紅也曾經在此就讀,并與蔣經國見過面。

劉江南所著的《蔣經國傳》中描述,中山大學實際上只是蘇聯共產黨的一個黨團組織,學生每天需上至少4小時的俄文課,內容也跟現時人們所知道的文科天差地遠、甚至幾乎完全無關;學生每天都要撰文「反省」,匯報思想。

不過,中國籍學生的待遇,例如餐飲住宿,則比蘇聯國籍的本地學生的待遇為佳;蔣經國也曾感到「不好意思」,對蘇俄學生懷有同情。

曾经为中國國、共兩党培养政、軍幹部的兩大学校,就是黄埔军校和莫斯科中山大学。

历届校长

參考資料

  1. ^ Sun Yat-sen University in Moscow: 1935-1930. Min-ling L. Yu. Department of History, New York University. January 1995. Page 21. UMI: 9528545
  2. ^ Sun Yat-sen University in Moscow: 1925-1930 Min-ling L. Yu. Department of History, New York University. January 1995. Page 17. UMI: 9528545
  3. ^ 李子渝、常壽林編寫. 《蔣經國》. 香港: 教育出版社. ISBN 962-12-1573-1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4. ^ 毛齐华著,《风雨征程七十春》,第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