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網球聯合會(英語: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s,縮寫:ATP)由唐納德·戴爾、鮑勃·布瑞尼爾、杰克·克雷默、克利夫·德赖斯代尔等人于1972年9月成立,旨在保護男子職業網球選手的利益。克里夫·佐斯德爾成為首任主席。自1990年開始,該協會組織了以協會名為賽事名的全球網球巡迴賽事。1990年的時候,這項全球巡迴賽事被命名為“ATP巡迴賽”,但在2001年這項賽事被改名為“ATP”。到2009年,這項賽事又被改名為“ATP世界巡迴賽”。[1] 這些改名被認為是與大奖赛网球巡回赛、世界網球錦標賽競爭的結果。
ATP全球總部設在英國倫敦,歐洲總部設立在摩納哥,美洲總部設立在美國蓬特韋德拉海灘,而涵蓋非洲、亞洲、大洋洲的ATP國際總部則設立在澳大利亞悉尼。負責管理女子職業網球選手的對應機構是女子網球聯合會。
機構歷史
1972年,由唐納德·戴爾、鮑勃·布瑞尼爾、杰克·克雷默、克利夫·德赖斯代尔成立了職業網球聯合會。傑克·克拉瑪為首任執行董事,而克里夫·佐斯德爾則為首任主席。[2] 傑克·克拉瑪創立職業網球選手排名系統,並在1973年開始實施,并沿用至今。1974年至1989年期間,國際男子網球職業賽事均由一個名叫“男子國際職業網球協會”的小組委員會管理。該小組委員會由國際網球聯合會、職業網球聯合會和來自世界各地的賽事管理者組成。在職業網球聯合會的要求下,網球賽事開始引入藥物檢查。這也使得網球成為世界運動史上第一個採用“藥檢”的職業賽事。
1973年溫網抵制事件
1973年5月,南斯拉夫頭號網球選手尼古拉·皮利奇因為拒絕代表南斯拉夫出戰戴維斯杯而被其國家的草地網球聯合會處以禁賽。[3] 這項長達九個月的禁賽處罰得到了國際草地網球聯合會的支持,雖然稍後他們減少了一個月的處罰,但也使其無法出戰當年的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4] 作為回應,職業網球聯合會宣佈如果尼古拉·皮裡奇無法出席本屆溫網的話,那麼職業網球聯合會將抵制該屆溫網。經過一系列的努力,由於最終未能達成妥協,職業網球聯合會經過投票決定抵制本屆溫網。這使得包括衛冕冠軍斯坦·史密斯在內的13名種子選手(總計16名種子選手)未能出席本屆賽事。[5][6] 而另外三名無視聯合會抵制禁令的種子選手:伊利耶·納斯塔賽、罗杰·泰勒和雷·卡爾代(Ray Keldie)則被職業網球聯合會紀律委員會課以罰款。[4]
ATP巡迴賽
最早的巡迴賽是由各賽事的負責機構與國際網球聯合會負責。但由於選手在男子國際職業網球協會中缺乏影響力和代表性,同時選手們也對該機構在賽事組織及推廣上的不利感到不滿,最終導致了選手們在1988年的嘩變,進而改編了整個巡迴賽體制。1988年8月30日,職業網球聯合會CEO漢密爾頓·喬丹宣佈職業網球聯合會從男子國際職業網球協會(當時已改名為“男子網球協會”)中退出,并將從1990年開始組織屬於職業網球聯合會的巡迴賽。[2][7][8][9] 這次重組也結束了沃爾沃與唐納德·戴爾之間是官司。[10] 1989年1月19日公佈的巡迴賽日程表為首屆1990年度賽季。[11]
1991年,巡迴賽首度將19個巡迴賽事直播及轉播權打包在全球播出。[2] 1995年,賽事網站上線,隨即與梅賽德斯-賓士簽署了一個多年贊助協議。
2008年,因為同樣的問題而引發的訴訟導致巡迴賽再度被重組。[12]
ATP世界巡迴賽
ATP世界巡迴賽包括:ATP世界巡回赛1000大师系列赛事、ATP世界巡回赛500系列赛事和ATP世界巡回赛250系列赛事三項系列賽事,而同時ATP巡迴賽還監督為新人選手舉辦的ATP挑戰賽和為資深選手舉辦的ATP冠軍賽。但是大滿貫賽事、奧運會網球賽事、戴維斯杯等賽事并不由職業網球聯合會管理及監督,但這些賽事亦可以獲得ATP排名積分。
每年網球單打及雙打選手都能在賽季末的ATP世界巡迴賽總決賽獲得較多的ATP積分。該賽事在2000年至2008年期間由職業網球聯合會與國際網球聯合會聯合舉辦,2009年之後則由職業網球聯合會獨立舉辦。而由國際網球聯合會主辦的為期一周的未來賽(入門級賽事)、為期四周的衛星賽(已於2007年取消)和大滿貫賽事都可以獲得相應的ATP積分。
具體ATP積分獲得細節請參見下表:
賽事類別 |
賽事數量 |
總獎金額(單位:美元) |
冠軍所獲積分 |
主辦機構
|
大滿貫賽事 |
4 |
詳見各賽事安排 |
2,000 |
國際網球聯合會
|
ATP年终总决赛 |
1 |
4,450,000 |
1100–1500 |
職業網球聯合會(2009年迄今)
|
ATP世界巡回赛1000大师系列赛事 |
9 |
2,450,000至3,645,000 |
1000 |
職業網球聯合會
|
ATP世界巡回赛500系列赛事 |
13 |
755,000至2,100,000 |
500 |
職業網球聯合會
|
ATP世界巡回赛250系列赛事 |
39 |
416,000至1,024,000 |
250 |
職業網球聯合會
|
ATP挑戰賽 |
178 |
40,000至220,000 |
80至125 |
職業網球聯合會
|
ITF男子巡迴賽 |
534 |
10,000至25,000 |
18至35 |
國際網球聯合會
|
2009年改革
2009年,職業網球聯合會宣佈推出全新的巡迴賽體制,名為“ATP世界巡迴賽”。ATP世界巡迴賽由ATP世界巡回赛1000大师系列赛事、ATP世界巡回赛500系列赛事和ATP世界巡回赛250系列赛事三項系列賽事構成。[13][14] 概括來說,原來的“ATP大師系列賽”改名為“ATP世界巡回赛1000大师系列赛事”;而原來的“ATP黃金國際巡迴賽”和“ATP國際巡迴賽”則分別改名為“ATP世界巡回赛500系列赛事”和“ATP世界巡回赛250系列赛事”。
ATP世界巡回赛1000大师系列赛事包括印第安維爾斯、邁阿密、蒙地卡羅、羅馬、馬德里、多倫多/蒙特利爾、辛辛那提、上海和巴黎等九個大師賽。而賽季末的ATP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則從上海遷移到倫敦。漢堡大師賽則被全新的紅土賽事馬德里大師賽所取代,馬德里大師賽是一項男子和女子都可以參與的混合賽事。而從2011年開始,羅馬大師賽和辛辛那提大師賽也將變革為混合賽事。除非有醫療證明,否則職業網球聯合會將嚴厲懲罰那些故意不參加ATP世界巡回赛1000大师系列赛事的頂級選手們。該懲罰計劃用於消除類似蒙地卡羅大師賽和漢堡大師賽那樣由選手和組織方而導致的爭議和抗議。漢堡大師賽和蒙地卡羅大師賽都曾對職業網球聯合會提起過訴訟,[15] 作為和解條件,職業網球聯合會決定保留蒙地卡羅大師賽依舊作為ATP世界巡回赛1000大师系列赛事一員,可以享有更高的獎金和1000分的ATP積分,但同時蒙地卡羅大師賽將不再是一個強制網球頂級選手必須參加的賽事。因而,蒙地卡羅大師賽決定不再起訴職業網球聯合會。而漢堡大師賽則被“降級”為ATP世界巡回赛500系列赛事。[16] 漢堡大師賽決定不接受與職業網球聯合會的和解,但隨後他們也輸掉了這場官司。[17]
ATP世界巡回赛500系列赛事包括鹿特丹、迪拜、里約、墨西哥公开赛、巴薩隆納、漢堡、華盛頓、北京、東京、巴塞爾和奧地利公開賽。
職業網球聯合會與國際網球聯合會宣佈自2009年戴维斯杯将首次引入ATP积分,只有参加戴维斯杯世界组或是世界组附加赛的球员才能获得排名积分。所分配的积分是属于500积分的范畴但 并不保证选手进入500赛事。在之前52周内,四个附加赛上所累积的积分球员可以列入500积分范畴。全年赢得8场单打比赛的球员获得125分额外奖励。[18]
ATP排名
職業網球聯合會每週會公佈兩個排名,一個是每週滾動的積分排名,被稱之為“阿聯酋航空ATP排名”(俗稱“世界排名”);而另一個則是本賽季迄今為止累積積分排名,被稱之為“阿聯酋ATP倫敦之路排名”(俗稱“ATP冠軍積分”)。[19]
ATP排名是用來確定各項網球賽事中單打與雙打選手的入選資格及種子選手資格。阿聯酋ATP排名的統計週期為52周,但不包括ATP世界巡迴賽總決賽,同時這些積分將在賽季末的最後一項賽事結束后全部作廢。而那個在賽季結束后累積積分最高的排名選手即為當年的“世界第一”。而阿聯酋ATP倫敦之路排名則是以一年內所有積分累加的數據,即“選手截止上週的ATP冠軍積分−選手去年上週的同期積分+選手今年上週的積分=選手截止本週的ATP冠軍積分”。阿聯酋ATP倫敦之路排名最終排名前八的選手即可參加ATP世界巡迴賽總決賽。
從2009年賽季開始,所有積分都翻了一倍以適應全新的排名系統。
参见
參考資料
外部链接
|
---|
|
粗体表示“超级大师赛”,赛事时间从8天扩展到12天,签表从56签扩大到96签 |
|
---|
歐洲 |
---|
奧地利 | |
---|
比利時 | |
---|
波士尼亞 赫塞哥維納 | |
---|
保加利亞 | |
---|
克罗地亚 | |
---|
捷克 | |
---|
丹麥 | |
---|
芬蘭 | |
---|
法國 | |
---|
德國 | |
---|
希臘 | |
---|
盧森堡 | |
---|
意大利 | |
---|
| 荷蘭 | |
---|
波蘭 | |
---|
羅馬尼亞 | |
---|
聖馬利諾 | |
---|
塞爾維亞 | |
---|
斯洛伐克 | |
---|
斯洛維尼亞 | |
---|
西班牙 | |
---|
瑞士 | |
---|
土耳其 | |
---|
烏克蘭 | |
---|
英國 | |
---|
|
|
|
|
亞洲 |
---|
中国大陆 | |
---|
以色列 | |
---|
日本 | |
---|
哈萨克斯坦 | |
---|
俄羅斯 | |
---|
新加坡 | |
---|
韓國 | |
---|
台灣 | |
---|
泰国 | |
---|
烏茲別克 | |
---|
|
|
|
|
|
|
|
---|
大师大奖赛 Masters Grand Prix | |
---|
ATP巡回赛世界锦标赛 ATP Tour World Championships | |
---|
网球大师杯赛 Tennis Masters Cup | |
---|
ATP世界巡回赛总决赛 ATP World Tour Finals | |
---|
ATP总决赛 ATP Finals | |
---|
歷任ATP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球男子单打选手 |
---|
|
納斯塔塞(1973/1974 – 40週) · 紐康姆(1974 – 8週) · 康纳斯(1974/1983 – 268週) · 博里 (1977/1981 – 109週) · 麦肯罗(1980/1985 – 170週) · 伦德尔(1983/1990 – 270週) · 维兰德(1988/1989 – 20週) · 埃德贝里(1990/1992 – 72週) · 贝克尔(1991 – 12週) · 考瑞尔(库里埃)(1992/1993 – 58週) · 桑普拉斯(1993/2000 – 286週) · 阿加西(1995/2003 – 101週) · 穆斯特(1996 – 6週) · 里奥斯(1998 – 6週) · 莫亞 (1999 – 2週) · 卡费尔尼科夫(1999 – 6週) · 拉夫特(1999 – 1週) · 萨芬(2000/2001 – 9週) · 库尔滕(2000/2001 – 43週) · 休伊特(2001/2003 – 80週) · 费雷罗(2003 – 8週) · 罗迪克(2003/2004 – 13週) · 费德勒(2004/2018 – 310週) · 纳达尔(2008/2020 – 209週) · 德约科维奇(2011/2024 – 419週) · 穆雷(2016/2017 – 41週) · 梅德韦杰夫(2022 – 16週) · 阿尔卡拉斯(2022/2023 – 36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