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耕與讀又不可偏廢,讀而廢耕,飢寒交至;耕而廢讀,禮義遂亡。
|
”
|
——張履祥,《訓子語》
|
耕讀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生活方式,鄉人以農耕維生之餘,利用閒暇的時候求取學問。[1] 中國歷代有不少文人崇尚耕讀的生活,鄉紳門第以耕讀傳家為族訓,流傳至今的詩詞歌賦,也有不少描述耕讀生活的作品。[2]
耕讀與修養
早在先秦時期就有士人躬耕的記載,《春秋左傳》有云「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蘊崇之」,以農耕活動比喻個人修身和處世的體悟。[2] 農家學派許行提倡耕讀並舉,主張「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賢德應該要同百姓一樣耕種獲得糧食,自己做飯並處理國政,且身體力行帶領學生下田耕種。
西漢時期,揚雄提出「耕」不僅是謀生的方式,從中也可以體悟「道」與「德」,《法言·學行》有云:「耕道而得道,獵德而得德。」[2] 東漢袁閎將耕種與治學並舉,在鄉間過著不問朝事,與世無爭的日子,《後漢書·袁閎傳》記載:「服闋,累徵聘舉如,皆不應。居處仄陋,以耕學為業。」[2]
北宋時期,朝廷頒布勸讀政策,仁宗鼓勵農家子弟參加科舉,規定只准士子及農民參加考試,對耕讀文化產生推波助瀾的作用。[2] 世家名門又以「耕讀傳家」為訓誡,對家族子弟提出「勸孝、勸悌、勸耕、勸讀」的規諫。[3] 反之,亦有許多學士選擇退隱朝堂,在山野田林之間過著隱居耕讀、安貧樂道的生活。[4][5]
耕讀傳家
中國傳統封建社會極度重視宗族的傳承,提倡「農耕」與「讀書」並重的觀念,為門第傳宗接代、延續家世的銘訓,古人有云:「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6]
現代教育
1964年,中國共產黨號召推行「兩種教育制度、兩種勞動制度」,在農村地區以大隊、生產隊為單位,興辦半農半讀的耕讀學校,專收不能進入全日制學校就讀的貧下中農子弟入學。[7][8] 學生利用半天務農、半天讀書的時間,學習課本文化知識和務農技巧。文化大革命之後,耕讀學校全部轉為民辦學校。
2020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教育部推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的通知,調動涉農高校、涉農職業院校和農業科研院所,貫徹中華傳統文化並開展耕讀教育,培養具有優秀生產經營能力,以及科學文化素質的現代農民。
另見
參考資料
- ^ 耕讀.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教育百科. [2022-04-21].
- ^ 2.0 2.1 2.2 2.3 2.4 吴宇轩. 耕读传家. 人民周刊网. 2020-05-07 [2022-04-21].
- ^ 羅映堂. 慈溪民俗. 寧波出版社. 2018. ISBN 9787552631715.
民國《孝義勞氏家乘》載《族箴》四條:勸孝、勸悌、勸耕、勸讀。
- ^ 何发甦. 江西耕读文化研究. 农业考古. 2015: 293-300.
江西耕读文化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大致有四种类型:自愿归隐型耕读文化、入仕前或致仕后耕读文化、壮志未酬型耕读文化、遗民型耕读文化。
- ^ 【德行如風】好讀書的理學大師-邵雍. 行天宮通訊.
- ^ 徐雁. 耕读传家:一种经典观念的民间传统. 江海学刊. 2003: 154-161.
- ^ 唐美玉. 当耕读学校教师大有意义. 江西教育. 1965, 2.
- ^ 杨百川. 扎扎实实地巩固耕读小学. 江淮论坛. 196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