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傷風梭菌
顯微鏡下呈典型“網球拍”形狀的破傷風梭菌
科学分类
域:
细菌域 Bacteria
门:
芽孢桿菌門 Bacillota
纲:
梭菌綱 Clostridia
目:
梭菌目 Clostridiales
科:
梭菌科 Clostridiaceae
属:
梭菌屬 Clostridium
种:
破傷風梭菌 C. tetani
二名法
Clostridium tetani (Flügge 1886) Bergey et al. 1923
模式菌株
ATCC 19406 = CCUG 4220 = NCTC 279
破傷風梭菌 (學名 :Clostridium tetani )是一種常見的梭菌屬 杆狀專性厭氧菌 ,外觀類似網球拍和雞腿[ 1] ,是破傷風 的病原體。若進入到傷口深處,則會滋生並產生劇毒,稱為破傷風痙攣毒素 ,干擾運動神經元,造成破傷風。破傷風類毒素 疫苗能夠阻礙該毒素作用,各地常為兒童接種,以作預防。
破傷風梭菌通常有0.5μm寬和2.5μm長。[ 2]
破傷風梭菌雖不能生長在 有氧氣的情況下[ 2] ,其孢子 耐受力強,可於世界各地土壤或動物消化道 找到。生活並分佈在世界各地的土壤中以及各種牲畜和伴侶動物的腸道中[ 3] 。且在33至37°C的溫度範圍內生長最好。[ 2]
破傷風梭菌的孢子非常耐寒,耐熱,耐各種防腐劑 ,可煮沸幾分鐘。[ 4]
特徵
破傷風梭菌示意圖:圖一是單獨的細菌,圖二是細菌產生孢子的過程,圖三是單獨的孢子。
各種條件下,破傷風梭菌都會脫落鞭毛形成內生孢子 。每個破傷風梭菌都可以形成孢子,一般孢子形成在破傷風梭菌的一端,形成鼓槌的形狀[ 2] 。
演化
破傷風梭菌屬於梭菌屬 ,而梭菌屬是一個廣泛的組群,包含百多種革蘭氏陽性細菌 。其中近百個物種,又比任何其他從基因上更密切。該集群包括肉毒梭菌 和產氣莢膜梭菌 。與破傷風梭菌最近的近親是梭狀芽孢桿菌 [ 3] 。
疾病
一個因破傷風而肌肉痙攣 的人,由英属印度 藏学家 查爾斯·貝爾 於1809年繪。
雖然破傷風梭菌在土壤或動物腸道中大多是良性,但有時依然會導致嚴重的破傷風 。疾病通常始於孢子通過傷口進入人體[ 5] 。深傷口中,例如被鐵釘頂穿大腿,壞死組織和低氧環境,會使破傷風梭菌孢子發芽[ 4] 。當破傷風梭菌在傷口部位生長時,會滋生並產生劇毒外毒素 、tetanolysin 和破傷風痙攣毒素 ,干擾運動神經元,造成破傷風。tetanolysin的功能尚不清楚,它可能有助於破傷風梭菌感染。破傷風痙攣毒素是已知最有效的毒素之一,估計致死劑量低於每公斤體重2.5納克 ,是造成破傷風症狀的原因[ 2] [ 6] 。
破傷風梭菌通過淋巴系統 和血液傳播,並被吸收到神經系統 的各個部分[ 6] 。
在神經系統中,破傷風梭菌阻斷運動神經 末梢的抑制神經遞質 甘氨酸 和γ-氨基丁酸 的釋放。這種封鎖導致運動神經元 廣泛激活而全身痙攣 。肌肉痙攣通常從身體頂部開始並向下移動,先感染頜 ,然後腹部肌肉,再然後是四肢。肌肉痙攣會持續數週[ 5] [ 6] 。
在許多破傷風梭菌菌株攜帶的質粒 上發現了編碼破傷風痙攣的基因;缺乏該質粒的菌株不產生毒素[ 2] [ 5] 。破傷風痙攣在細菌生理學中的作用是未知的[ 2] 。
治療和預防
許多抗生素 對破傷風梭菌有效,包括氯黴素 、克林黴素 、紅黴素 、青黴素 和四環素 [ 3] 。然而,用抗生素治療破傷風梭菌感染的有效性仍不清楚。[ 2]
此外,苯二氮卓 或肌肉鬆弛劑 可用於減少影響肌肉痙攣。[ 2]
破傷風梭菌感染造成的損害通常由甲醛 滅活的破傷風疫苗 來預防。疫苗的商業生產方式是大量種植破傷風梭菌,然後純化毒素並在40%甲醛中滅活4至6週的[ 2] 。通常與白喉類疫苗 和某種形式的百日咳疫苗 合為DPT疫苗 或DTaP 。疫苗會分開數次施打,每針之間相隔數月或數年,以引發免疫反應,保護宿主免受毒素影響[ 6] 。
研究
破傷風梭菌可在各種厭氧培養基 生長,例如巰基乙酸鹽培養基、酪蛋白水解物培養基等。培養物在中性至鹼性pH值的培養基上生長特別好[ 2] 。
破傷風梭菌菌株的基因組已被測序,包含280萬個鹼基對 和2,373個蛋白質編碼基因[ 7] 。
歷史
至少早在公元前4世紀希波克拉底 就寫了破傷風的臨床描述[ 8] 。不過第一次與土壤明確聯繫是在1884年,1884年普魯士 人亞瑟·尼古拉耶 發現動物注射土壤樣本的患破傷風[ 6] 。
1889 年,日本醫學家北里柴三郎 從人類受害者身上分離出破傷風梭菌,後來證明這種生物體注射到動物體內也會產生疾病,並且毒素可被特定抗體 中和[ 6] 。
1897年,法國獸醫埃德蒙·諾卡爾 發現破傷風抗毒素可在人體中引起被動免疫 ,可用於預防 和治療[ 6] 。
第一次世界大戰 ,馬的破傷風抗血清 被廣泛用於預防受傷士兵破傷風,所以戰爭期間破傷風病例急劇減少[ 9] 。
用甲醛滅活破傷風毒素的現代方法是由加斯頓·拉蒙 在1920年開發的[ 6] 。
很快,1924年P. Descombey開發了破傷風類毒素疫苗,該疫苗被廣泛用於預防二戰期間因戰傷引起的破傷風[ 6] 。
參考文獻
^ Ryan, Kenneth J.; Ray, C. George; Sherris, John C. Sherris medical microbiology : an introduction to infectious diseases 4th. New York: McGraw-Hill. 2004. ISBN 0-8385-8529-9 . OCLC 52358530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Roper, Martha H.; Wassilak, Steven G.F.; Tiwari, Tejpratap S.P.; Orenstein, Walter A. Tetanus toxoid. Vaccines . Elsevier. 2013: 746–772 [2022-11-12 ] . ISBN 978-1-4557-0090-5 . doi:10.1016/b978-1-4557-0090-5.00039-2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8-29) (英语) .
^ 3.0 3.1 3.2 Whitman, William B (编).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s of Archaea and Bacteria 1. Wiley. 2015-04-17 [2022-11-12 ] . ISBN 978-1-118-96060-8 . doi:10.1002/9781118960608.gbm00619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0-26) (英语) .
^ 4.0 4.1 Pottinger P, Reller B, Ryan KJ, Weissman S. Chapter 29: Clostridium, Bacteroides , and Other Anaerobes. Ryan KJ (编). Sherris Medical Microbiology 7. McGraw-Hill Education. 2018. ISBN 978-1-259-85980-9 .
^ 5.0 5.1 5.2 Todar K. Pathogenic Clostridia, including Botulism and Tetanus. Todar's Online Textbook of Bacteriology . 2005: 3 [2022-07-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15).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Hamborsky J, Kroger A, Wolfe C (编). Chapter 21: Tetanus. The Pink Book -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of Vaccine-Preventable Diseases 13.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15: 341–352 [24 June 201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4-13).
^ Brüggemann, Holger; Bäumer, Sebastian; Fricke, Wolfgang Florian; Wiezer, Arnim; Liesegang, Heiko; Decker, Iwona; Herzberg, Christina; Martínez-Arias, Rosa; Merkl, Rainer; Henne, Anke; Gottschalk, Gerhard. The genome sequence of Clostridium tetani , the causative agent of tetanus disease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3-02-04, 100 (3) [2022-11-12 ] . Bibcode:2003PNAS..100.1316B . ISSN 0027-8424 . PMC 298770 . PMID 12552129 . doi:10.1073/pnas.0335853100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1-12) (英语) .
^ Pearce, J. M. Notes on tetanus (lockjaw). .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 1996-03-01, 60 (3) [2022-11-12 ] . ISSN 0022-3050 . PMC 1073859 . PMID 8609513 . doi:10.1136/jnnp.60.3.332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1-12) (英语) .
^ Wever, Peter Cornelis; van Bergen, Leo. Prevention of tetanus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 Medical Humanities. 2012-12, 38 (2) [2022-11-12 ] . ISSN 1468-215X . PMID 22543225 . S2CID 30610331 . doi:10.1136/medhum-2011-010157 . hdl:20.500.11755/8e372c60-b6a6-4638-a2ba-664e20b30ad1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1-12) (英语) .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