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韦属(学名:Pyrrosia) 是蕨类植物中比较进化的一类中小型蕨类,隶属于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石韦亚科(Pyrrosioideae),是水龙骨科中较大的属。该属植物一般附生于树上或岩石上,少数为土生,石韦属以其特殊的脉序和星芒状的毛被而成为一个自然的类群,从而与水龙骨科的其他属相区别。该属全世界约有70种,是水龙骨科中较大的属,分布于旧大陆,东亚和东南亚是其主要分布区,少数种类达非洲和大洋洲。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及其邻近地区是该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和生态中心。[1]「石葦屬」(Pyrrosia)的拉丁文學名出自希臘文pyrrhos(紅色),指它的葉子會因為長滿孢子囊群而呈現出紅色。[2]
主要性状
石韦属植物宏观形态较为一致。石韦属像水龙骨科的其他植物一样,一般附生在树上或者岩石上,也有土生于林下的种类。该属植物形体简单,单叶,远生或近生,少数为簇生。叶片多为宽窄不等的披针形,少数为带状或条状。孢子囊群着生在小脉顶端,散布于叶片背面上半部或遍布整个叶片背面,随着叶脉样式不同而呈多行多列排列,成熟时多不汇合。石韦属植物为多年生植物,随生长环境不同分为常绿型和落叶型,落叶型的石韦叶子在冬季脱落,仅留根状茎宿存,第二年环境适宜时重新萌发出新叶。[1]
药用价值
有些种类的石韦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如石韦(Pyrrosia lingua)被製成石韦散、石韦片,用来治疗尿路方面的疾病;有柄石韦(P. petiolosa)的乙醇提取物有强烈的抗氧化性,临床研究中主要用于治疗肾脏疾病;庐山石韦(P. sheareri)提取物则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等。[1]
主要分类简史
- 19世纪初,法国植物学家 Mirbel (1803)以 Pyrrosia chinesis Mirbel,即现在的 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 (Polypodium lingua Thunb.)为模式种建立了 Pyrrosia Mirbel,当时该属只有这一种;同时他还发表了另外一个属 Candollea,包括4个种,其中3个种Candollea heterophylla, C.longifolia, 'Candolline lanceolée' 后来并入了石韦属。
- 同时期,Desvaux(1811)与Kaulfuss(1824)也发表了 Cyclophorus Desv.和 Niphobolus Kaulf.两个属名,John Smith(1857)和Nakai(1928)还成立了两个单型属 Niphopsis和Neoniphopsis,模式种分别为石韦属的Pyrrosia angustata和Pyrrosia linearifolia。现今,Candollea、Cyclophorus、Niphobolus、Niphopsis和Neoniphopsis均作为Pyrrosia的异名。
- Pyrrosia 这一名称的发表并未引起蕨类植物学家的重视,直到1931年,Farwell才首先认识到Pyrrosia是石韦属的正确名称。
- 紧接着,中国蕨类植物学家秦仁昌(1935)教授系统地整理了亚洲大陆包括台湾、日本的石韦属植物,组合了49个种并发表了5个新种,确立了石韦属Pyrrosia Mirbel的分类地位并为该属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 中国学者林尤兴(2001)对中国的石韦属分类进行了修订,完成了《中国植物志》(6卷2分册)石韦属的编写,认为全世界有石韦属植物约100种,中国分布有38种。
- 杨鲁红的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国石韦属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对《中国植物志》上记载的38种中国产石韦属植物进行了新的分类学修订,确认中国产石韦属植物有27种、3变种、2变型,分属6个组;9个名称处理为新异名,另有1个种暂时存疑。[1]
物种列表
此处都列出了以二名法表示的种名。[3]。
已確認物種
未定物種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