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

華嵒金谷园图轴(公元1732年), 上海博物馆

石崇(249年8月4日—300年8月4日),字季倫,小名齊奴勃海郡南皮县(今河北省沧州市南皮縣)。西晉司徒石苞的第六子,西晉著名官吏盜賊。為人豪奢且又文藻不凡,八王之亂時遭孫秀誣陷,抄家處死並誅連三族。

臺灣部分廟宇尊其為財神

生平

石崇年少聰慧,勇而有謀。在泰始九年(273年)父親石苞臨終前分配遺產給諸子時,就唯獨不分給石崇,因為石苞認為石崇日後能靠自己致富。

石崇出仕後,先後擔任修武縣令散騎侍郎城陽太守。後因參與晉滅吳之戰而封安陽鄉侯,後拜黃門郎,一直升遷至散騎常侍侍中。因為石崇是功臣之子又有才氣,故很受晉武帝器重。

元康元年(291年),晉惠帝繼位,以楊駿太傅輔政。而楊駿卻大開封賞,意圖以此換取朝中官員的支持,石崇對此有異議而與散騎郎何攀一同上書,但不獲接納。及就出任南中郎將荊州刺史,領南蠻校尉,加鷹揚將軍。

據《晉書》所稱,石崇在荊州表現出其任俠無品行的性格,常對路經荊州的商旅行劫,於是獲取巨大的財富。但根據東晉王隱所述,石崇是通過“百道營生”以至於“積財如山”。後石崇被徵為大司農,卻因徵召書詔未到就擅離職守而免官;不久石崇獲任命為太僕,出任征虜將軍,假節監青州徐州諸軍事,鎮守下邳,修建了金谷園。然而到下邳後卻與徐州刺史高誕爭酒相侮,於是被軍司所奏,又被免官。後來又拜衞尉,並與潘岳一同故作卑下,奉承當政皇后賈南風之甥賈謐。賈謐亦與石崇親近友善,並與陸機、陸雲和甥子歐陽建等二十四人並稱為「二十四友」。賈南風母親廣城君郭槐每次出外,石崇都在停車在路邊送行,更在郭槐座車駛走時向車尾下拜。

永康元年(300年),趙王司馬倫誅除賈氏,石崇為賈氏黨羽而被免去官職。當時歐陽建與司馬倫有積怨,而石崇亦因伎女綠珠之事而為司馬倫寵臣孫秀所恨,孫秀便建議司馬倫誅殺歐陽建和石崇。不久淮南王司馬允率眾討伐司馬倫但失敗,孫秀誣稱石崇與歐陽建和潘岳是司馬允的同謀,於是矯詔命人收捕三人[1]。石崇被捕後即被押往東市處決,石崇的母親、兄長及妻兒共十五人亦同被誅殺。石崇享年五十二。

逸事

奢華生活

石崇富裕之後,生活奢侈,所居的房屋宏偉華麗。數百姬妾,人人穿戴紈繡和耳飾。選用的樂器都是一時之選,家廚煮盡珍貴食材。家中廁所設有絳紗大牀,常有十多個侍婢列侍,全都身穿美麗衣裳、充分打扮,又置備甲煎粉和沈香汁[2]

石崇更與王愷競相爭豪。王恺家中洗锅子用飯和饴糖水,石崇就命令自家厨房用蜡烛烧。王恺为了炫耀,又在他家门前的大路两旁,夹道四十里,用紫丝编成屏障。石崇用更贵重的彩缎铺设了五十里屏障。晋武帝把宫里收藏的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赐给王恺,石崇看了便用铁如意把珊瑚樹打碎,王愷氣極,石崇說:「不足多恨,今還卿。」於是命人悉數取出自己的珊瑚樹,有高三四尺者六七株,每株都大於王愷的珊瑚樹。

石崇在荊州致富,全因他搶劫當地商旅,且亦有殺人之事[3]。故此石崇殘忍好殺的事亦有記載。石崇舉辦宴會時,大多都會令家中貌美侍婢侍酒,更立下規矩:若客人不飲盡杯中酒就殺死美人。一次王導王敦作客,王導不善飲,但為了美人的安危大醉,而王敦堅持不肯飲酒,石崇就連斬了三個美人[4]。又一次,王愷因石崇能速成豆粥、冬日尚能品嚐韭菜製的韭蓱虀,石府瘦弱的牛比自己的牛跑得更快這三件事而感到惋惜,後來王愷賄賂石崇的帳下督及駕車人,終於學到了石崇這三件事的秘訣,之後及得上石崇了。石崇知道是有人洩密後,就將洩密之人殺死。

為義救人

刘舆劉琨兄弟年輕時被王愷所厭惡,於是王愷叫二人其家留宿,意圖殺害二人,連坑都挖好了。石崇聽說此事後,立刻前去營救兩人,並責備兩人,不要輕易到人家房裏投宿。[5]

美人綠珠

石崇有一名伎女叫綠珠,美艷且善吹笛,極得石崇喜愛。趙王司馬倫誅除賈氏專權後,親信孫秀獨掌大權,並垂涎綠珠美色,遣使請求石崇相贈。但石崇不予,孫秀於是怨恨石崇。後孫秀誣石崇與淮南王司馬允合謀討伐司馬倫,於是派人收捕石崇。石崇當時在居所金谷園一幢樓上宴客,知道後對綠珠說:「我今天因妳而獲罪。」綠珠流淚道:「妾當效死君前。」遂墮樓而亡。

家庭

兄弟

信仰

石崇由於富有而被尊為「季倫財神」(季倫為其表字),臺灣臺北市關渡宮財神洞中奉祀之。新北市石門區代天府聖明宮北海發財廟則尊其為十路財神之一的「金財神」。[6]

影視形象

參考書目

  • 《晉書》卷三三《石苞傳》附《石崇傳》。
  1. ^ 此據《晉書·潘岳傳》及《資治通鑑·卷八十三》所載。《晉書·石崇傳》則稱石崇與歐陽建等人暗中勸淮南王司馬允反抗司馬倫。
  2. ^ 世說新語·汰侈》
  3. ^ 王隱《晉書》:「石崇為荊州刺史,劫奪殺人,以致巨富。」
  4. ^ 此据《世說新語·汰侈篇》所载,《晉書·王敦傳》则声称是王愷的事迹。
  5. ^ 《世說新語·仇隙篇》
  6. ^ 江宜樺. 《臺灣民間財神信仰之研究》 (碩士论文). 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58. 2010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