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統(1141年正月—1149年十二月)是金熙宗的第二個年号,共9年。[1]
大事记
天眷四年(1141年)正月十三日(癸丑;陽曆2月21日),金熙宗改元皇統。[2]
皇統元年,即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月,南宋向金稱臣。宋派魏良臣赴金,提出紹興和議;十一月,金派蕭毅,邢具瞻為審議使,隨魏良臣來宋,提出和議條件。最後雙方達成了和議,內容大體如下:
宋向金稱臣,金冊封宋康王趙構為皇帝;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在今陝西寶雞西南)為界,南屬宋,北屬金,割唐州(今河南唐河)、鄧州(今河南鄧州),以及商州(今陝西商縣)、秦州(今甘肅天水)的大半予金;宋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二十五萬兩、匹(「歲貢」,《隆興和議》後改稱「歲幣」),從皇統二年開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納。
皇統九年(1150年)十二月十五日(丁巳;西曆1月9日),海陵王完顏亮等人弑熙宗,並奪權即位。十七日(己未;西曆1月11日),大赦,改皇統九年為天德元年。[3]天德元年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1150年為天德二年。
纪年
其他政权同期使用的年号
- 中國
- 紹興(1131年-1162年):宋—宋高宗趙構之年號
- 康國(1134年-1143年):西遼—遼德宗耶律大石之年號
- 咸清(1144年-1150年):西遼—感天后蕭塔不煙之年號
- 大慶(1140年-1143年):西夏—夏仁宗李仁孝之年號
- 人慶(1144年-1148年):西夏—夏仁宗李仁孝之年號
- 天盛(1149年-1169年):西夏—夏仁宗李仁孝之年號
- 天興(1147年):金朝時期—熬羅孛極烈之年號
- 廣運(1138年-1147年):大理—段正嚴之年號
- 永貞(1147年-1148年):大理—段正興之年號
- 大寳(1149年-1156年):大理—段正興之年號
- 越南
- 日本
- 保延(1135年-1141年):崇德天皇之年號
- 永治(1141年-1142年):崇德天皇與近衛天皇之年號
- 康治(1142年-1144年):近衛天皇之年號
- 天養(1144年-1145年):近衛天皇之年號
- 久安(1145年-1151年):近衛天皇之年號
參考文獻
-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87頁。
- ^ 脫脫. 金史本紀第四熙宗. 维基文库. 「〔皇統元年正月〕癸丑,謝太廟。大赦。改元。」
- ^ 脫脫. 金史本紀第五海陵王. 维基文库. 「〔皇統九年〕十二月丁巳,忽土、阿里出虎內直。是夜,興國取符鑰啟門納海陵、秉德、辯、烏帶、徒單貞、李老僧等人至寢殿,遂弑熙宗。秉德等未有所屬。忽土曰:『始者議立平章,今復何疑。』乃奉海陵坐,皆拜,稱萬歲。詐以熙宗欲議立后,召大臣,遂殺曹國王宗敏,左丞相宗賢。是日,以秉德為左丞相兼侍中、左副元帥,辯為右丞相兼中書令,烏帶為平章政事,忽土為左副點檢,阿里出虎為右副點檢,貞為左衛將軍,興國為廣寧尹。于是自太師、領三省事勖以下二十人進爵增職各有差。己未,大赦。改皇統九年為天德元年。」
深入閱讀
参见
|
---|
金朝 |
收國1115-1116 → 天辅1117-1123 → 天会1123-1137 → 天眷1138-1141 → 皇統1141-1149 → 天德1149-1153 → 貞元1153-1156 → 正隆1156-1161 → 大定1161-1189 → 明昌1190-1196 → 承安1196-1200 → 泰和1201-1209 → 大安1209-1211 → 崇慶1212-1213 → 至寧1213 → 贞祐1213-1217 → 興定1217-1222 → 元光1222-1223 → 正大1224-1232 → 開興1232 → 天兴1232-1234 |
---|
其他势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