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爆發指數(VEI)與噴出物體積的关系。
火山爆發指數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簡稱VEI )是1982年美國地質調查局 (USGS)的克里斯·紐豪爾 教授(Chris Newhall)和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 的斯蒂芬·塞爾夫 提出的量表,以噴出物體積、火山雲和定性觀測用來量度火山爆發 的強烈程度。
火山爆發指數採用開放式尺度,歷史上最大型的火山爆發強度為8級,而非爆炸性噴發強度為0級,指數每增1級表示火山爆發威力大10倍。在奧陶紀 與更新世 之間發生的已发现的火山爆發指數8級的火山爆發共有47次,其中42次在過去3,600萬年內發生,最近一次是在26,500年前發生的陶波火山爆發。[ 1]
分級
火山爆發指數
噴出物體積
分類
描述
熱柱
頻率
例子
過去10,000年發生次數*
0
< 10,000 m³
夏威夷式
non-explosive
< 100 m
持續
冒納羅亞火山 法格拉达尔火山
很多
1
> 10,000 m³
夏威夷式/斯通波利式
gentle
100-1000 m
每天
斯特龍博利島
很多
2
> 1,000,000 m³
斯通波利式/伏爾坎寧式
explosive
1-5 km
每週
加勒拉斯火山 (1993)
3,477
3
> 10,000,000 m³
伏爾坎寧式/培雷式
severe
3-15 km
每年
敘爾特塞島 (1963-1967)老昆布雷火山 (2021 )
868
4
> 0.1 km³
培雷式/普林尼式
cataclysmic
10-25 km
≥ 10年
艾雅法拉火山 (2010 )
421
5
> 1 km³
普林尼式
paroxysmal
> 25 km
≥ 50年
维苏威火山 (79)富士山 (1707 )聖海倫斯火山 (1980 ) 東加海底火山(2022 )
166
6
> 10 km³
普林尼式/超普林尼式
colossal
> 25 km
≥ 100年
喀拉喀托火山 (1883 )于埃納普蒂納火山 (1600)皮納圖博火山 (1991)
51
7
> 100 km³
普林尼式/超普林尼式
super-colossal
> 25 km
≥ 1,000年
坦博拉火山 (1815 )米諾斯火山爆發
5 (+疑似2)
8
> 1,000 km³
超普林尼式
mega-colossal
> 25 km
≥ 10,000年
陶波火山 (25,360 BC )多峇火山 (74,000 BC )黃石火山 (630,000 BC )
0
另見
每個氣泡的表觀體積與噴出的火山灰的體積成線性比例,按照圖例中的噴發時間進行顏色編碼。粉色線表示聚合邊界,藍色線表示張裂邊界,黃色斑點表示熱點。
參考文獻
^ Mason, Ben G.; Pyle, David M.; Oppenheimer, Clive. The size and frequency of the largest explosive eruptions on Earth. Bulletin of Volcanology. 2004, 66 (8): 735–748. doi:10.1007/s00445-004-0355-9 .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