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平頂山(guyot或tablemount),是平頂的海底山。有證據顯示海底平頂山曾經在海平面上,並漸漸依不同階段下沉,有岸礁山(fringed reefed mountain)、珊瑚島,最後成為海底平頂山。海底平頂山在太平洋十分常見,被認為是死火山。夏威夷-皇帝海山鏈(Hawaiian-Emperor seamount chain)是一個整個火山鏈經歷以上過程的很好例子,當中有不少海底平頂山的例子。
發現及相關理論
海底平頂山首先由哈里·哈蒙德·赫斯(Harry Hammond Hess)確認。赫斯當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帶領一艘船以迴聲測深儀收集資料。資料顯示海底情況,而他發現部分海底山有平頂的情況。普林斯頓大學的地質大樓的英文名字為“Guyot Hall”(以十九世紀地理學家阿諾德·亨利·居約(Arnold Henry Guyot)命名[1])。由於此大樓的頂部亦為平頂,赫斯便因其相似性而取海底平頂山的英文名字為“Guyot”。赫斯假設海底平頂山曾經為火山島,頂部因為波浪作用而磨平,而現在已經在深海中了。這個理論加固了板塊構造論的可信性。
參見
參考資料
- ^ http://etcweb.princeton.edu/CampusWWW/Companion/guyot_arnold.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uyot, Arnold in A Princeton Companion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