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物質世界之中》[1](英語: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是英國歌手喬治·哈里森的第四張錄音室專輯,於1973年由蘋果唱片發行。專輯作為哈里森廣受好評的《万物必将消逝》及先鋒慈善項目《孟加拉國演唱會》的後續活動,因而成為當年最受期待的發行之一。《活在物質世界之中》在發行的2日後獲得美國唱片業協會的金認證;並成為哈里森第2張在美國獲得第1名的專輯;以及製作國際大熱歌曲《Give Me Love (Give Me Peace on Earth)》。專輯在加拿大和澳洲也取得第1名,而在英國則排行第2。
哈里森於1971-72年為新孟加拉國而進行的人道主義援助行動《孟加拉國演唱會(英语:The Concert for Bangladesh)》成功令他成為國際英雄,[5][6][7]但他亦為了確保籌集的錢能夠用於需要幫助的人而感到疲憊和沮喪。[8][9]1971年8月,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行的兩次音樂會之後,哈里森並沒有進行下一張專輯的錄製,而是將個人事業擱置近一年。[10]同年12月,鋼琴家尼基·霍普金斯(Nicky Hopkins)在《Disc and Music Echo》雜誌的採訪中,談到在參加約翰·列儂的單曲《Happy Xmas (War Is Over)》在紐約進行的製作時,哈里森曾在其中演奏過「大約兩三個小時」的新歌,並補充說:「它們的確令人難以置信。」[11]霍普金斯認為哈里森的下一張個人專輯會在一月或二月於修士公園的自家錄音室開始製作,[11]但是任何此類計劃都因哈里森對孟加拉國的救濟項目的承諾而被撤銷。[12][nb 1]雖然他在1971年的最後幾個月裡為林哥·史達和蘋果唱片旗下的Lon&Derrek Van Eaton製作單曲,並幫助拉維·香卡宣傳紀錄片《Raga》,[17][18]但哈里森作為音樂製作人,其下一個工作則在1972年8月協助錄製西拉·布萊克(Cilla Black)的作品《When Every Song Is Sung》。[19]
與其重新審視製作《万物必将消逝》期間剩下的作品,除了《Try Some, Buy Some》是在1970年創作並在1971年2月與羅尼特組合前成員羅妮·斯柏克特(英语:Ronnie Spector)進行錄音外,[33]專輯的其他作品均於1971-72年期間創作。[34]專輯包括《The Lord Loves the One (That Loves the Lord)》、同名歌曲《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Give Me Love (Give Me Peace on Earth)》和《Try Some, Buy Some》等反映哈里森的精神奉獻的歌曲,[35][36][37]以及如《Miss O'Dell》和《The Day the World Gets 'Round》等顯示他在《The Concert for Bangladesh》進行前後的感受的歌曲。[38]
當中《The Lord Loves One》和《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都直接受到帕布帕德的影響;[39][40]格林在書中寫哈里森將薄伽梵歌的一段話改編並作為同名歌曲的歌詞,並補充說:「有些歌曲將精神概念提煉成如此高雅的短語,類似契經:簡短的代碼包含大量含義。」[41]在《Give Me Love (Give Me Peace on Earth)》中,哈里森將印度教的拜讚歌風格與西方福音音樂融合,重複他在1970-71年間獲得國際好評的《My Sweet Lord》的風格,[42]哈里森在1980年發行的自傳《I Me Mine》中將這首歌描述為「我、主與任何喜歡它的人之間的祈禱和個人陳述。」[b][43]
其他歌曲主題涉及披頭四的遺產,[50]如歌曲《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和《Sue Me, Sue You Blues》直接引用樂隊的歷史[51][52] -或如《The Light That Has Lighted the World》、《Who Can See It》和《Be Here Now》等,表達哈里森想擺脫現在的身份並活在當下。[53]《Who Can See It》的歌詞反映哈里森對以前的藍儂與保羅·麥卡尼的迷戀,[54]而《Sue Me, Sue You Blues》是他對麥卡尼於1971年高等法院解散作為企業實體的樂隊的評論。[55]與帕布帕德的教義一致,所有這種名望、財富或地位的追求在當時的哈里森的世界觀已沒意義。[56]作者加里·蒂勒里(英语:Gary Tillery)在專輯的內容寫道:「這張專輯表達了他對平凡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印象,以及忽略日常世界的誘惑並始終專注於永恆真實的重要性。[57]即使在如《That Is All》和《Don't Let Me Wait To Long》等看似傳統的愛情歌曲中,[58]哈里森似乎也像對待任何人類伴侶一樣在談論他的神靈。[59]」從音樂上講,後者反映1960年代初期布里爾大廈(英语:Brill Building)歌曲作者的影響力,而哈里森唱出的則像「從天而降」的愛。
在音樂製作公式Wall of Sound(英语:Wall of Sound)完成盛大的《万物必将消逝》的製作之後,[67]正如哈里森後來所說的那樣,他想要一個更加低調的聲音「解放」歌曲。[68][69]儘管斯佩克特的行為舉止和酒精消耗令在1972年10月製作開始後,哈里森成為唯一製作人,[70]但他曾打算像以前一樣與斯佩克特共同製作。[71][72]由於哈里森和斯佩克特一同製作上一張專輯,並與萊昂·羅素、吉姆·戈登、皮特·漢姆和巴哈姆等音樂家,[73]製作羅尼·史克托已遺棄的歌曲《Try Some, Buy Some》 ,[74]因此在製作人方面,斯佩克特被註明為該曲目的製作人。[75]
專輯曾計劃於1973年1月或月以《The Light That Has Lighted the World》之名發行,[71]在一個月內,該專輯的名稱被宣佈為《The Magic Is Here Again》,[76][77]並在《滾石雜誌》上發表錯誤的報導:聲稱埃里克·克萊普頓是聯合製作人,以及專輯定於1972年12月20日發行。[70]
所有節奏吉他和主音吉他部分都是由哈里森獨自演奏,[84]西蒙指出,這是這位前披頭四成員首次從克萊普頓的「隱約陰影」中走出。[85]大多數基本音軌都是由哈里森用原聲吉他錄製的;只有《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Who Can See It》和《That Is All》中帶有電子節奏部分,後兩首歌曲採用了與披頭四的專輯《艾比路》相同的萊斯利(英语:Leslie speaker)色調的聲音。[54][86]儘管漢姆和他的壞手指樂隊同伴湯姆·埃文斯(Tom Evans)的演奏未能進入發行的專輯,但他們於10月4日至11日的加入曾擴大製作陣容。[34][87]
據沃曼講,部分製作在倫敦的蘋果錄音室舉行,但更多的是在哈里森的修士公園自家錄音室進行。[70][88][nb 5]蘋果錄音室及其在倫敦的薩佛街的地址後來因這張專輯而獲得顯著的榮譽,這進一步說明哈里森擁護披頭四擁有的錄音設施的標誌。[88][92]在秋季月份的周末,霍普金斯在蘋果公司錄製自己於1973年發的個人專輯《The Tin Man Was a Dreamer》,[79]而哈里森、沃曼和霍恩有參與製作。[93][94]沃曼將修士公園的氣氛描述為「親密、安靜、友好」。與他、哈里森和霍恩於1971年在藍儂的家參加專輯《想像》製作的氣氛形成鮮明對比。[90]凱特納回憶起哈里森在整個錄音過程中一直專注於並「處於巔峰狀態」,[95]他戒煙並開始使用印度教念珠(英语:Japamala)。[96]
在巴布·狄倫和他的妻子莎拉在修士公園作客後,[101]哈里森於1973年1月在蘋果錄音室恢復專輯的製作工作,[102]他最初為於1971年交給傑西·埃德·戴維斯(Jesse Ed Davis)錄製的歌曲《Sue Me, Sue You Blues》錄音。[34][103]歌詞的法庭主題後在1973年初[104]因為他、列儂和史達希望與經理艾倫·克萊因(Allen Klein)斷絕一切法律聯繫而出現新意義,克萊因更是麥卡尼在早期進行訴訟的主因。[105][nb 6]
在1月下旬至2月,專輯的基本音軌正在進行包括人聲、敲擊樂、法國號和哈里森的滑音管吉他的聲音等廣泛的配樂。[71]在製作《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的最後階段,因錫塔琴、長笛和扎基爾·侯賽因的塔布拉鼓被添加到歌曲的兩個「精神天空」部分,而受到了極大的關注。[70][nb 7]專輯主要以西方的搖滾樂部分和印度風的過渡音樂之間形成對比,以強調哈里森在物質世界的誘惑與精神目標之間的鬥爭。[110][111]印度樂器在該曲目進行配樂以及《Be Here Now》更標誌哈里森難得的回歸印度風格,[112],並令人回想起1966-68年他在披頭四的作品以及在1968年發行,他的第一張個人專輯《Wonderwall Music》。[113]
在唱片的說明製作人員內頁的左面,顯示哈里森和他的音樂家朋友:史達、霍恩、沃曼、霍普金斯、凱特納和賴特在一張滿載著食物和葡萄酒的長桌子。[117][124]這張模仿李奧納多·達文西的《最后的晚餐》的照片,是由好萊塢攝影師肯·馬庫斯(英语:Ken Marcus)在娛樂律師安倍·薩默(Abe Somer)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都铎王朝复兴建筑(英语:Tudor Revival architecture)風格的住宅中拍攝的。[117][nb 8]與封底使用的美國硬幣一樣,照片中的各種細節代表哈里森所說的物質世界中生活中「令人討厭」的部分。[125][117]克萊森推測照片中的各種象徵意義及隱藏的信息:如擺在桌子左側的嬰兒車與護士被推斷博伊德是無法生育;以及在遙遠地方且空無一人的輪椅,是用作紀念哈里森的已故母親。[124]神學家戴爾·艾莉森(Dale Allison)在這張內頁照片和在1970年的歌曲《Awaiting on You All》的歌詞觀察到哈里森的反天主教情緒。[126]艾里森寫道:身著黑色神父裝扮,玩弄着美國舊西部轉輪手槍的哈里森「是對羅馬教會的唯物主義和暴力的猛烈抨擊。」[126]
由於錄音時間的延長,《活在物質世界之中》是在蘋果公司於1973年4月至5月分別發行披頭四精選集《1962–1966(英语:1962–1966)》、《1967–1970(英语:1967–1970)》以及羽翼合唱團的第二張專輯《Red Rose Speedway(英语:Red Rose Speedway)》後發售。[127][128]沙夫納在《The Beatles Forever》寫道:「有一陣子……專輯榜讓人想起披頭四狂熱的黃金時期。」[129]單曲《Give Me Love(Give Me Peace on Earth)》是在期待已久的哈里森的新專輯前發行,這是他在美國的第2張獲得第1名的單曲。[130]隨之而來的是廣告牌和印刷廣告活動,包括一張由三張海報組成的專輯封面和封底的海報,[131][132]以及一張由蘋果公司發行,展示哈里森擺脫《The Concert for Bangladesh》及《All Things Must Pass》所熟悉的濃密鬍鬚形象的宣傳照片。[133]照片中的他伸出左手,以呼應威爾克斯的專輯封面圖片。[129][134]
《活在物質世界之中》分別於1973年5月30日在美國以蘋果編號SMAS3410和6月22日在英國以蘋果編號PAS10006發行。[135]專輯立即獲得商業上的成功,[136]在6月23日進入告示牌二百大專輯榜的第11位,並在翌週達到了第1位,過程中更令《Red Rose Speedway》排名下跌。[137]專輯在美國花了五週時間,獲得美國唱片業協會的金認證,並在發行後的兩天內售出500,000張。[138][139]在英國,這張專輯的最高排名是第2位,而排行榜的第1名則是史達出演的電影《That'll Be the Day(英语:That'll Be the Day (film))》的配樂錄音帶。[140]儘管最初銷量很高,但其後因為取消發行在美國的第二張單曲《Don't Let Me Wait Too Long》這「異常」決定而限制專輯的成功。[141]
哈里森憑藉《活在物質世界之中》在專輯榜獲得第一名,以及《Give Me Love(Give Me Peace on Earth)》達到單曲榜第一名,令他再度獲得告示牌的雙重首位[68][nb 9]—而麥卡尼憑最近的《Red Rose Speedway》以及單曲《My Love》獲得1次雙重首位。[139][144]哈里森對專輯甚少進行任何支持性推廣;則只有向BBC廣播一台送上一段預先錄製的錄音帶,並在節目《Radio One Club》中反複播放,但他在英國的唯一公開露面是在7月8日陪伴帕布帕德於倫敦市中心進行宗教遊行。[145]根據作者比爾·哈里(Bill Harry)的數據,專輯在全球範圍內銷量超過300萬張。[146]
《新音樂快遞》的托尼·泰勒(英语:Tony Tyler)表示,他以自己長期將哈里森視為「自冷凍披薩以來最好的包裝物品」開始評論,但近年來他的觀點因可怕的《万物必将消逝》而發生巨大變化,並繼續說道:「我的異端思想被孟加拉國演唱會期間卑鄙並無聊地傳開。」[157]泰勒後以「令人愉悅、稱職、含糊呆板且無禮;它也是令人驚嘆的非原創,至少在歌詞上是-愚蠢、重複和其如此可惡的聖潔足以令我尖叫。」結束對專輯的描述。[157]最終並總結道:「我毫不懷疑它會像熱風浪般出售,而且喬治會把所有利潤捐給飢餓的孟加拉人,這無疑讓我感到自己像個瘋子。」[156][157]後來泰勒和羅伊·卡爾(英语:Roy Carr)在1975年出版的《The Beatles: An Illustrated Record》一書中,哀嘆哈里森「有意地將《Holy Memoirs》這本書強加給無辜的唱片收藏家」,並宣布該專輯的精神主題「幾乎像列儂和小野洋子在1972年《Some Time in New York City》中提及政治激進主義般冒犯我們。」[158]《Creem》的羅伯特·克里斯托(Robert Christgau)也沒對此留下深刻印象,他給這張唱片打「C」等級,並寫道:「哈里森唱歌時好像在製造西塔琴的效果。」[159]
沙夫納指出,除了專輯的抒情主題外,其製作和音樂水平也受到廣泛好評,更指出「菲爾·斯佩克特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專注的學生」。[162]卡爾和泰勒稱讚哈里森的「出色而成功的滑音管吉他演奏」,以及將《Give Me Love (Give Me Peace on Earth)》、《The Lord Loves the One (That Loves the Lord)》、《The Light That Has Lighted the World》和《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的獨奏稱為榜樣,以及哈里森職業生涯中最好的獨奏。[84][85][163][164]沃芬登在他在1981年推出的《The Beatles Apart》一書中寫道:「那些喜歡歌詞或哈里森本人的人錯過很多音樂,其中很多都非常出色。」[75]沃芬登形容這張專輯為非常好,但指出哈里森的「唯一錯誤」是他等待很長時間才能追隨他在1970-71年間的成功。[165]
湯姆·道爾(Tom Doyle)在《Q》雜誌對2006年重新發行版本的評論中,讚揚如《The Light That Has Lighted the World》和《Be Here Now》等民謠歌曲,並建議「時間的距離有助於揭示其多樣的魅力」[177]《Mojo》的馬特·雪諾(英语:Mat Snow)表示這個「長期逾期的複刻」是「值得四首美妙的歌曲」,包括《Don't Let Me Wait Too Long》和《The Day the World Gets 'Round》,並得出結論:「其餘就是哈里·喬治森(Hari Georgeson)在他最崇高的講道上,但這絕不亞於音樂劇,而且他的步伐經常顯得輕盈。」[168]
《Blogcritics》的查茲·利普(Chaz Lipp)就2014年的重新發行版進行回顧:「就產量而言,這榜首的經典專輯可以說比其上一張專輯更受歡迎」,並補充道:「令人討厭的《Sue Me, Sue You Blues》、疾馳的同名歌曲、以及與哈里森的最佳作品並列的是《Don't Let Me Wait Too Long》」[180]《PopMatters》的亞歷克斯·弗朗奎利(Alex Franquelli)稱它為《All Things Must Pass》的「富有值得的後續作品」,以及為一張「這只在以前的版本才稍加提及的『提高人們對社會意識的認識』這訊息」的專輯,弗朗奎利總結:「這項工作具有更加精細的動態發展,哈里森在調音台後面的巧妙工作將各層保持在一起。」[181]在同年另一則評論,保羅·特倫卡(英语:Paul Trynka)在《Classic Rock》寫道:「這些年來,這是他最公開的精神專輯……在今天,著名的歌曲,例如專為貪婪的克萊因創作的《Sue Me, Sue You Blues》,聽起來很好,但最受限制的曲目是《Don't Let Me Wait Too Long》、《Who Can See It》,這些華麗的流行歌曲,對他們的束縛更加有力。」特倫卡繼續將《Be Here Now》描述為專輯的「高聳成就」和「傑作」。[182][183]
在披頭四傳記的作者中,艾倫·克萊森(Alan Clayson)在同意《万物必将消逝》的「未束縛的豐富」後,認可《活在物質世界之中》的製作「更接近喬治·馬丁風格的自我生產標準。」[184]克萊森補充說,在更加禁忌的環境中,哈里森可被稱號為「搖滾滑音管吉他之王」,以及還可以在《Who Can See It》聽到他的「有史以來最華麗的演奏」。[163]羅德里格斯還認同有一種生產美學使樂器可以為自己的旋律「閃閃發光」和「擁有呼吸空間」,並且將哈里森的吉他演奏總體評價為「恆星般的演奏」。[185]彼得·拉韋佐利(Peter Lavezzoli)將這張專輯描述為「充滿精神的歌曲集,其中包含哈里森最出色的演唱,尤其是羅伊·奧比森風格的華麗民謠《Who Can See It》。」[154]
西蒙將《活在物質世界之中》稱為他最喜愛的哈里森個人專輯。[186]西蒙表示,結合《The Day the World Gets 'Round》帶有挑釁的抗議的歌曲、《The Lord Loves the One》的反明星音樂和《Give Me Love (Give Me Peace on Earth)》及《Don't Let Me Wait Too Long》的「完美流行樂甜點」歌曲,令《活在物質世界之中》是最後一張捕捉到1960年代特徵鮮明的烏托邦精神的專輯。[187]埃德(Eder)同樣歡迎專輯其大膽的理想主義:「即使是在1973年夏天,經過多年的戰爭、紛爭和幻滅之後,我們中的某些人還是在尋找-想借用藍儂–麥卡尼的一首歌-或者希望從他們那裡得到像話語之類的東西並使我們自由。而喬治,上帝愛他,他有真正的義務……」[84]
重製
2006年
列儂、麥卡尼和史達的個人作品在1990年代和21世紀初作為重新包裝活動而被重製,而哈里森的《活在物質世界之中》卻「被忽視多年」,作者布魯斯·斯皮策(Bruce Spizer)在2005年寫道:「考慮到其歌曲的質量,這是一個不幸的情況。」[70]2006年9月25日,EMI在英國以CD和豪華CD/DVD包裝重新發行專輯,Capitol唱片則在翌天於美國發行。[188][189]重製版的專輯包括2首以前都沒收錄於專輯的額外收錄曲目[190]:作為單曲《Bangla Desh(英语:Bangla Desh (song))》B面曲的《Deep Blue》,以及單曲《Give Me Love (Give Me Peace on Earth)》B面曲的《Miss O'Dell》。[172]CD/DVD版包含40頁的全彩小冊子,包括由馬爾·埃文斯(Mal Evans)和巴里·芬斯坦(Barry Feinstein)拍攝,內頁的額外照片、由凱文·霍利特(Kevin Howlett)撰寫的內頁說明、以及摘錄自哈里森自傳《I Me Mine》的手寫歌詞和歌曲評論。[191]
DVD收錄1991年哈里森與艾瑞克·克萊普頓的日本巡迴演唱會版本的《Give Me Love (Give Me Peace on Earth)》,[189]以及用於存檔電影的幻燈片放映,《Miss O'Dell》和《Sue Me, Sue You Blues》的從未發行的版本。[188]最終的影片則播放一段1973年LP錄像片段,為包括音頻測試和包裝等,專輯在發行前的生產過程。[188][169]儘管倫迪認為豪華版「將大量注意力放到了可能不應該得到的唱片上」,而DVD則「帶來不必要的額外部分」,佩里認為補充用DVD可能是這重製版的「主菜(piècede ressistance)」,並得出結論:「該DVD包括向已故而出色的吉他手致敬,任何披頭四樂隊和哈里森的歌迷都會珍藏。」[178]
2014年
2014年9月,《活在物質世界之中》以哈里森歌曲合集《The Apple Years 1968–75(英语:The Apple Years 1968–75)》的一部分而再次被重製,[192]重製版除仍提供CD外,還保留霍利特於2006年撰寫的說明,並在《Deep Blue》和《Miss O'Dell》之後添加《Bangla Desh》為第三首額外曲目。[193]滾石雜誌的大衛·弗里克(David Fricke)將《活在物質世界之中》與《万物必将消逝》形容為「歌曲合集的核心部分」。[194]《The Apple Years 1968–75》的第八張唱片則收錄2006年專輯豪華版DVD上的四條影片。[193]
^第1次則是憑《All Things Must Pass》[142]以及單曲《My Sweet Lord》[143]。
原文
^原文:I wouldn't really care if no one ever heard of me again. I just want to play and make records and work on musical ideas.
^原文:a prayer and personal statement between me, the Lord, and whoever likes it.
^原文:All Things Must Pass might be better, but those songs [on 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 are incredible … You can hear from the LP what his aim was; he definitely had a message he wanted to get across
^原文:Phil was never there … I'd go along the roof at The Inn on the Park [hotel] in London and climb in his window yelling, "Come on! We're supposed to be making a record." … [Then] he used to have eighteen cherry brandies before he could get himself down to the studio.
^原文: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 is a profoundly seductive record. Harrison's rapt dedication infuses his musicality so completely that the album stands alone as an article of faith, miraculous in its radiance.
^原文:It’s also breathtakingly unoriginal and – lyrically at least – turgid, repetitive and so damn holy I could scream.
^原文:They feel threatened when you talk about something that isn't just "be-bop-a-lula". And if you say the words "God" or "Lord", it makes some people's hair curl.
Dale C. Allison Jr., The Love There That's Sleeping: The Art and Spirituality of George Harrison, Continuum (New York, NY, 2006; ISBN978-0-8264-1917-0).
Keith Badman, The Beatles Diary Volume 2: After the Break-Up 1970–2001, Omnibus Press (London, 2001; ISBN0-7119-8307-0).
Roy Carr & Tony Tyler, The Beatles: An Illustrated Record, Trewin Copplestone Publishing (London, 1978; ISBN0-450-04170-0).
Harry Castleman & Walter J. Podrazik, All Together Now: The First Complete Beatles Discography 1961–1975, Ballantine Books (New York, NY, 1976; ISBN0-345-25680-8).
David Cavanagh, "George Harrison: The Dark Horse", Uncut, August 2008, pp. 36–48.
Alan Clayson, George Harrison, Sanctuary (London, 2003; ISBN1-86074-489-3).
Peter Doggett, You Never Give Me Your Money: The Beatles After the Breakup, It Books (New York, NY, 2011; ISBN978-0-06-177418-8).
The Editors of Rolling Stone, Harrison, Rolling Stone Press/Simon & Schuster (New York, NY, 2002; ISBN0-7432-3581-9).
Gary Graff & Daniel Durchholz (eds), MusicHound Rock: The Essential Album Guide, Visible Ink Press (Farmington Hills, MI, 1999; ISBN1-57859-061-2).
Joshua M. Greene, Here Comes the Sun: The Spiritual and Musical Journey of George Harrison, John Wiley & Sons (Hoboken, NJ, 2006; ISBN978-0-470-12780-3).
George Harrison, I Me Mine, Chronicle Books (San Francisco, CA, 2002; ISBN0-8118-3793-9).
Olivia Harrison, George Harrison: 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 Abrams (New York, NY, 2011; ISBN978-1-4197-0220-4).
Bill Harry, The George Harrison Encyclopedia, Virgin Books (London, 2003; ISBN978-0-7535-0822-0).
Elliot J. Huntley, Mystical One: George Harrison – After the Break-up of the Beatles, Guernica Editions (Toronto, ON, 2006; ISBN1-55071-197-0).
Chris Ingham, The Rough Guide to the Beatles (2nd edn), Rough Guides/Penguin (London, 2006; ISBN978-1-84836-525-4).
Ian Inglis, The Words and Music of George Harrison, Praeger (Santa Barbara, CA, 2010; ISBN978-0-313-37532-3).
Peter Lavezzoli, The Dawn of Indian Music in the West, Continuum (New York, NY, 2006; ISBN0-8264-2819-3).
Simon Leng, 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 The Music of George Harrison, Hal Leonard (Milwaukee, WI, 2006; ISBN1-4234-0609-5).
Ian MacDonald, Revolution in the Head: The Beatles' Records and the Sixties, Pimlico (London, 1998; ISBN0-7126-6697-4).
Chip Madinger & Mark Easter, Eight Arms to Hold You: The Solo Beatles Compendium, 44.1 Productions (Chesterfield, MO, 2000; ISBN0-615-11724-4).
Chris O'Dell with Katherine Ketcham, Miss O'Dell: My Hard Days and Long Nights with The Beatles, The Stones, Bob Dylan, Eric Clapton, and the Women They Loved, Touchstone (New York, NY, 2009; ISBN978-1-4165-9093-4).
Robert Rodriguez, Fab Four FAQ 2.0: The Beatles' Solo Years 1970–1980, Hal Leonard (Milwaukee, WI, 2010; ISBN978-0-87930-968-8).
Nicholas Schaffner, The Beatles Forever, McGraw-Hill (New York, NY, 1978; ISBN0-07-055087-5).
Mat Snow, "George Harrison: Quiet Storm", Mojo, November 2014, pp. 66–73.
Howard Sounes, Down the Highway: The Life of Bob Dylan, Doubleday (London, 2001; ISBN0-385-60125-5).
Bruce Spizer, The Beatles Solo on Apple Records, 498 Productions (New Orleans, LA, 2005; ISBN0-9662649-5-9).
Gary Tillery, Working Class Mystic: A Spiritual Biography of George Harrison, Quest Books (Wheaton, IL, 2011; ISBN978-0-8356-0900-5).
Bob Woffinden, The Beatles Apart, Proteus (London, 1981; ISBN0-906071-89-5).
Bill Wyman, Rolling with the Stones, Dorling Kindersley (London, 2002; ISBN0-7513-46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