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椰(学名:Nypa fruticans)又名亚答树(馬來語:atap,意为“屋顶”[註 1]),棕榈科植物,自成一个单种属,生长在热带沼泽潮间带,也是棕榈科唯一的水生物种。分布于东亚沿海、南亚、东南亚乃至澳洲北部及所罗门群岛[3]。
本种的果实称为亚答籽或水椰子,嫩果可食用。叶子可以编织及盖屋。
一般观点认为水椰属于真红树植物,也有人将其归为半红树植物。它是红树林演替最后阶段的物种,经常形成纯林。同时水椰对盐分的耐受能力远低于其它真红树植物,成株在淡水当中生长相当旺盛。
分布
主要原生于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等地的海岸。中国主要原生地在海南。
在日本冲绳县的西表岛及內離島也有少量原生分布,现为环境省指定的灭绝危惧植物IA类。[4][5]中国的水椰也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分类
水椰属在棕榈科自成一个水椰亚科(Nypoideae),整个亚科只有水椰一个物种,没有其它已知近亲,因而水椰是一种孑遗植物。
水椰亚科与棕榈科各亚科的亲缘关系如下(节点有“*”标志的分支表示其自助法支持率介于50-80%之间,无标志者为80%以上)[6]:
用途
长久以来,水椰形似羽毛的叶子就被当地人拿来当做草顶房、高架草屋或亚答厝屋顶的材料,水椰的别名“亚答树”便是马来语atap(屋顶)的译音。另外水椰叶也可用来编织各种篮子。另外粗的水椰树干在缅甸也因其浮力而用来训练游泳。
宋朝赵汝适的《诸蕃志》中便有记载:“渤泥国……王居覆以贝多叶,民舍覆以草。……无器皿,以竹编贝多叶为器,食毕则弃之。”[7]:77其中,“贝多叶”一般是指貝多羅樹(Corypha umbraculifera)的叶子,即貝葉經的材料,但此处是指水椰叶。[7]:79
在帝汶岛附近的羅地島与薩武群島,水椰树汁常在旱季用来喂猪。这被认为会使如此喂出来等的猪肉更加甜。其嫩叶也被用来卷烟。
食用及饮用
在菲律宾及马来西亚,其花序可在开花前摘下酿蜜,用来生产当地的酒精饮料,如tuba、bahal及椰花酒。
tuba可在一种叫tapayan的瓶子中发酵数周,做成一种椰醋,菲律宾叫sukang paombong,马来西亚叫cuka nipah。tuba亦可蒸馏制作亚力酒,菲律宾语叫Lambanog,印尼语叫arak。
其嫩芽亦可食,花瓣也可用来泡香草茶。成熟的球状嫩果可食,称亚答子,味甜,透明,胶状,球形。常用作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地的甜点材料。
《诸蕃志》渤泥国条下还有:“有尾巴树、加蒙树、椰子树,以树心取汁为酒。”[7]:77,另外其苏吉丹国(今婆罗洲西岸的苏加丹那[8])条下还有:“又有尾巴树,剖其心取其汁,亦可为酒。”[7]:27“尾巴树”即水椰。
生物燃料
因水椰含有大量糖分,故可用来发酵酿造乙醇或丁醇。每公顷的水椰每年可生产出6480–15600升的燃料。而甘蔗每公顷每年只能生产5000–8000升燃料,玉米在同面积种植下每公顷每年仅能生产2000升燃料。
注释
参考文献
- ^ Ellison, J., Koedam, N.E., Wang, Y., Primavera, J., Jin Eong, O., Wan-Hong Yong, J. & Ngoc Nam, V. Nypa frutican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0. [2015-1-24]. (英文)
- ^ Nypa fruticans Wurmb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The Plant List (2013). Version 1.1. 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 http://www.theplantlist.or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5-1-24]. (英文)
- ^ 裴盛基,陈三阳.水椰属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11-19.,水椰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11-19.[A].见: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 第十三卷(第一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48-150
- ^ 船浦ニッパヤシ植物群落保護林の樹勢回復試験について(モニタリング1年後)[永久失效連結](PDFファイル) - 西表森林環境ふれあいセンター 野邊忠司 (日語)
- ^ 新里孝和・加島幹男 「ニッパヤシ」 『改訂・沖縄県の絶滅のおそれのある野生生物(菌類編・植物編)-レッドデータおきなわ-』沖縄県文化環境部自然保護課編 、2006年、211-212頁。(日語)
- ^ Arecales. In Stevens, P. F. (2001 onwards). Angiosperm Phylogeny Website. Version 9, June 2008 [and more or less continuously updated since].
- ^ 7.0 7.1 7.2 7.3 冯承钧. 《诸蕃志校注》. 北京: 中华书局. 1956-10. CSBN 12018·1. NLC 001085197.
- ^ 陈佳荣; 谢方,陆峻岭. 古代南海地名汇释.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ISBN 9787101020526.
外部链接
|
---|
真红树植物 | | |
---|
半红树植物和 乔木/灌木红树林 伴生植物 | |
---|
草本与藤本 红树林伴生植物 | |
---|
参見 | |
---|